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滿心以為我在一個大公司里面從普工做到課長,層管理過超400人的團隊,曾受到“菁干班”的培訓,曾閱讀過八個書架的書籍,曾走過千山萬水的閱歷,應該可以輕松的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再差也會成為一個好的經(jīng)理。但是事與愿違,簡歷投出去之后,一直無人問津,要么就是房產(chǎn)中介的人會約我面試,而根本不用面試,只要交一筆所謂的保證金馬上就可以入職;要么就是一些看起來跟傳銷差不多的公司,到那里去了之后立刻就被安排開會學習,有的甚至還把手機暫時收起來以讓人聽完。好在我在“菁干班”的時候接觸過反傳銷的一些理論,才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對那些蠱惑人心的語言心向往之。
一個月下來,我見了50家左右的公司。有十幾家房產(chǎn)中介,有十幾家傳銷保健品的,十幾家要求各類資格證件的。房產(chǎn)中介的我不喜歡,傳銷保健品的我不能去做,至于需要各類資格證件的,我一樣也沒有。要學歷沒學歷,要執(zhí)業(yè)資格也沒有,我的找工作之路被堵得死死的。想要快速的找到工作,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工廠做一名普通工人。
這時候我才真的明白,那些在一個大廠里面有了一點職位的那些基礎管理人員為何寧愿蠅營狗茍也不會辭職,是因為這一類人在工廠的職業(yè)頂峰就是有一天成為一個課長或者車間主管,如果想要再進一步,便難如登天。與其登天,不如好好的就在地上好好生活是大多數(shù)沒有學歷的人唯一的出路,他們所有的奮斗都只是每年想盡辦法存錢,撈偏門、能賺多少是多少,這樣在回老家的時候才能有一席之地,實在不行就會在某一天辭職自己找點小生意開始創(chuàng)業(yè),但敢創(chuàng)業(yè)的不到百分之五。
我也就要成為這種人中的一員了嗎?不,我不認命!我不要再成為一個普通的工人,不要再繼續(xù)每天靠著加班加點的去存錢,不要再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卻只能拿到200塊,不要再每次想要進入高檔一點的圖書館或其他場所時,服務員總會先說一句“這個很貴,你確定買了我再拿給你看”;我不要今后看見他人有急難卻無法伸手幫忙。我不希望在老了的時候,唯一能夠跟自己的兒女講我當年是如何成為一個車間主任,又是如何的依靠撈偏門掙得了一套房子,一邊說還一邊志得意滿……可是我的出路在哪里呢?身上的錢倒還有一些,緊著花一年不工作倒也可以,可是一年以后呢?
我還是每天要奔波于找工作的道路上,偶爾和原來的同事聚會一次,但是很明顯的是我與他們已經(jīng)漸行漸遠,他們談論的都是哪里的女人漂亮,哪個員工不順眼需要用什么手段逼迫他們離開,哪個領導喜歡什么,要如何送禮才能讓領導更喜歡。當初我在時,他們尚保留一絲客氣不會當著我說這些,但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局外之人,不再能管得了他們。唯有一條路,就是離開他們,不再聯(lián)系。
不過命運對努力的人還是多少有些偏愛,就在我一次次面試失敗的時候。有一個科技公司的人資主管在和我聊完之后,很認真的跟我說了一番建議的話——“你確實很努力,也是十分優(yōu)秀的人。但是你有兩個致命的缺點,第一是你沒有學歷,沒有學歷則難以找到高職位的工作;第二是太年輕,在大多數(shù)的公司里,不會有任何老板將一個經(jīng)理或更高職位交給一個年輕人??墒悄愕那舐氁庀蛏蠀s是要做一個經(jīng)理甚至更高職位,這樣就不可能會有人錄取你”。
“如果你能把求職意向改為文員,統(tǒng)計員,跟單員等工作,那么目前的狀況就會緩解,你可以快速的得到一份工作。這一類的工作對學歷要求不高,但是往往能進入一個公司各個層面,能夠有助于你更好了解一個公司。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先看著一個好的職位和好的工資,而是應該想辦法了解一個企業(yè)或組織的整體運行規(guī)律,再加上你在富士康學到的東西進行兩相比對,慢慢的你就會有了真的管理一個公司的理論能力,而長期從事文員,跟單等工作又能讓你在實操中有很好的接觸,這個時候你只需要等一個機會,就能晉升?!?p> “在南國這座城里,高學歷的人有高工資的比率多,但低學歷而又卓越的人往往還是這些高學歷者的老板,可是都需要時間來沉淀。天才很多,但是天才而又能沉淀的人少。你讀書很多,閱歷也豐富,可是那些東西還沒有轉化為智慧,就不應該去想著要做一個經(jīng)理之類的崗位。多少重點大學的人畢業(yè)后也還是先會做一些基礎工作,而你,連學歷都沒有就想做經(jīng)理,做主管。富士康的主管是個傻子都能做的,因為它的流程已經(jīng)固化;而小企業(yè)卻不是完全靠流程管理,還依靠精明和變通能力”。
