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拜丞相為師!”
“什么?”
在徐皇后與寧近山爭辯最激烈的時候,明是非說話了,而且是說了徐皇后最不想聽的話。
這就好比你正為你的好友出頭,而你的好友卻管對面叫爹……
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徐皇后的聲音戛然而止,就像是落葉終于碰到水流。
而一直彎腰行禮的李青山,在此刻也將頭顱抬了起來,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明是非。
他有些懵,這么簡單就實現(xiàn)了為大乾百姓找一位仁君的愿望嗎?那他過去幾十年都是在干什么??!
一次次勸諫,一次次失望……
那些日日夜夜,就好像云煙。
愿望輕易達成的感覺,實在是有些夢幻,讓人難以置信。
不過,現(xiàn)在看著明是非的李青山心情還是很好的。
因為,他終于找到了!
而寧近山則是松了口氣,畢竟直面皇后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他是寧氏公子,可誰還沒有個人生中的第一次啊。
至于黃似虎?
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開心壞了,畢竟仁慈的主君總是要好相處一些的。
伴君如伴虎,自己的生命有了保障難道還有什么不開心的嗎?
明是非從椅子上面跳下,直接就在原地對著李青山行弟子禮。
就在徐皇后要開口阻止的時候,明是非卻起身回頭。
“相信我一次吧,母后!”
徐皇后:“……”
伸出的手無力垂下,抬頭看向滿是石頭的另外一面墻,徐皇后咬著牙逼出了不該有的笑容。
在這個情況之下,難道現(xiàn)在她還能開口說不嗎?
她能怎么辦?她再厲害也只是個婦人罷了,在這個男權至上的時代是必須要依靠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的,而她的丈夫顯然是不靠譜的。
而她認下的兒子……
雖然滿腔都是酸意,可徐皇后還是忍住了,憤然回頭,雙手在廣袖的遮擋之下握成拳頭,只是在瞟了一眼明是非之后就自己離開了密室。
“半夏,隨本宮走!”
“是……”
關上門,半夏有些擔心的探頭進來看了看明是非,但最終還是跟隨徐皇后的腳步離去,她在擔心坤寧宮的小殿下萬一真的被忽悠走了怎么辦?而在她的心底里面,也是看不起李青山那套所謂的民貴思想的。
徐皇后站在門外。
看著外面的雨,走走停停。
夜深了,寒意也深了。
難道她還能進去打斷明是非嗎?
決定了!
等到這次會談結束,明是非回來不給她說個所以然出來,她絕對要讓明是非知道為什么鐵棍打人這么疼,讓他知道心疼是什么感覺。
“半夏,你說本宮錯了嗎?”
以王道馭民,生殺予奪,這難道不是帝王之道嗎?
可那個老家伙,居然這么輕易就把明是非給忽悠住了。
她這些日子的教育,根本就是在白費力氣。
“娘娘沒有錯,”
“只是殿下比別人更善良些!”
半夏手里拿著傘,在徐皇后的身后輕輕地說著。
可是,在這樣的亂世……
善良,并不是值得稱道的事情。
不過徐皇后很快也釋然了,他知道明是非終究會長大的,到時候他自然知道什么是最適合他的道。
抬頭不見月,只有淅淅瀝瀝的雨。
忽然,徐皇后也開始為李青山所說的情況而擔心起來。
而更擔心的是,她到底能不能支撐到明是非領悟帝王之道的那天。
“把傘收了吧!”
“娘娘?”
徐皇后沒有繼續(xù)說話,所以半夏便收掉了手中那畫著牡丹的油紙傘。
抬頭……
有水滑了下來。
……
隨著徐皇后的離開,這密室當中的氣氛也活躍不少,至少李青山不像是徐皇后那樣嚴肅,而且也不會有面對異性時的拘謹。
“殿下,老臣……”
李青山一度哽咽。
“你們出去吧!”
既然要談夢想,那還是兩個人密談比較好。
有些驚世駭俗的事情,還是不要讓士族們知道的比較好……
說著,明是非笑著看了看寧近山和黃似虎,希望他們自覺。
“是!”
