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修羅的劍

第十九章:傳說

修羅的劍 顏老魔 2147 2020-04-18 20:57:19

  阿修羅。

  他是惡的化身。

  惡是因為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惡人。

  阿修羅。

  他是善的化身。

  善是因為他從不委屈任何一個好人。

  “修羅哥哥?!?p>  朵朵虛弱的望著阿修羅,縮在這個龐然大物懷里盡顯嬌小的她,沒了方才的驚喜支撐,在阿修羅通天魔氣的感染下,她已經(jīng)有些扛不住了。

  這漫天的魔氣很難讓人相信阿修羅,曾經(jīng)是個神。

  而阿修羅這個人神共懼的名字,聽說過的人永遠都是尊重打大過恐懼。

  沒人會說他的壞話,因為他總是那樣的公私分明。

  他是一個有思想的魔神。

  魔神!

  這個稱號也只有他配得上。

  因為他時常會為了公道而主持正義。

  掛在嘴邊的一句“天地之間有公道.......”令無數(shù)人聞風喪膽。

  久而久之,他也就成了主持公道的公道。

  他從來不可憐別人,但他卻是有一顆溫柔心。

  因為他是個可憐人。

  在諸神崛起的巔峰時期,天龍八神的出現(xiàn)一度改變當時各方勢力的強弱。

  而阿修羅也曾一世為人。

  這段傳說的故事無人不知。

  因為這是戰(zhàn)國時,九州中原是一段不愿回憶的回憶。

  那時的天是黑的。

  草也黑的。

  就連每走三步在路邊見到的一具具尸體都是黑的。

  因為統(tǒng)治者的殺伐引戰(zhàn),百姓成了最不被重視的犧牲品。

  春秋,齊國。

  洪水,干旱和饑荒早就將齊國大都臨淄變成了貧瘠的荒地。

  因為當政者的忽視,僅僅三年,齊國領(lǐng)地縮水了一大半。

  八萬齊人命喪在戰(zhàn)爭的鐵蹄下。

  而這片荒蕪的景象就是這個國家最大災(zāi)難開始之時的情形。

  巍巍主都一片荒蕪廢土的景象。

  慘烈無情的天災(zāi)之后,隨之而來的便是春秋史上最大的戰(zhàn)亂——亂伐。

  這段歷史上的黑暗時期,龐大的死亡數(shù)目,不忍卒記。

  天災(zāi)人禍,黑白顛倒,餓殍遍野,十室九空。

  在這個人吃人的恐怖時代

  在這宛如地獄的人間。

  一個男孩兒降生在破廟。

  破廟中的母親已經(jīng)餓得瘦骨嶙峋,但還是在拼命的給孩子喂奶。

  這場災(zāi)難改變了一切,卻沒有改變這份骨子里的母愛和溫柔。

  要活下去,這是她們的信念。

  “女子本柔,為母則強?!?p>  這句話不無道理。

  瘦弱的母親拼死與覓食的豺狼搏斗,只為護孩子周全。

  然而這樣溫馨的畫面卻沒有維持多久。

  幾天后,本就虛弱的母親便餓得神志不清,游蕩在街上的她,口中只念叨一句話:“吃的?!?p>  她們餓,她們?nèi)绾尾火I,可憐的她們就像是孤魂野鬼一樣在人間飄蕩。

  沒人會可憐她們,因為可憐的不止她們。

  一座城,街上沒人。

  卻都是死人。

  母親帶著孩子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一具已經(jīng)腐敗的人類尸體,沒有片刻猶豫就撲了上去……

  這是一頓“肉”,是一頓美食。

  可這頓美食卻沒有填滿這位母親的肚子。

  因為一頓人肉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斷被饑餓感所驅(qū)使的母親把目光投向了兒子。

  發(fā)冷的眸子里再也見不到那柔情似水般的眼神。

  著了魔的她,看著懷里的孩子就是一頓難得的美味。

  饑餓勝過了理智,獸性大于了人性。

  “啪!”

  她將孩子扔向了火堆。

  但他命不該絕。

  天降一場大雨,澆滅了大火,也澆醒了母親,母親嚎啕著跑走。

  孩子丟在了街邊。

  虎毒不食子。

  人,這個復(fù)雜的生物,有的時候活著比死了更痛苦。

  他,活了下來。

  活下來的男孩兒,變得像動物一樣,口不能言,不懂人話。

  他一天比一天長大,野外生存的他,被迫學會了在野外生存的手段。

  漸漸地,他開始殺人。

  受到殘酷命運的驅(qū)使,他自出生之日起就注定要過著野獸一般的生活,弱肉強食,茹毛飲血,為了保護自己必須時刻警惕周圍的風吹草動,甚至作為同類的人也成為他獵殺嚙噬的對象。

  男孩兒心里沒有所謂的善惡對錯,只有一片混沌。

  他為了活命,去殺人,為了活命,去吃人肉,為了活命,充滿了獸性。

  這是可怕的,但他卻并沒有認知到。

  他只覺的這樣的生活很不開心。

  卻很滿足,因為不會餓。

  荒川枯山,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為了活下去努力著,男孩兒也不例外。

  一天,他遇到了一個老僧。

  在男孩的眼里這就是一頓新鮮的美味。

  但在老僧的眼里,三頭六臂的瘴氣籠罩在男孩兒身上,而這個男孩兒也就是這個殘酷時代的縮影,看見的正是他身上所背負的痛苦與業(yè)障。

  打斗之后,老僧救起昏迷的男孩兒,給他做了一頓人類的食物,教他說了第一句話:

  “南無阿彌陀佛?!?p>  并且賜給了他一個名字——阿修羅。

  阿修羅在佛教中的意為六道輪回之一,六道分別為: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

  其中人道和天道為善道,而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zhí)著爭斗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

  在那個并沒有神佛概念的春秋時代。

  阿修羅的意思也只有老僧才知道了。

  而這個生逢亂世又被母親拋棄的孩子背負著痛苦、憤怒、哀傷和滿身殺戮,正符合阿修羅的寓意。

  老僧離開后,阿修羅便又開始了為生存而殺戮的生活。

  但不同的是,這次他在一群人和大鳥之間,選擇了吃鳥。

  當人們給他食物后,他也明白并接受了這好意。

  而此時的阿修羅在老僧的馴化下,有了一點人性。

  但離真正的人,卻還有很大的距離。

  初入人世的阿修羅,在村子里飽腹,當?shù)乇<业膰虖垉鹤悠圬摳F人,誤傷到了阿修羅時,阿修羅直接撲上去啃了這個富家公子。

  喪子心切的地保大人為了給兒子報仇,用一頓不知道能救多少人的美食陷阱將阿修羅打下懸崖,百丈懸崖無論是誰都會摔得魂飛魄散。

  但懸崖下面累累的尸骨堆卻救了他一命。

  痛,很痛。

  可見的痛苦在阿修羅的臉上透了出來。

  他受傷了。

  野蠻的思維告訴他,受傷就得吃肉。

  身在泛著惡臭味兒的尸堆里,他屬于野獸的血腥終于再一次戰(zhàn)勝了他微弱的人性。

  當人發(fā)現(xiàn)他時,他正在滿足咬嚼著一根根早就化空的白骨。

  恐怖,恐怖,恐怖。

  除了恐怖再也見不到任何的人們,每每發(fā)現(xiàn)他時都會轉(zhuǎn)身奔走。

  “咯唆?!?p>  阿修羅難受的躺在骨堆里。

  渾身的傷不足以支撐著他行動。

  但一切皆是天意。

  受了重傷的他,被一個小女孩兒救走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