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從梅瓶中摳出油紙,小心翼翼的展開,只見上面寫著:李半眼、牛一眼、刀疤。
“刀疤是誰?”李尋喃喃自語,“怎么從未聽過,為什么三個人的名字會同時出現(xiàn)梅瓶中?”
滴滴滴……
手機聲打斷了李尋的思路,李尋掏出諾基亞按下接聽鍵:“喂,猴叔啊。”
“我現(xiàn)在剛到河北,我給你的那紙條上的三個人,你還沒去找吧。”瘦猴焦急的問道,似乎壓抑著即將爆發(fā)的情緒。
“今天已經(jīng)去找了一位,怎么啦?”李尋疑惑不解。
“啊,去的哪家?沒事吧?!笔莺锫曇粲行╊澏丁?p> “我先去找的大柵欄孫瞎子,結果一無所獲,還有……”
“沒事就好,你記著啊,最近千萬別去找金魚胡同的王二爺,等我回去親自己帶你去?!笔莺镉脛窠獾恼Z氣講著,他希望李尋能夠聽從他的意思。
“為什么?”李尋非要追問個明白。
“哎呀,三言兩語說不清,總之為了你好,我這就讓朋友幫你去找貨,我這邊還有點事,先掛了啊?!笔莺锎掖覓斓袅耸謾C。
李尋覺得事有蹊蹺,心想這瘦猴變數(shù)也太快了,明明是自己推薦的人又不讓去找,莫非另有隱情?
他將手中的油紙揉作一團丟入臉盆中,激起的水花濺到梅瓶之上,此時,他猛地打了一個激靈,喃喃道:“難道王二爺也知道生肖梅瓶的事情,瘦猴害怕我知道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不行,越是不讓去,就越要去一趟才安心?!?p> 第二日,李尋一大早就直奔金魚胡同8號王二爺?shù)淖√帯?p> 金魚胡同鄰近故宮、王府井,是北京內(nèi)最有皇家味道的胡同。
明清時期,能住在這地方的人,要么是非官即富,要么是社會名流。大清晚期,大清朝重臣李鴻章,就曾在此與東洋人商議《馬關條約》事宜。
李尋騎車剛進入金魚胡同,耳邊就傳來嘈雜的聲音。而胡同內(nèi)原本不算寬敞的道路也被各類雜物所占據(jù),無奈之際只能下車推著前行。
在雜物中穿梭片刻,李尋終于來到了目的地,核對門牌號后正欲敲門,忽然,一股勁風從身邊刮過,耳邊傳來呼呼的聲音,循聲望去,只見四合院門頭上面插著一面杏黃大旗正迎風招展,旗上寫著“源順”倆字,筆力遒勁,磅礴大氣。
李尋仰望著這面寫著“源順”二字的大旗,頓時,依稀想起了王二爺?shù)募沂馈?p> 李尋朦朧的記得李老爺子生前曾說過,王二爺是清末時期大刀王五的曾孫。而大刀王五更是清末時期的豪杰英雄。
當年,因大刀王五暗中支持譚嗣同戊戌變法,并在變法失敗以后聯(lián)合各界英勇志士,謀劃劫法場營救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因而得罪了慈禧太后,后來被朝廷通緝。
無奈之際,大刀王五只得跑到北京懷柔郊區(qū)避難,常言道英雄不走平坦路,好漢不怕鬼敲門。
大刀王五憑借著俠肝義膽和高超武藝,開設了一家名叫“源順”的鏢局,起初鏢局不與朝廷作對,只為黎民百姓服務,生意倒也興隆,賺了不少銀子。
可大刀王五并非貪圖名利之人,他一心想著保家衛(wèi)國,將西方蠻夷逐出中華,于是,他毅然離開鏢局加入了義和團,展開了扛起大刀殺洋人護同胞的俠義之舉。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后來被奸細出賣,他慘死在了洋人的槍口之下。
洋人為了殺一儆百,將大刀王五的頭顱砍下,懸掛于鐘鼓樓之上??蓻]出三天,頭顱居然不翼而飛,與此同時,京郊地區(qū)又離奇般多出一座大刀王五的墳墓。
后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是天津精武門的霍元甲與大刀王五是摯交,霍元甲趁著夜黑風高的夜晚,出手取下了大刀王五的頭顱,并將其妥善安葬。
可自那以后,王家再未出現(xiàn)一位大刀王五那樣的俠士豪杰,就連他殺洋人時用的那口玄鐵寶刀也不見了蹤影。
李尋由回憶回到現(xiàn)實,心中不禁對英雄多了幾分敬意,他邁著堅定的步子推門進院,可當他剛走到迎門墻的位置,忽然聽到身后傳來“嗖”的一聲響,等再回頭打探的時候,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已經(jīng)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王二爺,別沖動,我是忘了敲門啦,可你也不必用刀招呼我吧?!崩顚ぴ噲D擺脫困境,但胳膊被王二爺緊緊擰著,絲毫動彈不得。
王二爺冷笑道:“呸,又想拆老子的房,先問問老子手里的刀答不答應!”
“王二爺,刀下留人,全是誤會,我是琉璃廠李半眼的兒子,今天有要緊的事登門拜訪,不是來拆房的,我就是吃了雄心豹子,也不敢動王二爺家房頂一片瓦不是嘛?!崩顚げ换挪幻Φ鼗貞溃呀?jīng)感覺到脖子上那口大刀的鋒利,如果王二爺手腕稍稍用力,自己的脖子指定會被劃斷半個。
“哎呦,老頭子你這是干嘛,快放下刀,他不是拆遷隊的人,他是李半眼家的小尋子啊?!蓖醵?shù)睦习榧贝掖覐恼颗芰诉^來,將李尋從刀下救起。
李尋扶著墻大口喘著粗氣。這時他想起了瘦猴在電話中的叮囑,心想瘦猴不讓自己來找王二爺,難道他早就算出了會有今天這么一場誤會?