“奴婢,告退……”
寧近山和黃似虎二人,從自己的位置上起身,然后彎腰拱手,倒退著緩步離開了這間密室。
當門閉上的那刻……
“丞相,何以教我?”
明是非拱手彎腰,開始詢問李青山的本意。
“殿下,可有復興明氏的野望?”
“自然……是有的?!?p> “這就好!”
李青山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喝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
“殿下也坐吧!”
“是。”
明是非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現(xiàn)在,這間密室當中就只有他們兩個人。
相對而坐,坐而論道!
也不用擔心被別人聽了去,從而成為威脅他們的手段。
放下茶水,李青山先開口:
“臣自三代以來,”
“兢兢業(yè)業(yè),只求君王仁慈,”
“不苛待百姓,”
“不過分優(yōu)待士族……”
“其中意味,其實并不是民貴,”
“只是希望這些貴人們,”
“可以給平民留點活路!”
李青山激動了起來,就連說話的聲音也大了不少,可也因為用力過度而咳嗽了起來。
“可惜呀,”
“人就是這樣,”
“當你要求不高的時候,”
“他們并不會滿足你,”
“可當你要他們命的時候,”
“他們就會什么都答應了!”
“所以,我干脆就提出了民貴,”
“雖然效果并不好,”
“但也比以前完全不理不睬要好!”
嗯,魯迅說的對。
當你要開一扇窗的時候,眾人都會起來反對,而當你揚言要把房頂都給掀開了的時候,他們又會勉為其難的給你開扇窗。
看著面前的李青山,明是非只覺得似曾相識……
李青山喝了口茶,順了順氣。
見李青山緩了過來,明是非就覺得到他提問的時候了。
“所以,”
“老師也不覺得民貴可以成功嗎?”
明是非問道。
“當然不可能!”
李青山否定的很快,其態(tài)度之決絕超乎明是非想象。
“老臣所求的,”
“只是給平民一條活路!”
而這條活路,他求了整整一輩子才在明是非這里看見希望,所以他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東西。
李青山繼續(xù)說著:
“臣以為,”
“士族與百姓,”
“對立之態(tài)勢以成,”
“接下來的時局當中,”
“二者必定陷入相互攻殺的局面,”
“這是千年未有之變局!”
李青山興奮了起來,開始給明是非分析起了現(xiàn)在的局勢。
而他所說的對立,則讓明是非想到了某個姓馬和姓恩的人。
其實你才是穿越者吧?
“殿下,”
“太子屠戮中原士族,”
“已經(jīng)失去士族之心,”
“所以……”
所以我現(xiàn)在只能投靠百姓?
農村包圍城市?
還是走群眾路線,打土豪?
可明是非想不明白的是,既然你已經(jīng)考慮到了士族對社會的威脅,那為什么還要依靠君主制來改變呢?難道皇帝就對平民們沒有威脅了嗎?難道說這位老丞相真的相信君權神授?不過這樣的問題明是非是不會問的。
忽然,明是非想起……
李青山畢竟不是穿越者,他只是個見識了民間疾苦的士。
而士,特別是古代的士。
都是有局限性的。
就像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在時代的限制之下依舊逃不開君主制,難道那些人就比他明是非笨嗎?
只是千年帝制,根深蒂固。
所以……
“丞相,我覺得民貴可以成功!”
既然你的思想有局限,那就讓他明是非來給你打開這個局限吧。
不過,這一切當然都是要在君主制和皇帝神圣論的條件之下,一切的錯誤都是由士族們造成的,皇帝是不可能有錯的。
就像是大政奉還的霓虹,一切的錯誤和落后都是由幕府造成的,君主是不會有錯的。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2-18/5e4bc2ce200f6.jpg)
山中之木
大道之爭,可能會有些枯燥。但這是必寫。我看其它歷史小說的時候,就一直在想。別人憑什么效忠你呢?就因為你是皇帝嗎?那皇帝憑什么就是皇帝呢?其中的利益糾葛是什么?其中又包含著什么樣的意識和意義呢?他們都沒寫,所以我要寫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