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之建藩海外

第十四章 一封信

大明之建藩海外 勝郭 2192 2020-09-14 20:59:55

  對于大明,朱高燧絕對是抱有極大希望與熱情的,只不過他實(shí)在是不理解某些人的腦回路。

  “陳朝有鐵,還可以制造大炮,為什么之后就放棄了呢?”

  “南洋有金銀巨礦,那個被封為三嶼總督的是誰來著?反正人家每年送回來大明巨億的金銀,為什么就不要了呢?”

  “女真崛起,為什么沒有人想著去將其歸于一家,反而是在不斷地給予好處,卻又不給設(shè)置相應(yīng)的限制呢?”

  他真的很不能理解那些人的腦回路,尤其是朱瞻基,放棄了多少兵家必爭之地啊。

  三嶼那塊地多好啊,后世那里可是能養(yǎng)活一億多人的,要是早在這個時期就開拓出來,大明還缺少個屁的糧食啊。

  還有南洋,那么多的寶貨礦產(chǎn),都對大明有著極大的幫助,怎么說放棄就放棄了呢?

  “這種腦回路,簡直就跟后世覺得釣島沒用的人一樣,難道他們不知道這里可以掌控多大的版圖嗎?”

  朱高燧唉聲嘆息,總覺得這里面有內(nèi)鬼,而且是必然有內(nèi)鬼。

  就仿佛是說釣島沒用的人,那幾乎都跟失心瘋差不多了。

  釣島在什么位置,相信有些人還不知道,但只要知道的人,基本都可以清楚,如果能夠掌握住這個群島,幾乎可以控制住眼下的琉球群島,也就可以在與后世“大明”對峙時多一點(diǎn)緩和的余地。

  后世的“大明”,已經(jīng)把琉球群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雖然距離邊境很遠(yuǎn),但如果不能掌控住釣島,他們幾乎隨時都可以跑過來搞事情。

  天天來家門口拉屎,這誰受得了???

  說回陳朝那塊地方,這就是朱高燧更加不理解的了,只能認(rèn)定朝中有內(nèi)鬼,否則明朝世代的黔國公,絕對會瞬間將陳朝掌握在手中。

  太容易打下來了,尤其是這個時期的大明處于世界先烈,光是大炮一擺,幾乎就足以讓他們投降了。

  然而,朱瞻基卻放棄了那塊地。

  ……

  時光匆匆,歲月易逝。

  一月之后,在朱高燧寬厚包容的治理下,三山國國民無不歸心,整個三山都煥發(fā)了勃勃生機(jī)。

  期間,有倭寇來時,他們還親眼看到大明官兵跟打小孩一樣將其捏死。

  天兵!

  這是島上住民對于大明士卒的評價,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些只要來兩三個船只,就可以在島上橫行的人,竟然會那么輕易地被打敗。

  一手糖果,一手大棒,三山國的影響輕而易舉地?zé)熛粕?,?dāng)?shù)厝硕家宰苑Q明人為榮,更是竭盡全力地去學(xué)習(xí)大明官話。

  “是時候了……”

  朱高燧走在整潔的大街上,隨意地打量著僅僅一個月就繁華起來的三山縣,以及中心的縣城,他滿意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是時候該給家里回個信了,現(xiàn)如今父皇也應(yīng)該初步掌握朝堂政局了吧?”

