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說

尋寶記

第13章 逛潘家園

尋寶記 觀復山河 3245 2020-04-13 18:35:15

  十幾分鐘后,李尋騎車到達聚古齋店門前,他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珠,掏出鑰匙正準備開店門,突然,身后傳來爭吵聲。

按照方位判斷,聲音應該來自雅集堂,李尋循聲望去,只見兩個梳著大背頭的男人正和雅集堂伙計爭論,其中一位正是昨天與自己搭訕的男人。

“雅集堂是不是要關張了啊,到底還開不開門?!币粋€肥胖的中年男人用河南口音憤憤罵道。

另一個男人附和道“就是,牛爺去哪了,咋連個面都不露,我昨個來的時候也沒開門?!?p> 倘若換作平時,李尋也許會走上前去看會熱鬧,畢竟雅集堂關門的時候實屬少見。但此刻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匆匆瞥了兩眼,就轉身進入聚古齋,并順手掩上了店門。

李尋將博物架上的物件掃視一遍,但沒有找到心中所想的物件,他愣在原地極力思索,很快他想到了物件的存放位置,于是,扛起店內的折疊梯朝貨架走去。

他將折疊梯放到貨架的邊緣位置,順著爬了上去,伸手從最頂層的格子里取出一個不大的紙盒子,隨即拂去上面厚重的灰塵,歡喜的直接從折疊梯上跳了下來。

李尋打開盒子后,一只刻花描彩的葫蘆映入眼簾:蟋蟀葫蘆。

明國時期,有段時間盛行于斗蟋蟀,京城內的富商少爺們樂此不疲,因此,催生了一個新行業(yè):蟋蟀販子。

當時,蟋蟀販子不僅販賣蟋蟀,他們還銷售裝蟋蟀的器具,于是,蟋蟀葫蘆正式誕生了。

李尋把葫蘆拿在手里細細摩挲,瞬間種種往事浮現(xiàn)眼前。

這葫蘆是老爺子與收藏大家王世襄在一起收的,其實當時老爺子對這類物件并不感興趣,可耐不住葫蘆長相勻稱、畫片生動,不覺也就動了心思。

老爺子知道葫蘆二字與“福祿”諧音,寓意極好,且是八仙法寶之一,辟邪吉物,一來二去拿在手里就再也放不下了,再加上王世襄在旁邊一個勁的慫恿,最后,老爺子含笑將其收入囊中。

李尋十歲那年,老爺子將這只蟋蟀葫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他,并拉著他去公園草堆里捉了一只大頭蟋蟀塞進葫蘆里,他日夜將葫蘆帶在身邊,聽著里面的蟋蟀鳴叫,羨慕的身邊小伙伴們直咬牙跺腳。

所以,這只小小的蟋蟀葫蘆對李尋有著非凡的意義,如今要將它轉送他人,心中實在萬般不舍。

可人生有時候就是這么奇怪,你不丟掉已擁有的,就無法得到渴望的。哪怕是已擁有的器物長時間被閑置,可真正舍棄的時候,內心依然會不舍。

此時,李尋對待這只葫蘆正是這番情感。

李尋深吸一口氣,默默將葫蘆裝入一個全新的錦盒,然后小心翼翼的塞入背包內,結結實實的綁在身上,騎車往馮鬼子的住處去了。

等即將到達馮鬼子的家時,李尋將車子靠在胡同的墻壁上,輕輕地掏出錦盒打開,撫摸著里面的葫蘆,不舍的神色中夾在著少許享受。

數(shù)秒后,李尋堅定的扣上錦盒抱在懷中,昂首闊步走向馮鬼子的家門。

咚咚咚……

李尋叩擊著院門,卻無人回應,正當疑惑的時候,一位路過的大爺吆喝道:“別敲了,馮鬼子被他干閨女接到天津瞧病去啦,老伴也跟著去了,家里一個喘氣的都沒了。”

“那他啥時候能回來?”李尋追問道。

“哼,能不能回來都難說,怕是沒多少日子嘍?!贝鬆敂[了擺手,示意李尋不要再浪費功夫,趕緊離開此地。

李尋仰望著天空,一種極度的無力感席卷全身。

迄今為止,瘦猴寫在紙條上的三個人都沒能幫上自己,失落至極的他想起了老爺子,如果老爺子還在世的話,又何必費如此之力,也許在談笑間就能擺平一切。

此時,李尋的內心感到無比的孤獨落寞。

李尋掐指一算,距離與吳云山約定的交貨時間還有四天,自己絕不能輕言放棄,也許奇跡就發(fā)生在后面幾天呢,總之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放棄尋找玉壺春瓶。

于是,他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站:潘家園。

潘家園是北京城內一處古玩城,它的歷史沒有琉璃廠久遠,但它的貨源卻比琉璃廠大得多,因此,有人稱之為全北京最大最全最有名氣的古玩城。

自古以來,名氣都是把雙刃劍。

有些投機倒把的文物販子看準了潘家園的名氣,他們經常拿著做舊的新物件在此坑蒙拐騙,搞得買主們苦不堪言。

潘家園的貨雖然多,但良莠不齊,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打眼,再加上這里的人魚龍混雜,即便是吃了虧也都無處去說理。

