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卡】
荊軻刺秦王
見《史記·刺客列傳》《戰(zhàn)國策·燕策三》。荊軻受燕太子丹派遣,攜秦國叛將樊於(wū)期的人頭和燕督亢(今河北省涿州市東南)地圖,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行前,太子丹和少數(shù)賓客到易水(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易縣)邊送行。高漸離擊筑,荊軻和之,慷慨悲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表達(dá)了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精神。到了咸陽,荊軻獻(xiàn)上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事敗被殺。
***
太陽剛爬到了半山腰,霧還沒散盡,高漸離便左手按弦,右手拿著竹片撥動起琴弦來,那樣子像是在給野貓抓虱子。樂曲倒是悠揚(yáng)得很,曲調(diào)婉轉(zhuǎn)、如泣如訴、十分動聽,飄飄蕩蕩傳出了二十多里地,搞得農(nóng)夫村婦丟下鋤頭、商賈富豪擱下算盤、紈绔子弟撇下鳥籠,全都擠到高府門口扒著柵欄往里伸頭傾聽,幾百個頭一縮一冒,老遠(yuǎn)一看,像是池塘里的甲魚集體上岸了一樣。
這時連鳥們也來湊熱鬧了,喜鵲、麻雀、金絲雀,斑鳩、鴿子、老黃鸝,一個個都停在屋檐上,平時嘰嘰喳喳的喙全都如同抹上了黏黏膠,閉得比受了驚嚇的河蚌還要嚴(yán)實。院里院外,貓也不咬了,狗也不叫了,雞也不鳴了,驢也不嚎了,一個個像傻子一樣呆在原地,聽得哈喇子淌了一地,可真是一曲奏響,天下太平,弦音裊裊,萬物俱靜。
高漸離彈撥琴弦的手如蝶起蝶落、龍飛鳳舞,樂曲時而低沉婉轉(zhuǎn)、時而高亢激越,門外的聽眾們也跟著樂曲的變化起伏調(diào)整著情緒,到歡快激揚(yáng)時便拍手大笑,到悲涼深沉處就嚎啕大哭,情不自禁掏出抹布來擦淚,弄得院子里仿佛有紅白喜事在交替進(jìn)行,搞得屋檐上的鳥都云里霧里,一愣一愣的。
就在大家都如癡如醉時,小書童背著木柴從山上下來,開始驅(qū)趕眾人:“借過,借過,都回家吃飯吧!有什么看頭?都沒點正事干嗎?”
眾人趕緊閃開一條道。書童領(lǐng)著一個人進(jìn)了院子,那人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皮膚黝黑,雙目炯炯有神,背上斜挎著一個布包袱,手里拎著一個黑色的木匣,走起路來鏗鏘有力。
高漸離閉著眼睛還沉浸在彈奏中,書童一把將手按在了琴弦上,樂曲戛然而止。
“先生,荊軻來了,您歇會吧!”書童將柴卸到了灶房,轉(zhuǎn)身回去關(guān)大門。樂曲一停,那些看客們就都識趣地散開了,但都是一步一回頭,意猶未盡的樣子。
“荊兄別來無恙?。 备邼u離起身施禮,一面將一個蒲團(tuán)擱到桌子一側(cè),示意荊軻坐下。
“還是老樣子,高兄也不錯吧!應(yīng)該錯不了,我在山上就聽到你的樂聲了,能有如此閑情雅致,我是羨慕嫉妒恨?。 鼻G軻一面坐一面打趣道。
“荊兄說笑了?!?p> 高漸離朝書童喊道:“給荊兄上茶,柴也劈好了吧?”