  思索著,他又溜溜達(dá)達(dá)地在三山縣轉(zhuǎn)悠了一圈,凡是看到的百姓,沒有一個不高興的。

  糧食有了。

  還有了更好的分配方式,更有了安全保障,他們內(nèi)心里此時此刻都高興到了極點(diǎn)。

  曾經(jīng)的亂象,再也沒有了。

  曾經(jīng)被欺辱的過去,就這么過去了。

  每個三山人的臉上,都綻放出了靦腆且開心的笑容。

  回到剛剛拆除宮殿建立起來的官衙,朱高燧隨意地在后院里找了個位置,拿出寫了半篇的書信繼續(xù)寫了下來。

  “皇三子朱高燧奏報?!?p>  “兒臣三叩九拜,叩首叩首。愿父皇身體安康,壽享萬年?!?p>  “兒已到達(dá)海上,身體健康,吃的也好,還捕獲了不少大魚,卻都因無法長久保持鮮嫩而不能送與父皇享用,兒愧疚?!?p>  “于海上時,兒臣心中日思夜想父皇與幕后,耳畔皆是父皇教導(dǎo),腦海盡是皇祖父諄諄而導(dǎo)?!?p>  “初站,兒到了琉球,發(fā)現(xiàn)此處正有盜匪橫行,欲對兒臣行兇,幸賴皇祖父在天有靈庇護(hù),父皇口含天憲之念叨,才能安保平安?!?p>  “登陸三山后……”

  奉天殿。

  經(jīng)過一個月,這里早就修繕好了,朱棣正靜靜地聽著身旁的三寶太監(jiān)念著書信,心神也似乎跟著到了海上。

  “兒臣本來就此要離開,并且前往倭國一行,想得知為何倭寇如此橫行不法,期望令其王侯加以約束,然而當(dāng)?shù)匕傩諈s不愿兒臣離開,其中以皇祖父遣來之福建三十六人,更是帶領(lǐng)島上移民歸附大明。

  兒不該私行決斷,詢問長史后,他本要生出野心,兒臣嚇唬一番后,他老老實(shí)實(shí)地說,既有教化之功于面前,如何能棄之不顧?

  兒臣想,父皇剛剛登基,也未曾有他國使臣進(jìn)獻(xiàn),而這三山島遺民有數(shù)萬之人,皆向往我大明繁華,不若令其歸附,也算一樁好事?!?p>  “好!”

  聽到這里時,朱棣忍不住點(diǎn)點(diǎn)頭,笑著道:“做得好,不過就是不夠果斷,既是愿意歸附,便該給予這三山島百姓機(jī)會,俺可不會拒絕?!?p>  陛下,朕啊,您該用朕的!

  三寶太監(jiān)心里嘟囔了一句,卻根本不敢勸說,等到朱棣恢復(fù),他才繼續(xù)念道:“……兒臣不知如何治理地方,更不敢輕易用法,生怕會激起當(dāng)?shù)匕傩詹话?,后來長史顧晟解決了兒臣這一難題,他讓兒臣在此處設(shè)一縣,而后可屯兵于此,便是有倭寇欲侵大明,也算是多了一道關(guān)塞。

  兒臣,不知該不該答應(yīng),更不知該用何人,不過開平王孫常樂,倒是一個不錯之人,反正絕不能交給顧晟,此人有野心,最多只可教化,而不可令其管理地方?!?p>  “不錯,回頭草擬一份折子,便說俺同意了,既然叫三山島,那就設(shè)立三山縣吧,縣民五萬余人,確實(shí)不算少,交給常樂……”

  朱棣皺了皺眉,隨即笑著道:“罷了,便當(dāng)父親給兒子一個機(jī)會,高燧也不要其他,交給常樂就交給常樂吧。”

  “是?!?p>  站在身旁的太監(jiān),點(diǎn)頭之后便開始準(zhǔn)備折子,不過卻是放在了朱棣的面前……不是誰都跟三寶太監(jiān)一樣識字的。

  “陛下,那,奴婢繼續(xù)了?”三寶太監(jiān)抬起頭,詢問了一句后,又很快低下了頭。

  “繼續(xù)吧?!?p>  朱棣一邊寫折子,一邊點(diǎn)了點(diǎn)頭。

  “兒即將前往倭國,此行便是要問問,為何倭寇如此猖狂,若是還留有余力,兒臣必將倭寇之患解決掉?!?p>  三寶念完之后,看到朱棣還在寫,也沒敢停,繼續(xù)將后面的話也都念了出來:“書不盡言,不能于殿前侍奉,涕泗橫流,五內(nèi)如焚,兒臣朱高燧,叩首再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