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疆道紅塵

第二十三章 莫道城中羌笛暖

疆道紅塵 云上芥蟻 2722 2020-09-30 08:30:00

  段少華回到宿舍,對白天在楊家的奇遇感慨不已。他躺在床上,抬眼望著天花板。天花板上空蕩蕩的,只有白熾燈發(fā)出絲絲的電流聲,與平常的日子并沒有什么不同。段少華明白,楊家以后就是自己在XJ的親人了,自己在異鄉(xiāng)終于有根,不再孤單。想起史秀蘭老太太慈祥的面貌,楊麗麗的溫言細語,感覺心里暖洋洋的,嘴里不由得哼唱藍寶石那首歌,一絲笑意綻放在嘴角。他決定以后定期去楊家探望,維系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

  周一晚上,段少華已經熟睡了,突然被宿舍開門的聲音驚醒,只見李醒躡手躡腳地進來,見段少華被驚醒,朝他歉意地點點頭,然后倒了一杯熱水,打開背包,拿出一塊馕餅急不可待地啃了起來,看樣子這一趟回伊寧遭了不少罪。

  第二天到上課的時間,李醒還在蒙頭大睡。同宿舍的幾個人見怪不怪,都自顧自地去上課了,段少華收拾好課本,剛準備出宿舍,李醒突然從被窩里探出頭,對段少華說:“少華,你先別走,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倍紊偃A急著要去上課,對李醒說:“有啥事中午再說吧?!崩钚颜f:“我攤上大事了,你得幫我合計合計。”段少華只好放下課本,對李醒說:“你說吧?!?p>  李醒一下子從被窩里坐起來,對段少華說了一段令他無比震驚的話。

  李醒在臨近霍爾果斯邊境口岸一個兵團團場的外貿企業(yè)里擔任業(yè)務員,除了單位的對外貿易業(yè)務外,還偷偷地與人合伙干一些從獨聯體各加盟共和國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等中亞國家倒騰廢舊鋼材、服裝、酒類等小生意,做為自己的“自留地”,可是隨著生意越來越大,資金也就跟不上了,于是動起了自己回收的對公業(yè)務資金的歪腦筋,從一千、兩千,到五千六千,從中嘗到了不少甜頭。后來越來越收不住手,挪用公款達到了兩萬元之多。本以為這次再做一筆,就把公款還上,可是一直合作不錯信譽良好的一位哈薩克斯坦客商在拖欠了幾萬元貨款后就再也無法聯系上了,這才慌了神。他拆東墻補西墻好容易才湊夠了一萬元,剩下的一萬元怎么也沒辦法了,只好回到學校,想想還有啥辦法。

  挪用公款,那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段少華看著李醒,對這個昔日揮斥方遒,今天像個霜打的茄子似的能人同學無話可說。

  李醒嘆了口氣:“少華,我知道你是個窮學生,也拿不出錢幫我,這種事我也不能和家人、同事商量,你平時為人沉穩(wěn),快幫我出出主意。”段少華思謀了半天,心里也斗爭了半天,最后下定決心,對李醒說:“你挪用的公款最遲哪時候需要歸還?”李醒說:“年底要盤賬,所以最遲到12月底。”段少華心里有了主意,對李醒說:“你先安心在上課,我給你想想辦法。”

  接下來的幾天,李醒像換了一個人,和段少華說話都是小心翼翼的,弄得其他同學莫名其妙,不知道中間的玄機。

  段少華給XJ唯一的好朋友梁和景寫了求援信。信里說自己遇到了困難,想借3000元錢,并沒有多說借錢的用途。自己存折里還有3000元,剩下的只有李醒自己去湊了。

  10天以后,一張匯款單寄了過來,附言只有三個字“兄何事”,金額是5000元錢。段少華眼眶不由得熱了,他仿佛看見梁和景在工地上汗流浹背地干活,收工后趕緊即到郵局匯款的樣子,這5000元,是他全部的積蓄了吧?真是自己的好兄弟??!沒看錯人。