書童端上來兩杯茶,笑嘻嘻地對荊軻說道:“我們這位先生很會算計哩!陪著他讀書倒還罷了,這不,連砍柴的活也交給我了。木工活、瓦工活、挑水活都推給我,美其名曰:能者多勞,但他就是不提那一句:多勞者多得。一文錢讓我干十吊錢的活,我看他不該彈弦,扒拉算盤還差不多。”
“這小子的嘴越來越貧了,”高漸離笑道,“不能吃半點虧,你趕緊去做點飯,炒點好菜,順便去酒肆打幾斤好酒,我要和荊兄一醉方休?!?p> “好嘛!我又成廚子了……”書童剛要回身去灶房,荊軻一把將他拉住,又將自己斜挎著的布包袱解下來,一層一層打開,里面裝著一柄短小的匕首,外加一張帛繪地圖,還有一個綠綢子包著的包裹。他把包裹遞給書童,笑道:“這些錢你拿去,買酒買菜,剩下的全都?xì)w你,這是我的全部積蓄,夠付你二十年工錢了,以后不要叫屈了??!”
書童一臉愕然地接了過來,沉甸甸的,得有上千兩之多。
“荊兄,你這是什么意思?你不過了?”高漸離疑惑不解,看著荊軻那張波瀾不驚的臉,他陷入了迷霧里。
荊軻撫摸了一下那柄匕首,凄然地笑道:“今天我來是向你告別的,我決心要去刺殺秦王了,此去必然身首異處,留下錢財還有何用,不如留給你們吧!”
高漸離和書童一聽大吃一驚。
“荊兄,你當(dāng)真要去送死?”
“是的,決心已定?!?p> “沒有商量的余地?”
“連余錢都不要了,還要余地?”
“快去打酒買肉,我要為荊兄餞行?!备邼u離吩咐道。書童答應(yīng)一聲,拿起錢,到灶房拎了酒罐,匆匆出門去了。
屋里頓時一片死寂,倆人都默不作聲,過了半晌,高漸離才哀傷地嘆了口氣。
“兄弟不必難過,人終有一死,不用為我嘆息……”荊軻說道。
“不是,我的腿坐麻了,”高漸離皺著眉頭把腿伸開,“我不適合長時間盤腿坐著,屁股壓得腳直抽筋,你剛才說什么?”
“沒什么,”荊軻望了一眼窗外,“這小子打酒也太慢了,現(xiàn)打糧食現(xiàn)釀酒嗎?餓得我兩眼直冒火星子?!?p> 正說著,書童扛了一麻袋蔬菜,拎著酒罐,趕著一只狗回來了,也沒打招呼,徑直往灶房走去。隨后便傳出磨刀的動靜,八成是要宰狗了。
荊軻起身來到灶房,對書童說道:“別磨刀了,你去洗菜做飯吧!我這把匕首剛剛開刃,還不知道鋒不鋒利,正好試上一試,也借著狗血祭祭刀。”說著“噗嗤”一下將匕首插進(jìn)了狗喉嚨,狗都沒來得及叫喚,便倒地抽搐起來,一會兒就不動了。荊軻利索地將狗皮扒了下來,三下五除二摘干凈內(nèi)臟,把狗肉剁成小塊。這時書童已經(jīng)將大鍋里的水燒沸,荊軻麻利地把肉全部丟進(jìn)鍋里,又從兜里掏出一包藥粉撒到里面。
“老兄真是講究,還自帶咸鹽?難不成早知道要在這吃飯?”書童一邊拉風(fēng)箱一邊笑道。
“你有所不知,這把匕首是在毒藥里錘煉的,擦破點皮膚就死,毒性烈得很,這狗肉已經(jīng)沾上了毒,我撒上解藥就沒事了?!?p> 荊軻蓋上蓋子轉(zhuǎn)身回到堂屋繼續(xù)與高漸離悶坐。這一套操作下來他的臉自始至終都是面無表情,冰冷、而且嚴(yán)峻。
飯菜不知不覺吃到了夜里丑時,三人飲酒像灌驢似的,一杯接一杯,說話也是高一聲低一句,動靜像待宰的公豬一般。
“荊兄,”高漸離已經(jīng)喝得臉紅脖子粗,眼睛里都是紅血絲,“你這次是替燕國刺殺秦王,太子就不為你送送行嗎?”
