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生活

我的童年我的伙伴

二十二 太奶出殯

我的童年我的伙伴 王平子 3485 2020-06-01 12:35:29

  二十二太奶出殯

  太奶出殯的日子定在三日后,爸爸也回來了,二叔由于是班主任,所以沒有回來,其實頭一天我已跟隨奶奶去了大梁村,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葬禮。

  遠遠的就聽到哭聲,一進院子,簡直是哭聲動天,尤其是幾十號女眷扯開嗓門,大聲哭喊,著實把我嚇了一跳,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成人的大聲哭喊,而且還是那么多人,我緊緊地抓住奶奶的衣襟,直到我漸漸習慣了院子里的悲傷氣氛為止。

  往日祥和的農家院子,這時仿佛變成一個白色的世界,孝子賢孫,個個披麻戴孝,因為我是一個女孩,而且未成年,所以就免去了孝衣,他們全部跪在院中,在陰陽的主持下,連連磕頭,太奶的靈柩停在屋內,蓋子沒有合上,只是籠罩在一片白色的紙花中。太奶衣著端莊的睡在里面,身上蓋著絲綢的被子,雙手合在胸前,看上去非常的安詳,就象睡著了一樣,而我也以為她只是睡著了,這一切只是人們給她過得一個儀式,不久之后,她就會自己起身上炕,就像往日一樣,對死亡的理解,在我年幼的心里并沒有什么印象,何況她又那么安詳。

  陜北的葬禮,儀式非常的繁瑣,完整的保存和繼承了幾千年來土葬文化的傳統(tǒng),一場葬禮帶給直系親屬不僅是心頭的悲痛,更是體能的一場較量,連續(xù)三天三夜的跪拜,有些人都會累到虛脫。當然,這場葬禮我除外,我感受更多的是好奇,我緊跟在那幾個身著黑色道袍,頭戴禮帽的陰陽后邊,看著他們一邊搖著手中的銅鈴,一邊念念有詞,不時的還會大聲的唱上一段,至于他們念得是什么,唱的是什么,聽不清,即使聽清了也聽不懂,當然聽多了,我倒是記下了其中的一段:

  洪湖萬丈,

  俱収邪門,

  邪門歸正,

  所有百興

  ······

  至于寫的對不對,我也不知道,這只是我當時聽得的,而且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在玩耍的時候,也學者陰陽的樣子,這樣念得,我只是真實地記錄了自己當時的所見所聞,至于準確性,還有待考量。

  當陰陽們中途休息的時候,他們會放下手中的銅鑼和銅鈴,我會走過去拿起銅鈴搖一下,或者拿起銅鑼敲一下,當沒有人發(fā)現或者沒有人阻止的時候,我會使勁地搖動或敲打,直到陰陽面帶怒色道:

  “走開,這是你敲的嗎?”

  又或者“這是誰家的孩子?”

  “這是我太奶?!蔽抑钢痰撵`柩說。

  “是你太奶也不行,再敲你太奶就煩了。”法師一把奪過銅鑼,“沒見過這么不怕事的孩子,長大還了得?!?p>  聽他這么一說我很不高興,我不知從那里冒出這么一句:

  “我長大了也戴那樣的帽子,有什么可稀罕的。”

  陰陽們都哈哈大笑了,其中一個年輕一些的說道:

  “陰陽是男人才能當的,你是男的還是女的?”

  原來如此,我有些羞愧的跑開,但這并不影響我這個厚臉皮在別處的繼續(xù)探索,因為吸引我的東西太多了。

  太奶有四個閨女,也就是我的四個老姑奶奶,我只認識其中幾個,她們在平時鮮有齊聚一起,今天全部到齊,披麻戴孝,就跪在靈柩最前面,每有來吊唁的客人,她們就要放聲哭一次,三天三夜,除了吃飯,她們都得跪在這里,加上她們年歲都已高,有幾位聲音沙啞,甚至沒有了聲音,每次起身都要人攙扶。一次當她們都去吃飯的時候,一位不認識的客人在替她們守靈,看見我在旁邊就問我:

  “你幾歲了?”

  “七歲?!?p>  “上學了嗎?”

  “沒有!”

  “七歲該上學了?!彼f,“在學校里能學到很多知識。”

  接著他扭頭指著靈柩側面的漆畫問我:

  “知道這畫的是什么?”

  靈柩這一側共畫了三幅小畫,他指的那副是一個古裝的男子赤裸著上身,側躺在冰天雪地里,手里還提著兩條鯉魚。

  “在雪地里釣魚呢?!蔽艺f。

  “這是臥冰求鯉的故事,傳說以前有個人叫王祥,小的時候他母親就去世了,他的后媽對他一點都不好,但是當他后媽患病的時候,王祥卻對他后媽很好,他后媽想吃鯉魚,可是河里結冰,根本無法捕魚,王祥就脫了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就融化了,河里跳出了兩條鯉魚,他后媽吃后病就好了?!?p>  那人說得很簡潔,用的都是我能聽懂的語言,但是我一點都不信。

  “那就是傻子,再說那么冷的天,脫了衣服冰就融化了,騙小孩呢,小孩也不信。”我說。

  “所以我說要上學呢,上學你就會明白的?!苯又种钢硪环鶈栁遥爸肋@畫的是什么?”