“你在小企業(yè)有機會,但一定要先放下自己,先從基礎的事情做起,把基礎的事情做到極致,那么因為企業(yè)小,老板就會看到你,你就有了機會,到時候就會掌握人脈,擁有資源,才能真的走得更好。除此之外,你要改掉在富士康的毛病,每天除了工作和讀書外沒有交際的人很優(yōu)秀,但絕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今后你應該找準一個你喜歡的行業(yè),然后要在一個行業(yè)扎根,成為這個行業(yè)的專家,那么所有人都不會跟你的學歷較勁,你的資歷和能力才能有最好的發(fā)揮之地”。
“最后,我要給你一個建議,學歷是可以自己去考取的,你可以一邊工作,一邊了解考取學歷的一些門道,在合適的時候去提升學歷。學歷除了世俗上所謂的敲門磚意義之外,還有一個別人忽視的意義,那就是在考試的過程中,你需要對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tǒng)化梳理,從而學會系統(tǒng)化思維。你看,馬云很卓越,可他畢竟只有大專學歷,前期創(chuàng)業(yè)很艱難,幾乎發(fā)不起工資,后來一個高級人才蔡崇信加入后,他就真的越來越好,成為了今天的商業(yè)泰斗,那么沒有蔡崇信更全面的系統(tǒng)化思維,馬云也不可能成為傳奇”。
那個給我建議的人叫方學兵,這些年我一直記著他的名字,時時刻刻的都在心里感念他??墒钱敃r的我們只是萍水相逢,彼此什么也沒有留下。世事便是如此,有些人對另一個人很重要,但卻一晃而過,有些人你十分反感,但卻要一生都要面對。
后來,我在簡歷上修改了我的求職意向。不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經(jīng)理或者主管,而是求職文員、跟單員之類的工作。果然,一個在超大規(guī)模企業(yè)里做到課長的人,想要去做一個文員或者跟單員,在很多企業(yè)的人事部或老板眼中看來是一個高配的人,幾乎面試一家就能成一家,這時候的主動權自然的到了我手里。雖然工資再也不可能是一萬或八千,往往只有三千,最多到五千,可是一種能夠自己掌控的感覺在心中升起。反過來再想,一個20歲的年輕人,能掙到三千的工資,當時也是比很多同齡人高得多的。
半個月內(nèi),我收到了十幾份入職通知。在眾多的入職通知中,我選擇了一家珠寶公司。原因是我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偏好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自然而然的閱讀了大量的關于文玩、珠寶、古建筑、國寶文物的相關資料,而珠寶恰好與我的愛好最為接近。除此之外,我所面試的公司中,面試者都讓我感覺平淡無奇,而這家珠寶公司的面試者是一個六十多數(shù)的香港老頭,整個面試過程中他很認真的聽我講每一句話,對我的過去給予了表揚和支持,也親口說如果我能做好,他會幫我走向更大的舞臺。
當時的我只知道那是一個老頭,當我真正入職后才知道那個老頭是行業(yè)內(nèi)鼎鼎大名的大師傅,他的徒弟中開了公司的就有不低于20人,在行業(yè)中各大公司的高管序列的也有不低于50人。是行業(yè)內(nèi)人人都要翹起大拇哥的“青師傅”。
“青師傅”當時要找一個行政文員,挑剔的他選了很多人也沒有如愿。直到面試了我之后,他才覺得這個年輕人適合他的需求。后來我才明白,“青師傅”選人不重外部條件,只重品行和操守,他的各類徒弟中有學歷高至博士者,也有連名字都不會寫的人,不管哪一類人,他都盡心相待。
“青師傅”后來告訴我,選擇我是因為我當時跟他講了我的經(jīng)歷,他看我那么辛苦的長大,卻仍然沒有走入歧途,又見我認真誠實,愿意提攜我一把,當時還真的不是在乎我是否有能力,事實上,他個人根本不看好那些大公司出來的人,認為那些人都有“大公司病”。而“大公司病”不是他所喜歡的。
不管怎么說,感謝命運讓我遇見了“青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