“太子此時應(yīng)該早就在易水河畔安排妥當(dāng)?shù)戎伊?。你不提這茬我倒忘了,天亮我還要去刺殺秦王呢,差點誤了大事,這酒真不是個好東西!也罷,最后一次了,過了今天,我就只能去閻王爺那里祭酒了?!鼻G軻大笑道,脖子上的青筋都爆凸了出來。
“荊兄的行刺計劃是怎樣的?”
“計劃很簡單,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我知道秦王現(xiàn)在最想要兩件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樊於期的人頭,二是燕國肥沃的督亢之地……”
“你想把樊於期遣返回國以邀功的名義接近他?”
“不用那么麻煩,只需提著人頭送去就行。”
“?。刻幽苋绦??”
“高兄猜得沒錯,太子確實不太忍心,所以我就親自上門勸說,特別提到秦王殺他全家的血汗深仇,于是樊於期二話沒說就揮刀自宮……哦不,自刎了?!?p> “真是大丈夫,那他現(xiàn)在尸首在哪里?”
“這不是,你手扶著的木匣子里?!?p> 高漸離嚇了一跳,趕緊把扶著木匣的手拿掉了。
“樊於期的人頭……在……在這里面?”
“對,太子還把燕督亢地圖給了我,我讓他給我找燕國最好的劍客陪我一同前往,然后將這柄匕首當(dāng)作軸卷藏在里面,等我去獻(xiàn)給秦王時,趁他不注意便拿它刺向這個暴君的喉嚨,就像宰那只狗一樣……但太子丹不太同意我的意見,只想讓我挾持住秦王逼他簽下互不侵犯條約,我現(xiàn)在也是猶豫不決,不知該怎么辦好了。”
“按他的計劃,你有幾成把握?”
“五成……”
“五成?你的意思是……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唄?”
“高兄太聰明了,不愧是搞音樂的?!?p> “我看你倆加起來也沒有蘿卜的心眼多?!睍贿吔o他們添酒一邊大笑道。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一直喝到雞叫三遍,高漸離給荊軻包了點干糧,又掖了點碎銀子,吩咐書童帶著他的樂器——筑,倆人一塊送荊軻來到易水河畔。
太子丹此時早已蹲坐在河岸,身上披了一件蓑衣,里面罩著一件白色長袍,凍得瑟瑟發(fā)抖,一看到荊軻來了立馬起身握住他的手:“你的心可真夠大的,我足足等了你一夜,為了掩人耳目連兵丁也沒有帶,就穿了一件薄汗衫和長袍,你知道易水河畔的夜有多冷嗎?我的上下兩排牙就沒閑著……呦!好呀!你這是喝了一晚上的酒呀!味夠沖的……”他嗅到荊軻渾身酒氣,一臉不悅地埋怨道。
“多多包涵,人生最后一頓酒了,就讓我痛快痛快吧!”荊軻打了一個飽嗝,醉眼迷離地說,“哎!請您找的劍客找到了沒有?”
“那不是,”太子丹一邊支支吾吾答應(yīng)著,一邊指了指停泊在岸邊的小船,上面隱隱約約有個人影晃動,“燕國最好的劍客,大號秦舞陽,小名秦大膽,十二歲就能當(dāng)街殺人,絕對靠譜……那個……別說那么多了,船我已經(jīng)給你準(zhǔn)備好了,上路吧!”荊軻一看,那艘船十分簡陋,連個搭頂都沒有,簡直就是個木筏。
“不能坐好的,不然會讓人起疑,你倆只能輪流著劃槳去了。”太子丹看出荊軻對船不滿意,趕緊解釋說,“幸虧水路不長,你們過兩個時辰就能上岸步行前往了。”
荊軻回身朝三人拜了兩拜,剛要上船,太子丹拉住了他:“且慢。”說著從地上端起一碗酒遞給他:“喝了這杯餞行酒吧!”
