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裳茶

《史記》背后的深意

大裳茶 大裳茶 6474 2021-04-05 08:38:20

  祠堂窗外,月色皎然。

  靜院凝香,極美的夜晚。窗前的小樹被微風拂過,無聲搖曳著倒映在祠堂窗紙上。祠堂外的月華被窗欞一隔,分成了齊整對稱的明暗。

  月半淺淺,如水銀般傾瀉在地上,月光卻明朗,將幾個孩子的眉眼映照得清晰可辨。念娣走在中間,一手拉著一個。她的頭發(fā)松松地挽起,擰旋盤結于頭頂。風輕柔地掠過,碧色襦裙緊貼在她的身上,裙帶隨著微風輕揚。

  招娣撅著小嘴,不情愿地跟在后面,“姐,為什么把我們領到這里來?”

  “今晚雖有月,又提著燈,可是姐膽子小,有你們倆陪著,姐就不會怕了!”她接過國毓手中的燈籠放在一邊,去祠堂門口取了香,送到弟妹的手里,一人一根。她轉過身,將手中的香送至燈籠口點燃,之后提起裙擺,在祠堂前跪了下來。

  小國毓卻不肯跪,他不高興地小聲問道:“姐!我和招娣又做錯了什么事?為什么要罰跪?”

  念娣轉過頭,伸手把小國毓拉到身邊,含笑輕聲道:“姐知道。姐沒說你們做錯事,也不是要你們罰跪。咱們仨從小一起長大,無論你們做什么,姐都是有責任的。姐接下來的話,不是想要教訓鴻漸和招娣,而是希望你們能想一想。若是你們覺得有道理,就陪著姐跪一會兒。若是不想跪,姐也不勉強,鴻漸和招娣在一邊玩兒,把香給姐,姐來把它跪完。可好?”

  小國毓從小就是倔強脾氣,絕不輕易低頭退讓。當他面對念娣的細語溫言,自己就像投進溫水中的冰塊一樣,不由自主地軟化下來。小國毓點了點頭。不管接下來說什么,我陪著姐跪一會兒,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他心里這樣想著。

  “你問過姐,為什么全家人都叫你國毓,姐卻叫你鴻漸。姐說,你長大就懂了?!蹦铈贩砰_他的手,轉過身,雙手扶膝,目光定定地盯著燃香的亮點。過了一會兒,她輕輕地道:“鴻漸!你離家多日,一回來,全家人都是高興的!你也很開心,因為多了個妹妹??墒牵€有很多事,你是不知道的……姐這段日子住在這里,則看得一清二楚。你和三爹被德軍抓走,幾乎要了爺爺?shù)陌霔l命!爺爺四處奔走救你們,奶奶就自己操持著這個家……二娘早產(chǎn)、二爹肩傷,爺爺奶奶整天唉聲嘆氣,家里愁云慘霧。二娘還在月子,一直為那日之事自責,背著奶奶暗自落淚!”

  風吹落了念娣的頭發(fā),絲絲縷縷地從額前垂下。鳴蟲低語,伴著念娣輕柔的訴說。國毓睫毛微動,不安地站在她的身邊,細細聽著。

  “當時,二爹是性子急了些,可他也是教子心切。你逃了打,二爹卻傷了肩……他連自己穿衣都困難,大娘又是……這些日子,家中一切瑣碎都壓在了奶奶身上,日日陀螺一般,一時片刻也不得閑,當真是辛苦極了。若是二爹的肩沒有受傷,哪怕幫奶奶拉拉風匣子,把做好的飯菜給二娘端進屋去,也算多個人幫奶奶……是吧!”

  “嗯!”小國毓點了點頭。他心里清楚,念娣避重就輕地略過了很多話。

  念娣知小國毓的脾氣,言語中透著分寸。雖然只是講講尋常日子里的瑣細,但見國毓低眉垂目的樣子,便點到為止不再說了。

  “招娣!一些話,姐從來沒和你說過。姐一直都好羨慕你……”念娣沒有回頭,她看上去就像在和自己說話?!敖銖挠浭缕?,就沒有被爹娘抱過。爹盼著兒,就給咱倆起名念弟、招弟。他不喜歡女兒,你也是知道的……”念娣眼中積蓄的淚,終于順著臉頰滾落下來。“娘病弱在床……她不能下廚,不能做漂亮的衣服,也不能像二娘一樣教我們彈琴寫字。咱家和丁家是不一樣的!姐在外面撿了幾片漂亮樹葉帶回家,都會被罵幾句!你在丁家,有二娘疼愛,有奶奶寵著……你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享受著姐想都不敢想的幸福!試想,若你出生之時,沒有被抱來丁家,是不是和姐過一樣的日子呢?可是那天,你卻拉著國毓要離家出走,說哪怕在臺東鎮(zhèn)討飯也不肯留在這里……鴻漸在獄里,你就拋下了這個家,拋下了二娘、奶奶和所有人,不管不顧地非要在那里守著……”

