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修仙從祈禱開始

第二十二章 祖先的智慧

修仙從祈禱開始 十年撲街仔 3338 2020-05-26 22:14:10

  “東南四里外有一株赤焰果。”

  稻香村后山深處。

  一行二十多人,刀槍棍棒帶齊,在大小虎的帶領(lǐng)下,披荊斬棘,艱難前行。

  進(jìn)山挖藥并不是一個輕松的事情,很多珍貴藥材都長在懸崖峭壁之上,特別是年份久的,就越難尋找,因為大多長在犄角旮旯里,不然早就被野獸吃掉。

  因此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趕路。遇到難采的藥材時,更加耗費時間。比如在懸崖上,就得用繩子把人掉下去采集。

  這樣小心翼翼,一天下來的收獲,其實遠(yuǎn)遠(yuǎn)不多。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令人興奮。

  今天他們找到了一株600年份的野靈芝,一顆900年份的何首烏,以及十多種類似地枝、七星花這樣價值十幾二十兩銀子的普通珍惜藥材。

  何首烏論藥效不如靈芝,但架不住它的年份長,而且外形極好,它就像一個人體模型,頭部、身體、生殖器官和四肢都十分清楚,看上去栩栩如生。

  經(jīng)過測量,這棵何首烏長56厘米、寬21厘米,根須極長。為了保證它的完整,20多個人徒手挖了兩個多時辰,才終于把它挖出來。

  有位跟過來的族叔推測,再過100年,達(dá)到1000年的時候,這顆何首烏將化形成人,變成真正的靈物,價值不可估量。

  采完了赤焰果,不算靈芝和何首烏,光其它藥材,就已經(jīng)達(dá)到100多兩銀子,村民們?nèi)紵o比興奮。

  這一天的收獲,就抵得上全村村民好幾年的收入,沒有人能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喜氣洋洋,憧憬著未來的生活。

  回到家之后,東西放進(jìn)屋里,王武才一拍腦門道:“糟了,六叔公說中午喊我們?nèi)ヒ惶耍緛硐胫鴱逆?zhèn)上賣了藥材回來就過去,一忙起來倒是忘了?!?p>  “我也忘了還有這事?!?p>  陳小暮也才想起來,當(dāng)初自己用功過度,差點油盡燈枯而亡,還是六叔公力排眾議救了自己一命。現(xiàn)在人家喊自己去,居然沒有準(zhǔn)時應(yīng)約。而且人家還是長輩,放了鴿子實在太不禮貌了一點。

  “那現(xiàn)在怎么辦?”

  王武惴惴不安,六叔公在村子威信極大。當(dāng)初父親去世后,曾有村民說要把娘親趕回娘家,畢竟寡婦在村里難免惹人非議,而且容易惹是非。還是六叔公扇了那村民一巴掌,把娘親留下來。他若是一發(fā)怒,沒人勸得住。

  “現(xiàn)在就去?!?p>  陳小暮想了想,“再帶兩只野雞?!?p>  見人當(dāng)然得提點見面禮,更何況自己還放老人家鴿子,提點東西也算表達(dá)歉意。

  兩人稍微收拾了一下,提上兩只野雞出門。

  稻香村的位置極佳,位于山腳之下,門前是一彎小河流淌,站在坡上遠(yuǎn)眺,就能看到村西那一望無際的綠色稻谷海洋。

  已臨近七月,早稻成熟的季節(jié),傍晚太陽還未落下,斜陽照著家家戶戶炊煙裊裊,晚風(fēng)吹來稻花清香。

  沿著村中小路穿房過瓦,走了約10多分鐘,來到了北面靠近村口山坡的一棟老宅前。

  六叔公家的房子跟普通村民的沒什么區(qū)別,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別的房子一般都是一層樓的平房,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六叔公家則是泥瓦房,有兩層,前后還有小院。