  當段少華將8000元鈔票交給李醒的時候,李醒激動地語無倫次,使勁拍了拍段少華的肩膀,飛快地到銀行給單位匯款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李醒和段少華狼狽極了,兩個人成了徹頭徹尾的無產主義者。只好有時跟著伊明買買提到民族食堂混一頓,有時到楊麗麗家打秋風。眼看寒假來臨,如何度過這個寒假成為擺在段少華面前的難題:回家老家看父母是別想了,要么去找陳經理、梁和景繼續(xù)打工,要么就地在WLMQ找個飯館之類的混個溫飽。他整日價心神不定,自然逃不過楊麗麗的火眼金睛。一天在課間,楊麗麗把他叫到操場上,問他到底遇到了啥事,段少華起初不肯說,在她的再三追問下,他才期期艾艾地把給李醒借錢的事告訴了她,只不過沒有提及挪用公款一事,只是說李醒做生意被人騙了。楊麗麗聽了氣得直跺腳:“騙你個大頭鬼!哪有你這樣實在人,輕易就把這么一大筆錢借給別人,你以后上學怎么辦?”“打工繼續(xù)掙唄?!笨吹蕉紊偃A這樣一幅無所謂的樣子,楊麗麗冷著臉留下一句:“活該你挨餓!”一扭身走了。

  下午上課,楊麗麗悄悄遞給段少華一本書,并扭頭狠狠瞪了他一眼。段少華拿過書,翻開一看,里面夾著300元錢,心頭一熱,想起自己莽撞地給人借錢,造成現在的窘境,心里慚愧,不由得把頭深深地埋在胳膊里。

  這300元算是暫時解了兩人的燃眉之急。李醒嬉皮笑臉地說段少華是宋公明,楊麗麗是及時雨。段少華對他說,那錢可是我兄弟在沙漠里苦熬出來的,你緩過來趕緊還我!李醒連連點頭。

  過了幾天,李醒神秘地把段少華叫到一個角落,掏出一本小冊子給段少華看。段少華接過來一看,封皮上寫著《XJ打工指南》,印制粗劣,別字連篇,是個典型的地攤貨。段少華不解地望著李醒,不知道他葫蘆里埋著什么藥。

  李醒說,這是他從一個朋友那里淘來的,市面上不多,如果偷印一批,一定可以賣不少錢。段少華把那本小冊子仔細翻了翻,上面有各地州的勞務市場位置,礦山、磚窯、建筑工地、棉花、果業(yè)等各行業(yè)的平均工價,確實是一些內地來XJ打工民工急需的信息。他打過工,知道對于兩眼一抹黑來XJ討生活的打工人員的難處。于是對李醒說,成,咱們抓緊時間干。

  兩個人足足準備了一周??滔灱?,找油印機,然后在周末趁宿舍無人,一宿沒睡,油印了500本小冊子,裝在書包里,各自瞪著一雙布滿紅血絲的大眼,來到了WLMQ南站。

  WLMQ南站廣場上人山人海。大部分是辛苦了一年,兜里多少有些辛苦錢,準備回老家過春節(jié)的打工者。這些人或是夫妻,或是同鄉(xiāng),三五成群,守著一堆行李,等候那列火車,承載著失望或希望,喜悅或悲傷,準備踏上回家鄉(xiāng)的旅程。

  當段少華和李醒鬼鬼祟祟地向人群兜售那本小冊子時,立馬在人群里引起了一陣騷動。民工們文化不高,但是小冊子上的內容立即吸引了他們,人們議論著小冊子上的工價,爭論工價的高低,盤算自己勞動所得是否吃虧或占便宜,頓時引起了一場爭先恐后購買的熱潮。

  見到人們的購買熱情,李醒立馬把小冊子由一元漲到了兩元,饒是這樣,500本小冊子還是被一搶而空。兩個人飛奔回宿舍盤點收入,800元錢,兩個人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又投入到瘋狂地印刷工作中去。

  兩個人隨后又雇傭了幾個同學,到火車站、勞動力市場、批發(fā)市場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大肆兜售.到12月底,資金已經積累了6000元錢。

  李醒又湊了2000元,將8000元錢給了段少華。兩個人沒有叫其他人,找了一個小酒館,喝得酩酊大醉,李醒摟著段少華的脖子,反復念叨一句話:“你是我一輩子的兄弟,典型的兒子娃娃!”

  第二天,段少華將5000元錢匯給了老楊,叮囑他幫忙轉交給梁和景。過了幾天,老楊把錢又匯了回來,附言很簡單:人已離開工地。段少華捏著這張匯款單,茫然地站在人潮涌動大街上,1993年最后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地開始飄落。

  本文原創(chuàng)嚴禁轉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