  “姐……”招娣低低地喚了一聲,聲音帶著些許窘迫和慚愧。

  “姐說這些,真的不是責怪你們,只是想讓你們知道,想讓你們想一想!”念娣再次一左一右地拉起弟妹的手,安安靜靜地說:“爺爺常說,人在祠堂跪一會兒,會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女人和孩子,是不能隨便進入祠堂的。咱們不能進祠堂,就在外面跪一會兒,靜靜地想一想?,F(xiàn)在,你們長大了,也有了妹妹。你們和姐姐一樣,也當哥哥姐姐了呢!”

  小國毓默然不語,取過招娣手中的香,上前點燃,送還給她一根。然后,兩個孩子像念娣一樣,都在祠堂前跪了下來。

  丁永一和丁周氏并肩站在祠堂的門前。二人站在門里,把一切看在眼里,直到三個孩子離開。

  風無聲息,月光明亮而溫柔。黑暗的祠堂似乎安靜得過了頭。

  “這些話,你教的?”丁永一輕聲問。

  “若是沒來祠堂,只怕我也是不知的?!?p>  “這些日子……難為你了!”

  “還好!”

  難得二人如此安靜地這樣呆一會兒。丁永一低下頭,黑暗之中熟悉的臉看得并不真切,但她那種朦朧的驚喜與溫和,讓他的心怦然一動。丁永一執(zhí)起她的手,輕輕地握在手里。這段日子,她確實受累了,整個家全靠她撐著。

  丁周氏看著凝視的雙眼,丁永一的眼神像星光一樣,是亮閃閃的。他一言不發(fā),卻用力攥緊她的手,那么用力,幾乎有些痛。丁周氏避開他的眼神,輕輕靠在丁永一的肩頭。不知怎么,一滴清淚斜斜從眼角滑落,落在對方的身上。淚水迅速被衣服吸干,變得毫無蹤跡。

  丁周氏低低地道:“好在念娣來住,幫了不少的忙。若是招娣像她姐姐一樣該有多好!念娣這孩子知道心痛人,國毓聽她的。這個招娣,真是不讓人省心,吃飯時還在廊前和老大媳婦鬧了一出。早知如此,當年……”驀然間,她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她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警告自己,必須忘記那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愛招娣這個小孫媳婦的,轉而道:“老二那個犟種,是不肯教國毓了!否則咱們孫兒去仲家洼的私塾,也近便。天天由他爹領著,父子倆一起進進出出的,該有多好……”

  “老二那脾氣是改不了的,咱們孫兒又是這么個性子……”丁永一言及此,聲音沉沉地嘆了口氣,似有無限感嘆地又道:“沒見今兒個,老二都沒上桌!”

 ?。āl(wèi)禮賢 Richard Wilhelm )

  “許是老二怵著章老先生呢!”丁周氏轉念一想,也嘆了口氣,“不過也是,今天國毓去東廂房看妹妹,爺倆遇上了。兩個人都把身子扭了過去,一句話也沒有。這父子倆,一個執(zhí)拗,一個倔強,長此以往,如何是好……我聽國毓和他娘說,他想去衛(wèi)大人的德華神學校?!?p>  “不行!“丁永一立刻道:”那是德國人辦的!”

  “我也是這么說的!可是咱小孫子說,也是有中國學生的!濰縣拳匪鬧得兇,那邊文華中學的幾個學生來了青島,給洋人當學生?!?p>  “那也不行!”丁永一斷然道:“德國人在青島辦學,并不是壞事,但得看到壞處。德國侵占青島之后,在這里設教堂,辦學校,并非造福一方百姓,而是培養(yǎng)他們所需要的各種人才。又是開德語學校,又是要辦船塢工藝廠徒工學校。農(nóng)事試驗場、林務局、鐵路,也都在招學生。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固然是好事,但這些孩子長大了,必然服從甚至親近異國?!?p>  “孩子大了,他爹不肯教,也不能在家野著!國毓聰明,又愛讀書!跟著先生讀書寫字,多個人管著,總是好的!”

