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完是零距離,不論是呂鐘,還是釋嚴武都使出了最兇狠的手段。
比如,呂鐘一拳砸向釋嚴武的腹部,另一手肘擊狠狠的戳向其面部。
釋延武低下頭,躲過砸向面部的那一拳,腹部卻選擇了硬抗。
腹部受到重擊后,饒是釋嚴武修習過‘金鐘罩鐵布衫’,也不禁悶哼一聲,畢竟人體身體生理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
金鐘罩再厲害,也不可能刀槍不入,否則‘義和拳’豈不早就天下無敵了?
但下一個瞬間,釋嚴武也是接連數(shù)拳,兇猛的砸向了呂鐘的肋部。
砰!砰!砰!
接連三拳,打的呂鐘五臟六腑都仿佛移了位,卻是生疼不已,當下立即帶著釋嚴武,再度打滾了起來。
兩人連滾數(shù)圈,看起來臟兮兮的,但這個廝殺的過程,卻刺激了無數(shù)人的感官。
這是爆炸的荷爾蒙!
而此刻,呂鐘已經(jīng)雙腿緊緊夾著釋嚴武的腰部,兩臂卻是伸向了后者的脖子,幾乎馬上就能夠做成裸絞。
但釋延武卻在這個瞬間,抬起手護住自己的脖子,隨后頭部猛地向后一仰。
轟?。?!
釋嚴武的后腦勺,直接撞擊在呂鐘的面部,那練過‘鐵頭功’的腦袋‘堅硬無比’,頓時讓他頭暈目眩,眼中出現(xiàn)了無數(shù)星星。
這一幕,也把直播間的網(wǎng)友們嚇到了,但更加火爆的還在后面,頂著強烈的‘眩暈感’,呂鐘還是堅持完成了自己的絞殺!
下一秒,呂鐘翻身騎在了釋嚴武的身上,隨后雙拳猛的砸下!展開了狂風暴雨一般的攻擊!
轟!轟!轟!轟!
一旁觀戰(zhàn)的鄭慡道:“哎,這好像是《葉問》里甄子玬比賽快要贏時用的那招‘寸拳’吧!”
“嗯,沒錯,連環(huán)出拳,一秒能打出五六拳,這拳速,嘖嘖,簡直‘無敵’了!”
“可電視上一旦甄子玬老師用出這招就代表他快贏了,莫非?”
場上的局勢似乎也是這樣的,呂鐘瘋狂的砸著拳頭,而大師卻是雙手抱頭,緊緊的護住腦袋,似是失去了反擊的機會,只能被動挨打。
……
就在旁邊觀戰(zhàn)的鄭慡、潘鄂明甚至一眾網(wǎng)友都認為呂鐘快要打贏,打算叫停比賽的時候,意外卻突然出現(xiàn)了。
只聽見被呂鐘壓在身下的釋嚴武嘴里發(fā)出一陣龍吟般的怪吼:“阿甕”
少林獅吼功!
獅子吼是天下至剛至強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清嘯之下,猶如迅雷疾瀉聲聞數(shù)里,令敵肝膽俱裂,心驚膽戰(zhàn),震懾人心的不可思議之威力。
一旁觀戰(zhàn)的鄭慡和潘鄂明只覺吼聲‘如雷貫耳’,耳朵嗡嗡的響個不停,頭昏腦漲,惡心煩躁,難受不已,連忙用手指堵上耳朵!
而首當其沖的呂鐘自然也不例外,只覺耳朵‘嗡嗡’鳴個不停,還好他是習武之人,連忙運內(nèi)氣相扛,手下卻是暫時緩了過來!
而釋嚴武卻是趁他愣神的功夫,雙臂用力,兩腿一掙,從呂鐘的‘鎖’中掙脫出來!
釋嚴武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沒想到老衲我,今天居然如此狼狽,輕敵了呀!”
呂鐘還禮道:“承讓,承讓。大師,還要在繼續(xù)么?”
“當然,咱們兩個剛才,只能算是熱熱身。老衲真正壓箱底的絕活還沒使出來呢??凑?!”
釋嚴武踏上幾步,右手向他頭頂抓將下來,這一抓自腕至指,伸得筆直,勁道凌厲已極。
呂鐘驚訝的道:“是龍爪手?”
釋嚴武道:“沒錯,正是龍爪手,能逼我使出壓箱底的絕技,你,也足以自傲了!”
說著便出手搶攻!
