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壩上花開

第037章 中考來臨

壩上花開 紅楝樹 3003 2020-04-21 16:21:07

  為了確保學校的升學目標,陽新初中又針對初三畢業(yè)班增加了兩項措施。

  措施之一是寒假補課。

  寒假期間,學校只給八九級一班這個“拳頭班”放了區(qū)區(qū)七天假。

  這讓袁初冬想要在抽空去舅舅和大姨家的計劃完全落空——大舅家的小芳姐、五舅家的建剛和大姨家的楊七哥與他一樣,正在上初三。

  而且從母親口中得知,好像小芳姐的成績不錯,建剛和楊七哥只是差強人意罷了。

  但這不是關鍵,其實無論他們學習成績如何,這都不能影響袁初冬對他們的感觀。

  時光漸漸遠去,兒時的記憶卻依然鮮活。

  好久不見,袁初冬是真的想他們了……

  措施之二是周末“加班”。

  初三下學期的大部分周末,班上的其他同學都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而袁初冬等學習靠前的十幾名同學,則要在第二天繼續(xù)背著書包到教室里上課,美其名曰“強化訓練”。

  強化訓練苦不堪言——同學們終日都是埋頭答卷,腦筋幾乎時刻都沒有停止過運轉。

  班主任劉勇也放棄了所有休息時間,堅持每周必到,認真監(jiān)督同學們的考勤,仔細分析和講解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不過強化訓練的效果真的是顯而易見。

  到了期中考試以后,袁初冬、鐘華、張三清已經慢慢超越了“功底深厚”的留級生袁俊文、李正良等人,幾乎包攬了全班前三名。

  當然,如果非要在這三人中分出個高低,那還真說不清楚。

  單以平常的學習表現來看,鐘華的數學、物理特別突出;張三清英語、化學比較出眾;袁初冬各科成績相對比較均衡,語文成績一枝獨秀。

  袁道軍的學習成績也不錯。

  數學、物理、化學成績幾乎門門優(yōu)秀,唯一的缺陷是文科成績拉了后腿,好在也進入了參與強化訓練的同學范疇。

  曾建文同學學習成績普普通通,這也許是天賦所決定的吧……

  現在,隨著中考的日益臨近,班上的學習氛圍越來越緊張,同學們提振精神,認真?zhèn)淇?,全力沖刺。

  ……

  到了六月下旬,中考終于在同學們滿眼的期盼中姍姍來臨。

  在陽新初中操場邊的樹蔭下,一班的同學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說有笑。

  此刻的他們忘卻了讀書的艱辛,忘卻了題目解答不出來時的煩惱。

  此時此刻,他們終于回歸了少年的天性,終于可以把惱人的書本和試卷丟在一邊,不用再考慮學習任務了……

  因為在頭一天,班主任劉勇已經宣布了今天下午停課,到四點半全體同學統(tǒng)一乘坐大巴車前往縣城參加中考。

  天是那么的蔚藍,陽光從來就沒有這么妖嬈明媚過。

  風輕輕的吹過,像一雙溫柔的手撫摸過面龐,讓人感到無比的愜意。

  夏蟲在樹枝上發(fā)出單調重復的鳴響,但在今天卻仿若天外之音。

  這群孩子實在是苦得太久了。

  引用學校資深老師的話:“在陽新初級中學的校史上,要數八九級一班的同學最辛苦、最刻苦……”

  而今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了,這些半大的孩子怎能不興高采烈呢?

  更讓他們興奮的是,這次中考他們可是要去縣城??!

  縣城,一個如此遙遠、陌生,而又代表著繁華的地方……

  袁初冬此時正在教室里收拾書本。

  他打算去縣城考試時隨身帶上幾本書,沒事時可以翻看鞏固一下。

  同在一起的有張三清、袁道軍、曾建文,另外還有朱勝勇。

  朱勝勇家就在溪水河對岸的三灣村,如果袁初冬上學走“矮子橋”那條路,他就會經過朱勝勇家的家門口。

  朱勝勇其貌不揚,性格敦厚篤實,但卻是班上典型的“逆襲者”——學習成績先抑后揚,讓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

  因為在整個初一、初二階段,朱勝勇的學習成績一直只能算是不上不下的中等水平。

  誰知到了初二下學期的分班考,朱勝勇出其不意的進入了全班前十——這個排名當然能夠進入一班這個拳頭班。

  進入一班后,朱勝勇學習成績又穩(wěn)定在中游水平。

  可是在中考之前的一個多月,朱勝勇同學又突然全面發(fā)力,學習成績一躍進入全班前五。

  在沒有參加強化訓練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實在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與朱勝勇同桌的袁初冬就曾經悄悄問過他:“怎么學習成績一下子就上來了?”

