“周師兄,不知這猿擊術(shù)功法,有何特異之處,竟然可以做到與太極相結(jié)合!”
周西宇猶豫了一下,借著師門不傳秘籍的說法,也是為了讓楊帆不再走老查的老路!
如今再次被問起,不知道該不該跟他直接講。
“其實也沒什么,猿擊術(shù)與道家其他功法一樣,都秉承自然,順應自然。
功法自然,當然可以與其他功法自然結(jié)合,不虞有差錯!”
“不知周師兄,可否讓師弟一看此功法道理緣由!”
“這個……”周西宇支支吾吾,忽然一拍腦袋,“哎呀,不好!
藏經(jīng)閣還沒有打掃,青風師弟,我先忙去了,咱們回見!”
楊帆翻了個白眼,還能不能演的再假一點!
不過沒想到,連周西宇這樣的人,竟然也會找借口,急急忙忙遁走。
這可與他平時,云淡風輕的做派大相徑庭。
不得不讓楊帆大跌眼鏡,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
知曉老道士有不凡能力,楊帆更愿意到藏書閣待著。
“道藏”自先秦逐漸成書,及至后世,雖有部分亡佚,經(jīng)歷朝歷代編撰,保留至今仍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
萬歷年間,正續(xù)“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五卷,按“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
“道藏”也可按兩大類劃分:道經(jīng)、諸符!
數(shù)目龐大,楊帆隨意抽出一卷,匆匆掃過幾眼,皆感無趣,又放回原處。
唯有“諸符”類,符圖卷,雖然看不懂,但看著蠻有趣的。
“師父,符圖上的符篆怎么畫?”
“用筆唄!”老道士沒好氣的回了他一句。
“呃”!什么時候,老道士也變的這么調(diào)皮!
“師父,你知道的,我問的是畫符的方法。”楊帆攤攤手。
“道家符上面有記載,先賢告知符篆如何生成應用,你自己看一看?!?p> 楊帆撇撇嘴,找了小半天,才找到老道士說的“道家符”!
磕磕碰碰費了老鼻子勁兒,才將此卷符篆生成應用讀完。
將道卷放回書架,步履輕快的走出藏經(jīng)閣,出了道觀,徑直去了集市。
過了半晌,楊帆興高采烈地回到道觀,直奔藏經(jīng)閣。
到了門口,從空間里面拿出一包事物。
進了藏經(jīng)閣,將包袱放在矮幾上攤開,露出里面集市上買的東西。
筆墨紙硯和朱砂,還有一摞已經(jīng)裁好的黃紙。
手腳輕快將這些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毫不在意下面還有老道正看的道卷被壓住。
老道黑著臉,“青風,你這是要干嘛!”
“師父,你看不出來啊,我這是要畫符!”
老道士嗤笑一聲,就這么看著楊帆的動作。
楊帆先將朱砂、白芷搓成粉末,倒入新酒調(diào)好。
攤開符圖卷,鋪平黃紙,照著書卷上的圖畫,比葫蘆畫瓢,臨摹在黃紙上。
看著自己畫的與符圖卷上一般無二的“符篆”,楊帆得意的對老道士擠眉弄眼。
這是一道“安神符”,楊帆自覺毫無差錯,將畫好的符篆奉給老道。
“師父,您瞧瞧,徒弟畫的如何!不錯吧!”
老道士,都沒拿正眼瞧他!
“臨摹一道,你做的不錯,老道也沒什么可以指點與你!”
“嘿嘿!”老道士的話讓楊帆忍不住笑出來。
“臨摹再好,與畫符無益,這只是一張無用的廢紙,稱不上符篆!”老道手一揚,黃紙飄飄蕩蕩落在地上。
楊帆尷尬的表情定格在臉上,默默彎腰撿起“廢紙”。
“師父,我畫的沒有錯,怎么就不算符篆?”
老道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另外問道:
“青風,突然之間,一時興起,想要學畫符?我可不認為你有走符篆之道的想法?!?p> “師父,興趣所致,這才想推開門,進里邊瞧瞧?!睏罘醮谓佑|,只覺得要是能夠如同另一個世界當中的林正英一樣,朱砂點符篆,想想也夠酷!
基于這樣的想法,這才興沖沖的想要學畫符。
按照楊帆記憶里常識,畫符,畫符,只要畫好就是符!
如今看來,其中必然另有說法。
“你個小猴子口氣不小,什么都不知道,連門都摸不到,竟敢狂言進去瞧瞧,嘿!”老道看來,真是無知小兒,不曉得天高地厚!
楊帆殷勤倒上一盞香茗,遞到老道跟前,“還望師父解惑!”
“真?zhèn)饕痪湓挘俚廊f卷書!
道家許多不傳之秘,都是師徒口傳。
法不傳六耳,亦是這般講究!
往日里,青風你除了修習一門太祖長拳大路貨,也沒有傳你道門功法。
你既然有興致于符篆,老道就傳你符篆之道。
望你于此道發(fā)揚光大,走出自己的道!不負此道!”
楊帆此時莫名感覺氣氛莊重,朝老道稽首大禮!
“若知書符竅,
惹得鬼神跳!
不知書符竅,
惹得鬼神笑!”
老道士頓了頓,“符篆分為先天符和后天符!
后天符,規(guī)矩繁雜,需開壇禱告,最后成符!
先天符,講究運力一筆而成,一點靈光即成符!
不論先天符和還是后天符,只有蘊含一點靈光,才能成為真正的符篆!”
老道盯著楊帆面前的廢紙,讓楊帆頗為尷尬。
“一般學徒入門,皆是先學會后天符,循序漸進!
但你,卻不同,武者除了真氣充盈,陽氣旺盛之外,神魂也比之一般人,更為凝練。
只要在畫符結(jié)束之時,將之轉(zhuǎn)化為靈光,點入其中,即可成符?!?p> 神魂即使意識,符篆即使凝練意識的加持!
凝練的意思,作為一把鑰匙,激活冥冥之中神奇所在,點化勾勒出基本用途的符文,使之生成真正能用的符篆!
楊帆似懂非懂,不懂的地方在于,如何轉(zhuǎn)化這一點靈光。
似是看出楊帆的疑惑,老道拿起毛筆,蘸了蘸朱砂,卻沒有開始書寫。
輕輕吸了一口氣,閉目定神。
驟然之間睜開眼睛,只見目中精光矍鑠,給人即將要凝成實質(zhì)的感覺。
毫無停頓,提筆書寫,同樣“安神符”!
行云流水,一筆揮成!
最后收筆之時,仿佛用了好大的力氣,筆鋒遁收。
楊帆只覺得老道眼中凝實盡去,符篆驟然多了厚重之感。
兩道符篆放在一起,一張平淡無奇,一道卻似鮮活起來,有了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