荊軻聞到酒味一陣惡心,差點吐了,連忙擺手:“不能再喝了,酒都到嗓子眼了,潑到地上敬一下樊於期將軍吧!”
太子丹將酒撒到地上,荊軻轉(zhuǎn)身上船,秦舞陽抓起竹篙朝岸上一撐,小船緩緩離岸。
高漸離吩咐書童:“趕緊把我的筑掏出來,我要為荊兄彈奏一曲?!?p> 書童將筑放到地上,高漸離盤腿坐下,左手按弦,右手拿起竹片彈撥,悲涼深沉的樂曲響徹易水河兩岸,一時間白鷺翾翔、雉雞騰飛、蛤蟆亂叫,連魚都冒出來吐泡泡,也不知道是被感動得還是被嚇得。
荊軻聽到這悲涼的樂曲,情不自禁唱起歌來:“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p> 眼看船越去越遠(yuǎn),高漸離也一曲終了,遠(yuǎn)處船上的人影漸漸變得模糊起來,再一聽,竟然傳過來一陣陣呼嚕聲。
“弄不好荊兄是睡著了,這酒的后勁真大……”高漸離說。太子丹和書童想攙他起來,高漸離擺了擺手:“別動,腿又坐麻了,我得緩一會兒……”
秦國是和燕國有所不同的,處處警備森嚴(yán),便衣隊在集市上來回穿梭。荊軻和秦舞陽到了秦國時已是幾天后的一個早晨,他們徑直找了個面館各自吃了三碗面,又嗆了五斤牛肉,這回沒有喝酒。吃飽喝足荊軻把高漸離給的碎銀子全部丟在了桌子上,小二笑道:“客官,太多了,用不了這些。”
“剩下的賞你了,”荊軻笑道,“小二,我向你打聽個事,秦王的宮殿在什么地方?我要去獻(xiàn)寶。”
“呦!我說您怎么這么大方呢!敢情是要發(fā)大財了,先向您道喜了。”小二把銀子揣進(jìn)口袋,笑瞇瞇地說,“出去這個門,往左拐,一直走到頭,再順著護(hù)城河走上二十里路就到了?!?p> 荊軻和秦舞陽向小二道了聲謝,提起包袱和木匣就走了。走到宮殿時已是下午酉(yǒu)時,城門馬上就要關(guān)閉,荊軻對著守門官大叫一聲:“小人有寶進(jìn)獻(xiàn),請求覲見大王!”
其中有個守門官聽說有寶進(jìn)獻(xiàn),心想要是冒昧擋回去萬一被秦王知道了,就他那個爆脾氣自己不被弄死也得弄亡,反正是別想活,所以給十個膽也不敢怠慢。心里雖一萬個不情愿,嘴上卻笑呵呵地問道:“要獻(xiàn)什么寶呀?”
“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和燕督亢之地的地圖?!?p> “等著,我去通稟!”
不一會兒,守門官就出來了。
“大王有請,跟我走吧!兩位壯士一定要記住,我的小名叫九哥。要是大王賞賜金銀珠寶,你可別忘了兄弟。你啃骨頭時給兄弟淋啦點剩湯喝喝,也不枉我給你傳回話不是?”
“忘不了……”
三人進(jìn)到大殿時,秦王嬴政已經(jīng)端坐于龍椅之上了。殿下兩排立著文武百官,一個個人模狗樣,莊嚴(yán)肅穆。荊軻捧著黑木匣子從容不迫地走到龍階下跪了下來:“大王,我乃燕人荊軻,此人姓秦名舞陽,字大膽,只因在燕國走投無路,特舍命盜得燕國督亢之地的地圖,砍下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想著獻(xiàn)給大王,以求在秦國謀得一官半職,日后享盡榮華富貴。”
秦舞陽抱著地圖跟著跪在荊軻的屁股后面,渾身抖得像篩糠一樣,嘴唇都嚇得發(fā)紫了。
秦王兩旁的武士大喝一聲:“來者為何臉色突變,紅里透紫?”
