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集也是終南山宗教事務(wù)所的管理人員,因此李知來時會告訴前臺找掌柜,這是表明身份的方式。
當(dāng)然,這個身份也分為合法和不合法,李知表明的是一種合法的道士身份。
孫集松開手:“李知先生和我去辦公室吧?哪里談話更為方便?!?p> 李知跟著孫集來到了宗教事務(wù)辦公室,是在終南山旅游辦事處的二樓。
李知這才知道,整個宗教事務(wù)所就是個辦公室而已。
在辦公室,孫集又重新給李知泡了茶,又講了自己與懷化道人的關(guān)系。
他嗓音略有些沙啞,帶著一股深沉的味道:“鄙人是懷化道長的后輩,是家里讓我?guī)椭篱L處理些雜事的。也只有他才會讓人直接來找我,我并不負責(zé)其他道士的管理工作?!?p> 李知了然的點點頭,懷化道人雖沒有說什么,但是李知已經(jīng)猜到部分,只是沒想到他是老人的后輩。
“師傅偶有提及在塵世中的過往,倒是我不曾想過師傅還有后輩?!?p> 聽到李知如此說,孫集竟赧然的低下頭:“是我們對不起他老人家,此番不足為外人道,若是你想知曉,以后有機會你可以親自問道長。慚愧慚愧?!?p> 李知不置可否,拿出了信封,遞給孫集。這些事,與李知關(guān)系不大,甚至與懷化道人的關(guān)系也不大。
“這是我下山時,師傅讓我?guī)Ыo你的信?!?p> 孫集雙手接過,顧忌到李知還在此,所以和李知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并不看信,李知心如明鏡。
“孫集先生,你先看看信,若非此番師傅讓我等你看完信再離開,在下也不會如此不識趣?!?p> 孫集聽著李知打趣,也有些好笑自己今天的反常:“先生見笑了,是我魯鈍?!?p> 李知并沒有說什么,只是示意他看看信,自己則閉目養(yǎng)神起來。
過了半晌,李知睜開眼,時間過去了十分鐘,再長的信也讀完了。
孫集已經(jīng)將信收好,在沙發(fā)上靜坐,等著李知。
見李知睜開眼,孫集才開口:“懷化道長已經(jīng)將先生下山的目的在信里明示,不知先生準(zhǔn)備何時啟程,有什么我可以幫您的?”
孫集看完信后,對于李知更加客氣,甚至是恭敬,李知看的出來,但是不在意。
“其他就不用了,能送我去西安前幫我剪頭發(fā)、換身衣服嗎?”
李知雖然覺著道袍穿著極是舒適,但是他只想不引人注意。
受人注目的人,總是會有很多麻煩。
孫集畢竟是個中年人,雖然先前在李知這個'看起來是個年輕人'的人面前,有些放松,但現(xiàn)在卻絲毫不敢怠慢。
畢竟懷化道人在信里寫到:我在1969年將李知收為弟子。
還好當(dāng)時李知是閉著眼,不然就會看到孫集像看鬼似得看著自己的眼神。
雖然半信半疑,但是孫集還是盡量以'道家修行,奧妙絕倫'這個詞兒來解釋,畢竟他已經(jīng)過了以自己常識來對世界做解釋的年紀(jì)。
孫集帶著李知下樓,去了旅游小鎮(zhèn)中自己常去的理發(fā)店。
理發(fā)店在旅游景區(qū)中是比較少的,因為剪發(fā)的通常都是景點當(dāng)?shù)厝?,發(fā)不了游客的財。
孫集帶李知來的這家理發(fā)店檔次也較為一般,因此沒有一堆人上來喊歡迎觀臨,李知很滿意。
理發(fā)店里只有個女人,三十大幾,豐姿冶麗,看著孫集二人進了店門,笑著迎上來:“孫先生來了,這位道長是?”
孫集倒沒有啰嗦什么:“道長要剪頭發(fā)?!?p> 又回頭跟李知說:“先生有什么要求和老板娘提就好,我在門外等您。”
孫集說完就去理發(fā)店門口的椅子上坐下,從口袋里翻出一包香煙。
孫集倒不是意味李知會做些茍且的事,而是和李知呆在一起久了,有種面臨長輩的感覺,但孫集也不是不喜歡長輩。
只是長輩長著20左右的臉,就實在讓孫集覺著...
眼不見,心不煩。
老板娘倒是沒有孫集的煩惱,只當(dāng)李知是個要還俗的道士。
語氣嬌憨的和李知調(diào)笑道:“小道長看著就二十歲,是春心蕩漾才還俗的?”
老板娘調(diào)笑的語氣,讓李知紅了臉,盡管心是修了五十年,但重生之前他也就是個十八歲的小伙子。
知識和經(jīng)歷總歸是兩碼事兒,這紅臉兒就是證實這真理的實證!
老板娘正在找理發(fā)用的圍布,找著了回頭讓李知坐下。
李知在靠近門口的座椅上坐下,低著紅臉。
“道長,您抬起頭來。”
李知輕輕抬頭,紅臉暴露在鏡子里。
“噗,哈哈哈!”
老板娘看見滿臉通紅的李知出現(xiàn)在鏡子里,先是一愣,然后就笑了起來。
從鏡子里,李知看著穿著低領(lǐng)T恤的老板娘笑著,臉更紅了,頭又低了下來。
老板娘是個離異少婦,這理發(fā)店開了也有三年了,來的都是些男人。
但像小道士這樣比同齡人更成熟,卻禁不起調(diào)笑紅臉的,實在是頭一個。
門外的孫集聽見老板娘的笑聲,回頭看到一副讓他有些錯愕的畫面。
扎著馬尾的少婦一手挽著圍布,一手捂嘴笑著,理發(fā)椅上的少年散發(fā)鋪在椅背后,垂著頭。
孫集很快轉(zhuǎn)過頭,咧著嘴,開始覺著李知有些可愛。
店里老板娘幫李知圍上圍布,輕輕用手幫他把因為昝發(fā)而有些凌亂的頭發(fā)理順。
李知自然不能再低著頭,為了避免尷尬,干脆閉上眼,心里念著清心咒。
只可惜,老板娘并不打算放過這個小道士。
“小道長,早知道今天還俗,何必去耽誤大好的年少去山上,這會兒下山可一點不值當(dāng)?!?p> 李知再次睜開眼,倒是平靜了很多:“修道要靜心,我靜不下來,自然是要還俗的?!?p> 頓了頓,李知又接著說:“師傅說,塵世里的得失是物質(zhì),修道是修心,心得是得,失心是失,我靜不下心也就是個凡俗之人。所以還俗也不是我決定的,是心決定的?!?p> 老板娘聽罷,撇撇嘴:“那是什么讓你靜不下心的?又怎么被帶去山上的?”
李知溫和的笑笑:“師傅說是緣分,我崇尚道家,從小就想做道士?!?p> 老板娘大有感觸,唏噓不已:“哎,選擇啊,對錯在自己,你還年輕,未來可期的?!?p> 李知笑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