“嚯,稀客啊,還真是半眼家的小尋子,找我有啥事,我忙著呢,趕緊的?!蓖醵斒种腥粤嘀蟮?,威風凜凜站得筆挺,絲毫看不出年逾古稀的樣子。
“老頭子,咋還拿著刀呢,快放下,還嫌把孩子嚇得不夠啊?!蓖醵斃习樨煿值溃焓秩屚醵斒种械拇蟮?。
王二爺微微一笑,抬手將刀甩了出去。伴隨著“噌”的一聲過后,大刀不偏不倚插入了數(shù)米外的院內(nèi)木樁正中心。
“王二爺,真是好刀法啊。”李尋拱手稱贊道。
王二爺默不作聲淡然一笑,他與老伴一同引著李尋朝正房走去。
三人進入正廳坐下,李尋開門見山表明了來意,恭恭敬敬將照片遞給了王二爺,其老伴見二人有事要談,便主動回避到院內(nèi)。
“真不是王二爺不幫你,這物件真是少有,近兩年我都沒怎么碰古玩,家里的物件還都是幾年前收到,一直就沒增添。最近我也光顧著和拆遷隊那幫人斗狠了,他們要拆老子家祖上留下的房子,還說要補給我樓房,老子住一輩子四合院啦,住不慣幾十層的水泥鳥籠子。”王二爺將照片猛地拍在桌上,挺著胸脯憤憤罵道。
聽了王二爺?shù)脑?,李尋心中熱情難免涼了幾分,但仍擠出少許笑意,說:“王二爺就算真沒有,那能不能告訴我誰有這物件???”
王二爺依然為拆房子的事情而惱火,語氣中夾帶地怒氣:“我認識的人都沒有,我不認識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p> 李尋見王二爺這番態(tài)度,心想今天是問不出個結果了,淡淡地說:“那成,既然王二爺不知道,那我就再去別的地方打聽打聽?!?p> 說罷,李尋起身要走,王二爺抬手送客。
行至門口處,李尋頓了頓腳步,因為他想到了生肖梅瓶的事,于是開口問道:“王二爺,我還有個事想打聽一下,生肖梅瓶你總該聽過吧,它背后有啥秘密嗎?”
“哼哈哈,狗屁秘密,又一個想著尋寶發(fā)財?shù)?,那鄭和下西洋的寶藏會藏在那幾個瓶子里嗎?你趕緊走吧,我不耽誤你發(fā)財了?!蓖醵敐M臉不屑,搖著手示意李尋盡快出門。
李尋出了王二爺?shù)脑洪T,還沒走出幾步遠,就聽到王二爺兩口子在家中大喊大叫起來。
“老頭子,不得了啦,拆遷隊的人又來啦?!?p> “媽的,快拿老子的刀來,今個非讓他們見識見識大刀王五后人的厲害!”
等李尋再回首的時候,一幫人已經(jīng)將王二爺?shù)脑洪T圍得水泄不通,王二爺則如同金剛佛像一般立在門頭的房檐上,不過與佛像不同的是,他一手舉著那面杏黃大旗,一手揮舞著大刀。
口中還不停吆喝著常人聽不懂的話兒,唬得門口的十幾個年輕小伙只敢咋呼,不敢向前一步。
李尋推著車慢悠悠出了胡同,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紙條,發(fā)覺只剩前門大街146號馮鬼子家沒去了。
于是,在心中暗暗盤算起來,如果馮鬼子也還是沒有玉壺春瓶,那么下一步就只能去各大古玩城撈貨了??傊?,無論如何都要做成吳云山這筆生意。
李尋經(jīng)常聽琉璃廠的店主們說起馮鬼子,眾人都說他狡猾多疑心機重,但凡與其有過接觸的人,都對他的為人處事方式表示強烈不滿。
但古往今來怪人多偏才,馮鬼子就是這類人,一般人買賣古玩靠眼力,而馮鬼子卻偏偏不同,他靠的是一雙好耳朵,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不論金石玉器,還是陶罐瓷器,只要他用手指一敲,單憑物件發(fā)出的聲音立馬就能辨別出真?zhèn)巍?p> 正因為馮鬼子的本事太邪乎,所以,古玩行里的人送給他一個“鬼子”的稱號,又因為他姓馮,久而久之,人們紛紛稱其為馮鬼子。
馮鬼子縱然厲害,可畢竟也是凡人,閑暇之余也有自己的喜好,比如遛鳥、斗蛐蛐就是他的最愛。
李尋深知若想從老奸巨猾的馮鬼子口中套取有用的信息,那就一定要給他個“棗”,用行內(nèi)話講叫作“潤口”。
簡而言之,就是登門拜訪的人帶上一件客主喜歡的物件,進門后先將準備的物件雙手奉上,然后再表明來意,屆時客主會為到訪者答疑解惑。
但有一點要清楚,不論客主說的好與不好,答的對與不對,拜訪者送的物件都無法再收回。
所以,送給馮鬼子的“棗”分量一定要恰當,如果分量太重,萬一馮鬼子不知道玉壺春瓶的下落,到時自己豈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當然如果分量太輕,馮鬼子看不上眼,倔脾氣上來亂說一通,反而更加麻煩。
李尋點燃一支煙冥思苦想,等手中煙抽得只剩煙蒂時,一件絕佳的物件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他興高采烈地騎著車直奔聚古齋去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