荊軻回頭一看,果然發(fā)現(xiàn)這位秦大膽臉脹得像豬肝一樣,目光呆滯,渾身抖得蚊子都待不住。荊軻的心一下子就掉進(jìn)了冰窖里,他故作鎮(zhèn)靜,解釋道:“大人有所不知,這個人粗魯慣了,沒見過大場面,這輩子去過最遠(yuǎn)的地方就是自家的茅廁,如今跟著我來到大秦,簡直是到了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了,被大王的威嚴(yán)給震懾住了,心里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人們原諒。”
“那就呈上來吧。”秦王面無表情地說。太監(jiān)剛要去拿,荊軻說道:“大王,還是讓我親自為您講解一下。因為您不了解燕國地形,看起來比較費勁?!?p> “模樣像個二愣子,心細(xì)得倒像條門縫子,那你就呈上來吧!”
秦王剛說完,一個大臣問九哥:“渾身都搜查了嗎?有沒有兇器?”
“搜查了三遍,沒有,從外衣到襯褲,最保密的地方也藏不住?!本鸥缧ξ卮鸬?。
“呈上來?!?p> “大王,督亢乃燕國富庶之地,地方大,人口多,一片平原,位于易水和永定河之間……”
荊軻一邊往龍案前走一邊介紹。秦王命他把地圖擱在案桌上。地圖徐徐打開,只見圖上海洋、高山、河流、田產(chǎn)、城邑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秦王瞬間就被精美的地圖吸引住了。
“這是永定河前的安墟、這是龍兌,這還有……易水河邊的臨樂……”荊軻詳細(xì)地介紹著,秦王的臉就像這張地圖一樣,剛剛還緊繃著的面皮慢慢舒展開來,到最后都露出了花一樣的笑容。此時地圖展到最后,突然露出那把匕首,荊軻趁秦王不注意,一只手扯住他的袖子,一只手抄起匕首就向他的喉嚨劃去。秦王嚇得“哎呦”一聲,一個兔滾鷹翻,趴到地上,一看,袖子被扯斷了,心想:“幸好這工匠偷工減料,給寡人做了件劣質(zhì)龍袍……”
容不得秦王多想,荊軻又刺上來了。秦王又來了個貓躥狗閃,荊軻再次失手。大臣們都嚇傻了,一個個被唬得小臉蠟黃,不知道怎么辦好了。這時有人大喊:“大王,抽劍!”秦王這時才想起自己為了防刺客,背后整天斜挎著一柄劍呢!趕緊伸手抽劍,但劍太長,加上心慌手軟,怎么也拔不出劍鞘。
“反手拔……大王!”又有人大喊??汕G軻已經(jīng)逼上前來,秦王沒有工夫再拔劍了,只好躲到大柱子后面。倆人圍著柱子原地轉(zhuǎn)圈,荊軻進(jìn)攻,秦王就蛤蟆蹦駱駝縱,反正讓他刺不到。
“你們看耍猴呢?還不動手,用刀砍死他!”秦王向殿前呆若木雞的大臣們大喊道。
大臣們也是一肚子苦水:“大王,您讓我們上朝都不許帶兵器,武士們也不能帶,這是王八屁股——您的規(guī)定(龜腚),誰敢違反?現(xiàn)在我們是既沒有刀也沒有劍,就連挖耳勺也沒處踅摸去?!?p> “看來這個規(guī)定以后得改,現(xiàn)在趕緊想辦法對付他……”秦王氣急敗壞地大叫起來。
“好,以您的嘴為定(腚),這事就成了?!碧t(yī)夏無且急中生智,解下系在褲腰帶上的藥袋,一把朝荊軻臉上砸去,荊軻用手一擋,正中胳臂。秦王這時也變聰明起來,趁他不注意反手拔出背劍,猛地砍向荊軻的腿。荊軻的左腿被砍斷了,頓時倒在血泊里。他大罵道:“要不是我手下留情,你早血濺朝堂了,我是讓著你……”
“叫你吹?!赖脚R頭還耍嘴皮子……”大臣們一窩蜂全都涌上前去,想奪下他的匕首,荊軻使盡最后的力氣,將匕首向秦王投去,心想:哪怕擦破點皮也行,就能要了你的狗命!然而秦王實在比狗還靈活,一側(cè)身,匕首貼著他的胸膛劃過,打在銅柱上,濺起一串火花。大臣們被氣瘋了,逮住荊軻連踹帶夯,打得他七孔直往外冒血,秦王也沖上來給他補(bǔ)了八劍,荊軻掙扎了幾下,便不再動彈了。
秦王和眾大臣驚魂未定,各自在原位喘息片刻,又從桌子底下把瑟瑟發(fā)抖的秦舞陽捉了出來,命令將他和荊軻一塊拖出去梟(xiāo)首示眾。秦王吩咐御前侍衛(wèi):“那個叫九哥的,也一塊拉出去,把眼珠子挖出來喂狗,反正留著也沒什么用!”