  “怕是難啊!”丁永一從胸中、口腔中吐泄出長長的一股氣,他心中裝著太多的事?!皶x得越多,越是有主意。想想今天他對待獄長漢斯的那份心機,再看看借回來的書。洋人看那本《官話類編》是用來學習漢語,他卻是用那本書揣摩洋人。”

 ?。ā豆僭掝惥帯罚?p>  老兩口站在祠堂里,黑暗之中望著對方。從祠堂祖宗軸子的方向看去,二人的身影映在那兩扇門的窗紙上,像司門一樣。

  丁永一說完那番話,久久不語。他拉開祠堂的門,看著外面,看著遠方,心中漫漫泛起一陣憂慮,也摻雜著許多期盼。

  “國毓這孩子,以后得多花些心思。越是聰明膽大的孩子,越容易誤入歧途!”丁永一低聲道。

  他的話,似乎在叮囑丁周氏,也似乎在告誡自己。

  夜色之下,萬籟俱寂。

  第二天一早,兩個孩子給了丁家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念娣早早地起了,在廚房里燒了熱水。招娣把洗臉水送進爺爺奶奶的房間,丁周氏非常意外,高興得幾乎說不出話來,把小孫媳婦緊緊地摟在懷里。小國毓此舉卻是頗為艱難,念娣勸了些言語,又陪在他的身邊,終于把洗臉水給爹娘送了進去。

  “爹、娘,兒把洗臉水送來了。”小國毓低低地說完,抽身回了。

  丁廷執(zhí)愣在原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饒是如此,章禹蓮依然高興得落下眼淚。

  正房里,丁周氏挽起丁永一的袖子,遞過毛巾,嘴里不住地夸,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孩子終究是孩子,貓一天兒狗一天兒罷了!現(xiàn)在高興,只怕還早!”丁永一心里高興,嘴上卻這樣說。

  起得早,兩個孩子沒有再睡。聽說丁廷武在獄中教小國毓螳螂拳,招娣也要學。教了幾式,招娣就依葫蘆畫瓢地和國毓斗了起來。二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會兒工夫便滿頭大汗。累了之后,招娣在一邊歇著,小國毓又去試著提那對石擔子。

  當年章高元帶兵駐防膠澳,建總兵衙門、兵營、炮臺,經(jīng)費難以為繼,工程艱難。官兵的薪餉都不能按時發(fā)放,外地來的工匠更是衣食無著。一些匠人便到附近的村子攬些活兒,以求換得回家的路費。章高元率部赴遼東參戰(zhàn)后,膠澳設防工程完全停滯,工匠更是凄慘。攬不到活兒的工匠只能出點苦力,換點食物帶上,乞討還鄉(xiāng)。丁家本沒什么活計,見一個姓王的石匠可憐,便請他制了碾子,照著回鄉(xiāng)的路費多付了工錢。那石匠感激不已,聽說丁廷武習武,便用家鄉(xiāng)榮成石島的上等石料,刻了副石擔子送給丁家。丁廷武十分歡喜,找來硬木料,自己一刀一刀地削了杠子鑲上去。打那以后,每天清晨后院都會傳來呼嗵嗵的聲音,地面也被砸得凹了下去。為此,他沒少挨丁永一的罵。丁廷武不在家住,石擔子便閑了下來。

 ?。ā偙瞄T)

  小國毓知道自己舉不起來,就一直試著抬一頭。他扎穩(wěn)馬步,雙手提住杠子,小臉憋得通紅,石擔子還是紋絲不動。這一幕,被來后院喂馬的丁周氏看了個正著,嚇得她大聲喝止。她心想,得趕緊找鐵鏈把石擔子鎖上,免得傷了孫子。小國毓卻很不服氣,稱自己總有一天能像三爹一樣,將它高高地舉起來。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小國毓像往日一樣來到書房。背書之前,先說了自己要去給衛(wèi)禮賢做學生的想法。

  丁永一沒有立刻回復說行或是不行。他與以往一樣,繼續(xù)畫自己的葫蘆。丁周氏常笑著打趣說,丁永一畫的不像葫蘆,倒有幾分像歪把梨。不過,只要丁永一在書房,她便從來不打擾。丁永一也樂于獨坐書齋,摒棄俗事擾亂心神,或隨手寫寫畫畫,或秉燭夜讀。哪怕在書房里只是坐著,或品茶,或冥思,那一份寧靜也是人生之樂趣。

  “上次背到哪兒了?”丁永一慢條斯理地問。

  “卷六十八,《商君列傳》!”