呂鐘身形一側(cè),輕飄飄的讓了開去。
釋嚴武一抓不中,次抓隨至,這一招來勢更加迅捷剛猛。呂鐘斜身又向左側(cè)閃避。
釋嚴武第三抓、第四抓、第五抓呼呼發(fā)出,瞬息之間,一個灰袍僧人便似變成了一條灰龍,龍影飛空,龍爪急舞,將呂鐘壓制得無處躲閃。
猛聽得嗤的一聲響,呂鐘橫身飛出,右手衣袖已被釋嚴武抓在手中,右臂裸露,現(xiàn)出長長五條血痕。
潘、鄭二人齊聲驚呼,呂鐘卻不以為然,只是專心應敵。
釋延武一招得手,縱身而起,又撲將過來,威勢非凡。
這路抓法快極狠極。
說實話,‘龍爪手’這門功夫,呂鐘生平從未見過,網(wǎng)上也甚少有關(guān)于這功法的記載,江湖上會的恐不超十指之數(shù),很是神秘。
這次拍戲,倒是見過釋嚴武用過幾招,但只是拆解出來的花架子。
不了解,所以自然談不上破解之道。
呂鐘一時無策抵御,只得倒退躍開,這一抓便即落空。
釋嚴武龍爪手源源而出,呂鐘又即縱身后退。
兩人面對著面,一個撲擊,一個后躍。空性連抓九下,盡皆落空。
兩人始終相距兩尺有余,雖然釋嚴武連續(xù)急攻,呂鐘未有還手余地,但兩人輕功上的造詣,卻極明顯的分了高下。
釋嚴武胖大體寬,加之年事已高,身體不靈便,而呂鐘卻從小習練各種輕身之法,部隊里更是天天十公里起步,各種越野障礙。輾轉(zhuǎn)騰挪間,便將釋嚴武拉的遠遠的!
他之所以一直和釋嚴武不接不離,始終相距在二三尺間,乃在察看他龍爪手招數(shù)中的秘奧,看到第三十七招時,只見他左手疾撲面前,使的又是第八招“拿云式”。他第三十八招雙手自上而下同抓,方位雖變,姿式卻和第十二招“搶珠式”相同。
這些招式的名稱,呂鐘自是一無所知,但出手姿式,卻每一招都看得分明,記得清楚。
原來那龍爪手只有三十六招,要旨端在凌厲狠辣,不求變化繁多。
釋嚴武曾數(shù)逢大敵,但只要使出這龍爪手來,無不立占上風,總是在十八招以前便即取勝,自第十九招起,只是自己平時練習,從未在臨敵時用過,這一次直使到第三十六招,仍未能制服敵人,那是生平從所未有之事。到第三十七招時,已迫得變化前招。
釋嚴武尋思:“這小子不過身形靈便,一味東躲西閃而已,倘若當真拆招,未必擋得了我十八招龍爪手。”
呂鐘看完釋延武使出的三十六路龍爪手之后,頓時感覺盛名之下無虛士,龍爪手果然不凡,想必是經(jīng)少林派數(shù)百年來千錘百煉,實已可說是不敗的武功。
可惜自己不是張無忌,不會《乾坤大挪移》心法,沒有過目不忘、即學即會的本事!
不過自己跟張無忌相同的是,自己同樣是這方世界的‘位面之子’,氣運深厚。這次大師施展的‘龍爪手’,自己似乎已有破解之道!
‘龍爪手’至剛至猛,講究的是‘以力破巧’,而自己卻剛好曉得一門武功,專門擅長‘以柔克剛’。
正思索間,忽聽釋嚴武喝道:“小子,你這是逃命,可不是比武!”
呂鐘道:“如何不是?”
釋延武道:“你老是不住倒退,這要比到猴年馬月才算完呀!?”
呂鐘微微笑道:“那好吧,我不退了,你出招便是!”
“那你小心了!”
釋嚴武突然間大喝一聲,縱身而上,雙手猶如狂風驟雨,捕風、捉影、撫琴、鼓瑟、批亢、搗虛、報殘、守缺,八式連環(huán),如同瀟湘疾雨。
釋嚴武這八式連環(huán)的龍爪手綿綿不絕,便如是一招中的八個變化一般,快捷無比。
釋嚴武每出一招,便逼得呂鐘倒退一步,退到第七步時,“抱殘式”和“守缺式”穩(wěn)凝如山般使將出來。
呂鐘見此,也不在退讓,當即使出太極拳中一招“攬雀尾”,右腳實,左腳虛,運起“擠”字訣,粘連粘隨,右掌已搭住他左腕,橫勁發(fā)出。
釋嚴武給他這么一擠,只覺自己這一拳中千百斤的力氣猶似打入了汪洋大海,無影無蹤,無聲無息,身子卻遭自己的拳力帶得斜移兩步。
他一驚之下,果斷不在留手,使出龍爪手中的絕學搶珠三式。
搶珠三式“沛然有雨”,左肘撞敵人胸口,右掌要斬腰脅,左手便拿“氣戶穴”。
呂鐘有招拆招,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待使到一招“手揮琵琶”時,右捺左收,這一招使得猶如行云流水,瀟灑無比。
釋嚴武只覺上盤各路已全處在他雙掌的籠罩之下,無可閃避,無可抵御只得運勁于背,硬接他這一掌。
呂鐘改掌為拳,使出一招‘猿猴背心釘’!
如果鏡頭能夠慢放的話,便會發(fā)現(xiàn)呂鐘的這一拳,其拳面部位,中指指骨向外突出,猶如釘子一般,狠狠的扎在了釋嚴武的后背腰陽關(guān)。
是穴適當關(guān)元俞上方,又相當腹部關(guān)元穴之上部,兩旁有大腸俞。考關(guān)元為元陽交會之處,此穴屬督脈,位居腰背,脈氣通于大腸俞,為督陽與大腸交會所,因名腰陽關(guān)。
要穴受制,釋嚴武悶哼一聲,只覺周身酸軟無力,內(nèi)氣散盡,卻是在也提不起一絲力道來,后背上傳來一股鉆心的疼痛,差點沒讓他背氣過去。
比武至此,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