所以,很多眼力不好的人,為了防止自己買到假貨,基本都只看不買。這也正是李尋不把潘家園作為尋找玉壺春瓶第一站的真實原因。

不過話又說了回來,世間利弊相生,本無絕對,潘家園也的確有好東西。

九五年仲夏時節(jié),有個來北京游玩的古玩新手仗著兜里有點閑錢,非要逛潘家園買古玩,可他逛了小半天,一件東西也沒買,為啥?因為完全看不懂潘家園里的物件,更別提區(qū)分真假了。

等到臨走的時候,他心想來難得來一次首都北京,如果不買幾樣物件回去,豈不讓人笑話。

于是,他就像瞎貓走道似的,隨意停在了一個小攤位前,隨手抓起攤上的一只畫著公雞的瓷杯子,與攤主討價還價幾個來回,最終買了下來。

從此,買賣雙方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攤主收攤走人,新手則拿著杯子回了老家。

幾個月后,買杯子的新手出差香港,剛巧就撞上佳士得拍秋季拍賣預展。他閑來無事,便也裝作一副行家模樣去參加拍賣預展活動了。

當他看到防彈玻璃展柜內的一件古玩時,下巴險些驚掉在地上,里面竟有一只杯子和他在潘家園買的雞缸杯一模一樣。

新手十分好奇這么一件小物件到底能值多少錢,還用得著進世界頂級拍賣行?他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參加了拍賣活動。

等到拍賣會結束后,他癱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平息內心的激動,因為當晚那件小杯子拍了近一千萬港幣。

那新手萬萬沒想到自己閉著眼買的物件,居然是古玩界鼎鼎有名的大明成化雞缸杯。于是,等他回家后就直接帶著雞缸杯又來到了香港,經過一番運作,那手中的雞缸杯又拍了一千多萬港幣。

拍賣會結束后,新手應邀上臺發(fā)表了感言,結果一時激動說出了購買雞缸杯的價格,原來只花了兩百塊錢而已。

當年,這段令人垂涎的撿漏故事,還登上了武俠作家金庸主辦的《明報》頭條。幾乎一夜之間,香港掀起了瘋狂的古玩熱潮,不少港人懷揣著暴富的心理,紛紛來到內地尋寶撿漏,遺憾的是大多人被宰得體無完膚。

如今,李尋不再奢望能低價買到雞缸杯這等舉世珍品,他只希望可以盡快找到玉壺春瓶,只要不耽誤和吳云山交貨,撿漏的事情可以隨緣慢慢來。

潘家園內的李尋如同正在尋找如意郎君的姑娘,他腳下的步子時而急促,時而緩慢,眼睛溜溜地掃視大小攤位上的老物件。

古玩生意與其他生意最大的不同就是極少吆喝,攤主只需將物件擺在地上,如果買主有了興趣,就會蹲下看貨,有意成交的話,也是低聲交流,以免讓左右同行聽到。

所以,縱然潘家園的人比肩接踵,卻也不會有多少閑雜的聲音,這點剛好有利于讓李尋保持清醒的頭腦。

“嚯,兵馬俑都給弄來了?!崩顚た谥朽哉Z,目光緊緊盯著前方一件兵馬俑仿制品。

“哎呀,這不是越王勾踐劍嘛,簡直仿的比兵馬俑還要真。”李尋還沒走幾步,又被另一個攤位上的青銅古劍所吸引。

攤主見李尋盯著自己攤位不動,便揮手示意李尋坐在攤前的馬扎上細細觀賞,李尋報以微笑,匆匆離開。

由于潘家園面積很大,管理者為了方便交易和管理,于是在園內進行了區(qū)域劃分,如玉石區(qū)、木器區(qū)、陶瓷區(qū)、字畫區(qū)等等。

李尋要去的正是陶瓷區(qū),他一路走馬觀花看了很多贗品,心中不免為古玩行感到悲哀。

以前古玩屬于不務正業(yè),遍地珍品無人購買;如今古玩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了,假貨卻也多了起來,讓人防不勝防。

李尋即將走到瓷器區(qū)的時候,他看到前方三五個男人正湊成團看著什么,臉上洋溢著難以捉摸的笑容,心想難道遇到絕世珍寶了嗎?

李尋走上前順著男人的視線看去,只見一位穿著講究身姿曼妙的美女,正躬身在瓷器攤前選貨,由于她彎身的角度很大,導致豐滿勻稱的臀部被突顯出來,那幾個男人正是被她火辣身材所吸引,站在幾步之外瞇眼發(fā)笑。

李尋一心只想找貨,哪還有心情欣賞美女,他果斷將視線從美女身上移開,開始按照陶瓷區(qū)域的順序找貨,每到一處攤位前,先掃視地上是否有玉壺春瓶,如果沒有,就將照片遞給攤主看,心想反正攤主也不認識自己,所以也就不必擔心搶生意的情況發(fā)生。

半小時后,陶瓷區(qū)已經被李尋搜索詢問過半,但毫無所獲,他變得有些焦躁,卻依然不肯放棄。

他握緊拳頭給自己定了定神,邁開步子朝剩下的攤位走去。

“老板,有這個嗎?”

“嚯,巧了,還真有一個,如果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宋代定窯的玉壺春瓶?!币粋€大胡子的中年男攤主拿著照片,鄭重地回答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