  畫面是一個年輕的古裝女子在給一個同樣是古裝的老太婆喂奶。

  “一個老太婆在吃奶?!蔽艺f,但我還是不確信自己是否說對了,心里想著老太婆了怎么還吃奶呢。

  “是的,這個故事就叫乳姑不怠,這是講的一個叫崔山南的太奶年歲大了,沒有牙齒,他的奶奶每天就給她的婆婆,也就是崔山南的太奶喂奶,他的太奶又身體健康的活了很多年,后來,崔山南對他的奶奶也非常的孝順?!?p>  “這么老了還吃奶,真正羞死人了?!蔽夜笮χf道,但對后面的故事我又更加有了興趣,指著另一幅問道,“這幅講的是什么?”

  那也是兩個人的畫面,畫面的正中睡著一個古裝的老人,側面的一張床上睡著一個赤身裸體的男子。

  “這叫恣蚊飽血,講的是晉朝時,有個人叫吳猛,家里很窮,買不起蚊帳,夏天蚊子很多,他的父親不能安睡,于是,吳猛就起床坐在父親的床前,雖然蚊子把他咬得全身是包,他也不驅趕蚊子,生怕蚊子去咬父親。”頓了頓,那人又說,“這些講的都是孝順的故事,就是教育人們如何孝順長輩?!?p>  “都是胡編濫造,誰會那么傻,讓蚊子咬,不會趕走蚊子?!?p>  “唉,你這孩子,不懂,這是二十四孝故事里的,以后讀了書就會明白的,不讀書,就是冥頑不化,我看你這孩子,以后讀書也未嘗會讀好?!彼麑ξ业姆瘩g似乎有些不高興,接著又補充道,“冥頑不化是讀不好書的。”

  雖然我不懂什么是冥頑不化,也不想問,但我知道這一定不是夸獎我的話,對于他說我讀不好書,這確實讓我也很生氣,怎么就知道我讀不好書呢,我還沒讀書呢。

  “我以后偏讀好書給你瞧瞧?!蔽覕Q起了自己的小黃眉毛,朝天辮也似乎展開了飛翔的姿態(tài),我雖然年幼,但對別人的小瞧,我是十分的憤怒,看著他認真地對他說,然后轉身走開了。

  而后來的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我不是冥頑不化,我讀書讀得非常的好,而且也十分熱愛讀書,這大概是他沒有想到的。

  其實,離開那人我并沒又走遠,我一直看著他離開靈柩,然后我又悄悄地繞到靈柩的后面,這里被紙花所遮擋,沒有人會到后邊來,但是我可以通過紙花的間隙看到外邊的場景。我繞到后面,是為了看到靈柩另一側的故事畫,雖然我一再反駁那人給我講的故事,我只是覺的故事的真實性值得懷疑,但是故事還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借著微弱的光線,我看到靈柩的另一側也畫著三幅畫,但是沒有人講給我,我既不認識字,也不知道故事的內容,所以也就什么都不懂了,感到索然無味。

  看不懂故事,我就好奇地向外張望,這時又有來客吊唁,我的那些老姑奶奶再次放聲大哭,她們有的抹著眼淚,有的閉著眼睛長大嘴巴,有的用雙手捂著臉,有的雙手拍打地面,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用指頭在嘴上舔了兩下,然后在眼睛上抹了抹,看到這一幕,我不禁噗嗤笑出聲來,又慌忙捂住嘴巴,好在她們都在大哭,并沒又有人聽到我的笑聲,更不會有人懷疑靈堂后有人看著她們??傊痰乃膫€女兒,她們四人形態(tài)各異。

  我趁著沒人注意,從靈堂后鉆了出來,繼續(xù)跟著陰陽,看著孝子賢孫跪跪拜拜,那些起起伏伏的身影,仿佛一道道白雪覆蓋的山巒,起伏不定,給這個本應火紅的秋天增添了一絲涼意。

  爺爺的老寒腿由于連續(xù)幾天的跪拜,已加重了很多,每一次跪下,起身的時候都要兩邊人的攙扶,爺爺本來就瘦弱,這時看上去更加的瘦小、佝僂,白色的孝帽下,那張臉小的像一個小碟,面色如土,我隱隱的感到,爺爺是病了。

  奶奶也好不到那里去,由于下雨地面潮濕,幾日的跪拜,奶奶拉肚子的毛病可能又犯了,她不斷的往廁所跑,我想奶奶會不會又拉褲襠了,于是我走過去問奶奶:

  “奶奶,你沒拉褲襠吧!”

  “小聲點,別人聽見了笑話?!蹦棠掏绷送蔽业吐曊f。

  由于是跪著,我湊到她耳邊說:

  “我看到你屁股后邊有一片濕了。”

  奶奶伸手摸了摸,然后起身又去了廁所,后邊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第二天上午,一通作法跪拜和嚎哭之后,太奶要出殯了。

  當靈柩抬出放在院子,孝子賢孫又一次整齊地跪拜在院中,進行最后一次的告別儀式,頓時院子里再次哭聲動天,這次還夾雜著男人們的哭喊,我嚇得不知道往哪里鉆,好在時間很短,哭聲止住之后,靈柩要抬起了,這時,我看到太奶衣著整齊的從靈柩里走了出來,我并沒有感到害怕,因為在我的意識里,太奶就是睡著了,既然是睡著了,就還會醒過來的,對于死亡,并沒有什么確切的概念,否則我不會一個人偷偷地躲到靈柩后邊去看那些關于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是,我又確實看到了這一切,很多年之后,當我明白了死亡的含義,我依然記憶猶新,而我也無法解釋我看到的這一現象,究竟是什么,我只是真實的記錄了我眼睛所看到的。

  靈柩抬走了,我沒有跟隨送葬的隊伍,因為他們也不讓我去,我就一個人回家了,但是一路上都想著剛才那嚎哭的場景,我不由得脊背發(fā)涼,不由得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