九哥嚇得一臉?biāo)阑?,兩排牙直打架,兩個武士將他像死狗一樣拖了出去。路過城門口時,幾個不知情的守門官竊竊私語道:“看人家九哥,就是命好。那個壯士八成是得了不少賞賜,九哥分得也不少。看他那樣,都喜過頭了,樂得嘴里光吐白沫,走路腿都軟了,還得武士架著他……”
話還沒說完,只見又有武士架著滿身是血的荊軻和秦舞陽走出門來,嚇得門官們都倒抽了一口涼氣。有人自言自語道:“看來九哥這回真是不愁吃喝了?!?p> ***
【賞析】
先秦時期的刺客“標(biāo)本”
王閩九
《刺秦》開篇即音樂繚繞,攝人心魄,連飛禽走獸都屏聲靜氣,陶醉其間。不知幾時,職業(yè)殺手悄然登場——一個有文化懂音樂的刺客,名垂青史的荊軻。而那指尖功夫了得的樂圣,即是燕國擊筑大師高漸離。這兩人交往甚深,常常一起“高山流水”,樂音酒味交融其間。雖然,荊軻視死如歸地為太子丹殉職。但真正的知音,不是太子丹,而是高漸離。高漸離意外得知荊軻即將為主子赴死,并沒有心急火燎地力勸知音放棄不歸之路,因為他深度了解荊軻。最后一夜的陪伴后,荊軻上路了,高漸離也上路了,帶著他那如影隨形的樂器。水岸邊,樂圣的心曲從他的樂器里流瀉出來,激起殺手的悲壯之聲:那蕩氣回腸的《易水歌》從此永留人間。而作者筆下的樂圣之樂,也如白居易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悲情四溢;又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其心可鑒,其情可明?!妒酚洝ご炭土袀鳌酚涊d,荊軻刺秦被殺后,高漸離步其后塵,走上了為友復(fù)仇的不歸之路。秘密武器就是他的樂器!