  倒不是村里特意照顧他老人家,而是他的兒子,曾經(jīng)做過大乾王朝的邊疆戰(zhàn)兵,或者說,村里三爺那一輩的人,80%都被征召入伍,為大乾王朝效過力,其中大半戰(zhàn)死沙場,里面就包括王武的爺爺。

  后來官府發(fā)下?lián)嵝?,村子由原來的荒山野嶺被搬遷到了楓葉鎮(zhèn)旁邊,從原來的王家村改名為稻香村。朝廷賜下周圍良田百畝,又為他們修建了房屋,才有稻香村的今日。

  在六叔公家旁,有一座祖宗祠堂。里面香火縈繞,積年累月都必須打掃,因為當(dāng)中不僅供奉了王家列祖列宗,還有三爺那一代數(shù)十名犧牲的村壯。

  等到六叔公家前的時候,王武正看到祖宗祠堂門口大開著,里面站著一個耄耋老人,不由大驚,喊道:“六叔公?!?p>  陳小暮看去,那老人頭發(fā)灰白,穿著藍(lán)色長衫,身軀佝僂,側(cè)著身子在祠堂掃地。

  聽到王武的喊聲,他回過頭,咧嘴一笑,牙齒已然掉光。

  “是小武啊?!?p>  老太公把手中的掃把放在祠堂回廊的梁柱下。

  回廊邊有長椅,邊上有一長頸錫壺和茶碗,老爺子伸手要去倒茶,王武忙不迭三步并坐兩步跑進(jìn)來幫他斟好。

  “六叔公,您怎么親自在打掃,以后要清掃祠堂,您吩咐一聲,小武隨時過來?!?p>  王武把茶小心翼翼地遞過去。

  陳小暮走進(jìn)來四下打量,這是他第一次見王家宗族祠堂,外面大家住的屋子簡簡單單,甚至狹隘逼仄。這里卻明亮寬敞,顯然是費了大力氣。

  老太公雖然年長,卻還是保留著早年習(xí)慣,牛飲般把茶一口喝光,連粗大的山野茶葉都沒有落下,吃進(jìn)嘴中蠕動,緩緩?fù)踢M(jìn)肚子里。

  放下茶碗,這才吐出一口濁氣,笑瞇瞇地對王武道:“知道了知道了,以后我會叫你的?!?p>  說著便抬頭看向陳小暮,細(xì)細(xì)打量。

  此時的陳小暮早已經(jīng)沒了當(dāng)初那古怪的裝扮,穿了王武的粗布短衫,頭發(fā)兩個月沒剪學(xué)王武的樣子扎了起來,倒是個清秀的好少年。

  “你就是陳小友吧?!?p>  老太公坐在長椅上,身軀前彎,左腿搭在右腿上,雙手拄著膝蓋,瞇眼說道:“一表人才,英雄出少年吶?!?p>  陳小暮笑道:“老太公精神矍鑠,坐在這里如淵渟岳峙,才當(dāng)是我輩楷模。”

  這是夸老爺子精神頭好。

  老頭頓時就樂了,大笑道:“好一張靈巧利嘴,我村中后輩若有你一半的能言會道,老朽也不用擔(dān)憂百年之后,王氏一族還能否安然無恙了。”

  “哦?”

  陳小暮不解問道:“王氏祖宗人丁興旺,又有百畝良田,自當(dāng)千秋萬代,怎么可能會不能長久呢?”

  現(xiàn)在的稻香村看著規(guī)模不大,但也有四五十戶,近二百余人。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還擁有農(nóng)戶最重要的農(nóng)田,雖然上田不多,多是中田和下田,但一眼望去,少說也有一二百畝。

  南方水稻的產(chǎn)量很高,一畝約有500-600斤。不需要交租,連稅都不用交。因為這是朝廷賜下的賞田,一戶人家種三五畝田地,不僅可以保證溫飽,甚至還有富余。

  更何況村民們不僅在自家田地耕作,還有多余的青壯力去乾浮山的仙田勞作。種田加打工兩不誤,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可以養(yǎng)活自己,不用擔(dān)心餓死。

  這樣的村莊,說是千秋萬代肯定夸張。但幾百年內(nèi)屹立不倒,子子孫孫延續(xù)下去,還是沒有多大問題。

  老太公卻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可知王氏一族的來歷?”