  朱勝勇靦腆一笑,開玩笑似的說道:“頭懸梁、錐刺股……”

  噢,袁初冬抬起頭,分明看到了朱勝勇眼眶上濃重的黑眼圈。

  這也不足為奇。

  其實在初三的最后一個學期,幾乎所有立志中考升學的同學,都在不要命的往前趕,正是應了一句老話——農村孩子,越長大、越懂事。

  而朱勝勇,顯然是他們之中的佼佼者。

  ……

  早上出門的時候,母親李淑芳為袁初冬準備了兩套換洗衣服。

  袁初冬嫌麻煩,只拿了一套,惹得母親不停抱怨。

  父親袁林海遞給他一疊紙鈔,加在一起能夠有十元錢。

  袁初冬盤算了一下,去縣城應該不會花什么錢,只從父親手里拿了五元——這五元錢,是他為了防止鋼筆、圓規(guī)、橡皮等考試用具突然損壞或丟失時以備不時之需的,其他地方多半用不著……

  下午四點半,大巴車準時停在了學校的操場上。

  一班的班主任劉勇和政治老師韓晉,一個提著醫(yī)藥箱趴在車門口清點人數,一個向教室走來。

  兩人是這次中考過程中拳頭班的帶隊老師,責任重大。

  “袁初冬、張三清、朱勝勇,你們這幫磨磨嘰嘰的家伙趕緊出來,馬上就要發(fā)車……”班主任劉勇站在教室外的土坡上大聲催促。

  “噢!”教室里聽見喊聲的同學們,紛紛向著操場上的大巴車跑去……

  車緩緩出發(fā)。

  車上同學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過了好一陣子才安靜下來——班上絕大部分同學包括袁初冬在內,還是第一次坐大巴車咧。

  袁初冬坐在車窗位置,雙眼目不轉睛的注視著窗外。

  天邊的夕陽紅燦燦的,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紅裝;一群鳥兒沐浴晚霞,在天空劃過一道道掠影;遠處高大的樹木迎風招展,像是在對同學們揮手致意;陽新中學的輪廓越來越模糊,漸漸消失在視線的盡頭……

  近兩個小時,大巴車終于抵達縣城。

  袁初冬推開車窗,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

  縣城的夜晚華燈初上。

  縣城不愧是縣城,與平日里所見的鄉(xiāng)鎮(zhèn)景象,不可以道里計。

  高大的綠化樹,被整整齊齊的規(guī)劃在路邊的花壇里,郁郁蔥蔥枝繁葉茂,驅趕了夏日的炎熱。

  街道上,成群結隊的人們川流不息,小販們扯著嗓子高聲叫賣——

  “米酒湯圓噢,好吃得不得了,兩毛錢一份,不好吃不要錢……”

  “鍋盔烤餅吶,一毛錢一個,又香又脆……”

  “灌湯包子,新鮮出爐,美味無比,不吃絕對后悔……”

  “羊肉串,正宗XJ羊肉串嘞,走過路過不容錯過……”

  偶爾有穿著時髦的情侶手挽著手從車前經過,大巴車內便議論紛紛。

  男女同學都以驚奇的目光,上下打量著這些縣城的年輕人。

  神色間充滿了“鄙夷”,同時又忍不住小聲嘀咕:“衣服還可以這樣穿?談戀愛還能夠這樣大搖大擺的招搖過市?”

  大巴車在縣城兜了約莫一刻鐘,終于在一家旅館門前停下。

  旅館的招牌有些破舊,院內也很狹小。

  但同學們沒有絲毫的矯情和嫌棄,他們還從來就沒有住過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房子呀——居然有三層。

  車剛停穩(wěn),車門剛一打開,這群來自農村的孩子便興沖沖的背著行囊往下跑。

  “嗨,曾建文,你們幾個不許到處跑……”

  班主任劉勇和政治老師韓晉大聲喝止,這才讓同學們止住了瘋跑,匯到一起安靜下來。

  接下來,班主任劉勇留在原地看守這群同學,政治老師韓晉則去旅館開房間。

  這家小旅館是學校根據縣里統(tǒng)籌安排,十幾天前就已經預訂好了的,所以辦理入住手續(xù)并不麻煩。

  十幾分鐘后,韓老師手里拿著一大串鑰匙,開始給同學們分配房間。

  分配到旅館三樓的同學眉開眼笑,因為他們可以住得最高,分配住一樓的同學則一臉無奈深表遺憾。

  袁初冬、張三清、鐘華、朱勝勇、袁道軍五人住一個房間,他們很“幸運”——住在旅館的三樓。

  分配完房間鑰匙,兩位老師帶著大家去外面吃晚飯。

  出了賓館大門,沿著街道走了三四百米,找了一家普通館子。

  進館子后,兩位老師把大家分成五桌,開始點菜吃飯。

  每桌十余人,四菜一湯,兩葷兩素。

  當然,每道菜都是班主任劉老師特意要求餐館老板加了量的,特別是兩個葷菜,增加的份量比餐館正常份量多了將近兩倍。

  要不然就這幾個菜,哪夠這幫嘴里缺油少腥的孩子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