春秋時期還有個為主殉職的著名刺客,叫豫讓,他留下的一句話,比荊軻的《易水歌》影響更大:“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不過,仔細(xì)看看荊軻為之賣命的主子太子丹,其實不算“知己”。似乎重情重義,其實暗含猜忌與功利?!妒酚洝氛f,荊軻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卻猜疑他可能反悔了;太子丹為他配備助手秦舞陽,卻用人不察,以致被這個“豬隊友”壞了大事;唯恐荊軻變卦,太子丹用激將法逼迫荊軻立即動身,說是派秦舞陽先行一步。而荊軻很不平地怒斥他之后,意氣用事地倉促上陣,飽含著不服氣、要強(qiáng)之意。其間配合并不那么默契。他們之間牽扯著有如做買賣般的利害關(guān)系,也是顯而易見的。太子丹求荊軻辦事時會以頭磕地,一旦答應(yīng),就拜荊軻為上卿,盛宴、珍寶、車馬、美女……大放送。據(jù)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引》記載,荊軻有次給鼓琴佳麗一句好評:“好手!”太子丹竟然為此殘忍地砍下佳麗玉手,用玉盤盛上,贈與荊軻。曲意奉承之意圖明顯。荊軻泰然而受,點贊道:“太子遇軻甚厚!”之后,毅然舍身相報。這是一個有缺陷的英雄。
荊軻在強(qiáng)秦朝堂上,沉穩(wěn)超人,勇武過人,有口皆碑。抖抖索索的秦舞陽,狼狽逃竄的秦王,與之形成強(qiáng)烈反差。雖然劍術(shù)不精,失敗了,仍常常被后人奉為英雄。成語“圖窮匕見”里,包裹著一段荊軻與秦王繞柱打斗的故事,一直為后人津津樂道。漢代畫像石也有這個故事的傳神演繹。而本文作者,也以其生花妙筆,跌宕多姿地戲說了這段傳奇般的歷史。讀者只要冷靜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荊軻被推崇之處,主要是重然諾,輕性命,大無畏。至于是非曲直,倒在其次。荊軻本是衛(wèi)國人,游俠而已,燕國存亡于他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他的英雄氣節(jié)其實沒法跟屈原相比。
當(dāng)然,荊軻之所以失手,除了自身武藝不佳,太子丹也難咎其責(zé)。他讓荊軻學(xué)當(dāng)年曹沫挾持齊桓公那樣,挾持秦王,然后逼他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這本身就是一個有缺陷的計劃,難以實施不說,即便成功了,秦王當(dāng)時答應(yīng)了,事后也肯定翻臉不認(rèn)賬。所謂的君無戲言,在禮崩樂壞的戰(zhàn)國時期早已成了一句戲言。如果荊軻一出手就是以取秦王性命為目的,全無顧忌,成功的概率將明顯高于“五成”。如果那把劇毒的匕首,像專諸的魚腸劍一樣,直接刺入嬴政胸膛,那么中國歷史就將被改寫。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所謂四大刺客之說,其中一種說法是:要離、專諸、聶政、荊軻為“四大刺客”。這四人如今統(tǒng)統(tǒng)亮相中學(xué)語文課本,都是重然諾舍生行刺的殺手。但只有荊軻具詳細(xì)事跡,為學(xué)生熟知?!八拇蟠炭汀本烤拱男┤?,不管哪種說法,總有荊軻之名。他是典型。司馬遷《史記》中,《刺客列傳》為中國最早的刺客傳記體史料。全文5000多字,共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個人,而荊軻一人獨占3000多字,儼然一精彩紛呈的短篇小說。司馬遷明顯偏愛他。對于這些刺客,司馬遷還是比較肯定的:“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后世的陶淵明也欣賞荊軻,情不自禁地禮贊:“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唐初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作詩頌揚(yáng):“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敝戮粗?,懷念之情,溢于筆端。
不過,后世批評者也不少。
蘇軾非議道:“荊軻不足說,田子老可驚。燕趙多奇士,惜哉亦虛名!”
司馬光指責(zé)道:“荊軻懷其豢養(yǎng)之私,不顧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強(qiáng)燕而弱秦,不亦愚乎!”這話很嚴(yán)厲,批評荊軻僅為報答太子丹“豢養(yǎng)”的私情,竟然置龐大家族親人將遭牽連于不顧,異想天開地要靠一把短小匕首壯大燕國、削弱秦國。司馬光忍不住罵他太蠢了。
朱熹也很不屑:“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p> 春秋戰(zhàn)國時代,處于風(fēng)雨飄搖的動亂之中。百態(tài)人生,總會留痕于史料里。而生動傳神,呼之欲出的荊軻形象,可謂那個動亂年代刺客群體里的一個典型。后人不妨視之為先秦亂世中的刺客“標(biāo)本”,可用于探究歷史,洞察人生。但不可樹為榜樣,盲目效法,謹(jǐn)防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