  “愿聞其詳?!?p>  陳小暮倒是聽說過,原來的王家村并不是在楓葉鎮(zhèn)附近,而是在鎮(zhèn)西三十里外的一處山坳間,哪里非常貧窮,遠(yuǎn)比富饒的稻香村差了無數(shù)倍。是后來王家前兩代青壯前仆后繼,用戰(zhàn)場上取回來的功勞,才有了今天這份場景。

  “我們稻香村王氏,曾是霈陵王氏一支,在家族斗爭中,先祖那一派系落敗,不得不帶著我們遠(yuǎn)走他鄉(xiāng),逃出霈陵,定居到了這南疆小村里?!?p>  老太公望向天邊夕陽的霞彩,陷入了回憶,“到了如今,王氏已有十一代,幾百年繁衍生息,總算是有了一點生氣?!?p>  “您是擔(dān)憂曾經(jīng)的仇家趕盡殺絕?”

  陳小暮試探問道。

  老太公笑了起來:“都幾百年過去了,哪還有什么仇怨?!?p>  “那是?”

  “是人心?!?p>  老太公若有所指地看了陳小暮一眼,“先祖那時之所以會有家族爭斗,就是因為人心過于貪婪,哪怕宗族內(nèi)部,血緣至親,亦會為了財富權(quán)力而斗個你死我活。所以當(dāng)先祖去世的時候,就已然明白,要想長久,就必須知足常樂。因此留下遺言,只取所需,不取所欲。知足常樂,萬代永昌?!?p>  他的手指,指向了祠堂內(nèi)部廳堂兩側(cè)的門匾。

  陳小暮看去。

  就看到那門匾之上,左右兩側(cè),正是寫了這句話。

  右邊是只取所需,不取所欲。

  左邊是知足常樂,萬代永昌。

  上面還有個橫批。

  足矣。

  “這句話在我王家村流傳百年,刻在祖先的墓碑上,寫在宗族的祠堂里,是每一代村長都必須奉為圭臬的準(zhǔn)則?!?p>  老太公扶著長廊梁柱,嘆道:“我兒當(dāng)年在戰(zhàn)場立下赫赫戰(zhàn)功,朝廷便打算給我王氏賜下千畝良田。我拒絕了,只接了十之一二,讓我族人可以休養(yǎng)生息,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即可,便是因為深諳人心,懂得知足。不然的話,王家村,早已灰飛煙滅,不復(fù)存在?!?p>  陳小暮陷入沉思。

  他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明白了老太公的意思。

  稻香村有今日的一切,是因為他們知足。

  朝廷賜下千畝良田,對于一個只有一兩百人的村莊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哪怕全是下田,最少也值3000兩銀子。

  可守不守得住這筆財富,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在鄉(xiāng)下宗族當(dāng)中,一兩百人根本不算什么大族勢力。

  幾百上千人的宗族到處都是,皇權(quán)不下鄉(xiāng),這些宗族經(jīng)常會有沖突,為了水源甚至?xí)l(fā)生械斗,死個三五人是常有的事情,連官府都不會管。

  都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個用爛了的成語,但用得人多,才證明這是一句真正的至理名言。

  稻香村力量弱小,千畝良田放在手里,就如三歲小兒握著金錠在鬧市。

  一旦被人盯上,后果難以預(yù)料。

  不說官府,附近大的宗族勢力,多的是辦法欺辱他們。

  仗著人多勢眾,數(shù)不清的攻擊接踵而至,到時最壞的結(jié)果,就是他們一畝田都守不住,甚至村毀人亡。

  因此適當(dāng)割肉,能夠止住貪欲,才是長久之道。

  這也是王氏祖宗,百年傳下的智慧。

  祖先的智慧,不容小覷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