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皇兄難道是錯在今日嗎?我夫君以助七殿下奪嫡為由,與賀蘭旋暗中勾連,意圖助她謀奪皇后之位,甚至滅盡皇后母族?這話聽著就可笑!皇兄啊,到底是誰在忌憚皇后母族?你拉著整座欒城為夕氏陪葬,就從未想過那些九泉之下枉死的百姓,會心寒嗎!”
“你住口!你還跟我提上官嚴誠!夕郁是被賀蘭旋下毒而死,還不都是上官嚴誠的罪孽!”
“師姐醫(yī)術堪比南疆陰夏,她究竟因何而死,你敢摸著心口說你不知道嗎!”
凌致直直地指著凌毓棠,眼中怒火中燒的吼道:“你不要以為是我親妹妹就可以這般以下犯上!”
凌毓棠手中托著夕郁的鳳印,那上面閃爍著的寒光刺進凌致的眼睛。
她冷冷地質問道:“誰是上,誰是下,皇兄難道生來就是這人上之人嗎?還不是踩著他人的骨與血往上爬,是不是皇兄的帝王之路走的太遠,心涼了血也冷了,把骨子里那些是非黑白的道義也全都丟盡了!”
凌致未等到她的話說完便祭出了天子劍,朝著她直直地刺了過來,而凌毓棠亦霎時長劍出鞘,雙劍交鋒竟毫不留情。
十七寂殺是當年的蘇靜宇練就至爐火純青的劍法,一招一式毫無破綻,竟比如今的凌靖塵還要強上幾分,而凌毓棠擅長的二十九穿云也同樣不容小覷。
他們兄妹兩個雙劍交鋒的凌厲之音,驚得殿外禁軍十分害怕,若不是凌致早有口諭,一概人等不得進殿,他們恐怕早就沖進去救駕了。
殿外眾人就連同崔恕也是從未見過這般精絕的劍法,那柄天子劍將長公主的劍招招壓制,卻在最后關頭被長公主破解反攻,天子劍卻順勢而起以守為攻,自她脖頸處劃過,留下可一道血點印,兩人隨后對掌而擊,可見凌致的內力更勝一籌。
禁軍統(tǒng)領卻看出了些眉目,陛下在許多處出劍都沒有用盡全力,可長公主顯然已經(jīng)招架不住了。
凌致憤怒之下將凌毓棠逼至絕境,“你是我的妹妹,如今與我刀劍相向,你究竟是凌家的人,還是他們夕氏的人!”
饒是如此,他卻在下一刻轉勢之時,被她一劍刺中手臂。
天子血,濺落五步,步步生寒。
“今日過后,我便再沒你這個親哥哥!”
凌毓棠飛身旋側而起,用盡內力將劍甩出在凌致脖頸處也劃過一道血印,隨后卻在收起劍勢之時沒有轉劍至前方,敵不過前面直直飛過來的天子劍,凌毓棠瞬間被一劍穿腹,手中指向斜前方的劍應聲掉落在地。
她就像一個沒了靈魂的軀殼由著凌致拔出劍,她隨即向前一傾,濺至半空的熱血劃過弧度落在地上,頓時留下了一片觸目驚心。
凌毓棠倒在地上,嘴中不斷涌出鮮血隨后便開始抽搐顫抖,她氣若游絲地說道:“你不知悔改......屢次殘殺同門,我倒要看看......將來九泉之下你有何顏面去見......去見師父!”
那位居高臨下的帝王卻冷眼看著她,語氣中唯有冷意:“那就,等我死后再說吧。”
鮮血不斷涌出,凌毓棠的眼神已經(jīng)開始渙散,她留給凌致的最后一句話便是:“放過......放過謙兒,放過那些孩子們?!?p> 也是這個時辰,罪人上官嚴誠在牢獄內伏法,氣絕身亡。
芳魂已逝,長公主凌毓棠被釘在史書上的結局,無人得知其原本竟是這樣一幅滿目悲涼。她終究會被葬入皇陵,而上官嚴誠卻是卷席而葬的下場。
凌致在殿內獨自坐了許久,直到最后崔恕帶人進來請他示下該如何處置。
“傳旨,長公主于議政殿前自盡,公主自戕乃是重罪,念及喪夫悲痛神志有失,故此不與追究,停靈后葬入公主陵,允準永定侯上官謙入陵祭拜?!?p> 崔恕聽罷遲后不敢多言,他將陛下攙扶進了后殿安歇,隨后傳喚數(shù)位內侍進來裝殮長公主,又遣人出宮去天牢之外,尋得上官謙告知長公主死訊。
上官嚴誠罪大惡極乃是判處死罪的刑犯,依例不許被斂葬更不準許安排喪儀,可誰也不會想到平日里溫婉纖柔的長公主會是如此剛烈的性子追隨夫君而去。
永定侯府竟是因此才可掛喪設祭。
上官謙一日之間同時沒了父親和母親,侯夫人傅氏更是剛剛失去孩子不久,如今也是幫襯不了什么,府門里外的打理全都落在了他一人身上,從此再無親人可以依靠。
他確實暗地出城尋找父親遺骸入土安葬,亂葬崗外圍的人雖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卻還是說了些奚落之言,他從小到大一貫風光,不管是江湖少年還是國公府世子,無論是出入宮禁還是戰(zhàn)場拼殺皆是赫赫揚名在外,哪里聽過這些冷言冷語,可他為了父親靈安卻竟然一言不發(fā),將所有委屈和痛楚盡數(shù)獨自咽下。
跪靈府中整整兩日,他聽過白日孤風也看過暗夜殘月,好好體會了何為死寂何為孤獨,期間無一人敢來吊唁,曾經(jīng)赫赫揚揚的安國公府朝夕之間竟變成了這般蕭條境況,他心中劇痛想要尋一人傾訴,可每每看到床榻上面流淚感傷的傅柔綺,卻只能逼著自己撐起所有。
長輩說得對,人往往都是因某件事情而瞬間成長起來的。
他原先得父母庇佑,有偌大安國公府撐在身后,即便已經(jīng)踏入仕途卻始終稚嫩,如今卻明白從來不會有人從始至終地陪著他,路總要學會一個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