  “嗯!”丁永一應了一聲。

  “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

  小國毓背著手,頭抬得很高。少年英俊之氣,流露于眉目之間。從能讀書讀報開始,丁永一閑了,就讓孫子背《史記》給他聽。小國毓入獄半個月,背誦也停了半個月?,F(xiàn)在孫子站在自己的身邊,瑯瑯之聲入耳,丁永一心中甚是欣慰。

 ?。ā妒酚洝罚?p>  小國毓一邊背,一邊退至書架邊,悄悄地從懷里抽出本書,塞回原處。他瞄著爺爺,踱步移指,又尋找喜歡的書籍。

  丁永一無聲輕笑,只當沒看見,繼續(xù)勾勾點點。

  關于孫子上學之事,丁永一反復斟酌,已經(jīng)思量好些日子,依然懸而未決。今天既然小國毓開了口,此事就須定下了。

  膠澳未辟租界之前,科舉未廢,學校不興。軍戶之后,一般入衛(wèi)學,成為增生、廩生,學習儒學經(jīng)典,操習武備。學成之后,經(jīng)歲科兩試去博取功名。每年歲科兩試,按額定之數(shù)擇優(yōu)選拔一定數(shù)量的附生和武生。雍正十三年,衛(wèi)所裁撤之后,衛(wèi)學日漸廢弛。青島當?shù)刈拥苤荒芤揽繉W塾教育。一類是富庶大戶人家,聘塾師在家坐館;一類是塾師在自己家里設館授課招收學生;另一類由村鎮(zhèn)或當?shù)爻龅爻鲑Y設塾施教,就像丁廷執(zhí)在仲家洼教學生的義塾。

 ?。ā?私塾教育)

  德國占領青島之后,教會辦學興起,不少中國人也渴望通過教會學?!皶匝髣眨曅聦W”。因此,教會學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德國總督府也優(yōu)先扶持,先后將幾塊地皮捐給了教會。1901年,清政府頒發(fā)上諭,詔令改革學制,青島地區(qū)的縣學、書院、私塾相繼改革學制,開始建立蒙養(yǎng)學堂。

  高高在上的殖民者,用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殖民文化的傳播和擴張,也從此開始了。

  丁永一對此非常擔心。孩子的成長就像花兒一樣,花季一過,再也無法彌補。小國毓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所有的新鮮事物都保持著高度的新鮮和好奇,一心想去洋人的學校。丁永一深知,始于開端的教育,至關重要。若是孩子從小便仰視異國,只怕長大了,會成為一個洋人的一切都是好的、對的的洋奴才。

  想到這兒,丁永一的心中升起一種強烈的無力感,但他決不容許自己聽天由命。

  世道雖然變了,青島成為洋人的天下,但丁永一不希望丁家的孩子長大之后,給洋人當伙計,卑躬屈膝地討生活,替外國人說話辦事。他也不想自己的孫子,成為被鄉(xiāng)親們唾棄的里通外夷的“二鬼子”。丁永一更不愿意看到,小國毓長大之后,跪在地上成為洋教徒。

  中國人的心里,應該裝著自己的祖宗,這才是敬莫大焉。中國人歷來有“祖有功,宗有德”的信念,將祖宗放在至高的位置之上。中國人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傳統(tǒng),祖宗給予生命,此乃恩中之大恩,子孫后代畢其終生,而無以為報。

  想到這些,丁永一心中風起云涌,表面上卻云淡風輕。他手里輕輕地提著筆,挺直自己的脊背,保持著最恰到好處的鎮(zhèn)靜。

  這種想法,丁永一是異常堅定的。他甚至把這種抗爭,當成了戰(zhàn)斗,一場沒有鮮血、硝煙,卻關乎生死和未來的爭奪戰(zhàn)。這場戰(zhàn)斗,他絕不能輸,他也輸不起。為了丁家的未來,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根脈留住。丁永一也是這么做的。

  比如,背誦《史記》。

  如果把中國比作一條大河,《史記》就是華夏子孫的來路,里面那些帝王將相的故事,將中國一千三百年的歷史捋得清清楚楚。一個個故事典故,鴻鵠之志、破釜沉舟、臥薪嘗膽、一言九鼎、一字千金……無不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處世原則、善惡之分和為人之道。背過《史記》,千年華夏之精神魂魄,便刻在了骨頭上。

  筆下,水墨染紙,洇散開來。

  小國毓讀了《史記》,偶然在書房看到《竹書紀年》,發(fā)現(xiàn)書中記載的內容與《史記》大相徑庭,完全顛覆了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對歷史的記述。丁永一發(fā)現(xiàn)之后,把書要了回去。小國毓心里惦記著,回頭再找,《竹書紀年》和挨著的那本《汲冢紀年存真》都不見了。背書時間倉促,來不及細尋。他取了《榖梁傳》,又發(fā)現(xiàn)《穆天子傳》。兩本書塞進衣服里試了試,胸前明顯地凸了起來。只好忍痛割愛,取其前者,熟練地塞進衣服后面,用腰帶束緊藏好。

 ?。ā稑b梁傳》)

  還好!爺爺老眼暈花,專心致志地畫葫蘆,又沒被發(fā)現(xiàn)。小國毓遠遠地看著爺爺,心里得意極了。

  將書藏好,口中便不再背誦?;厥置嗣砗螅l(fā)現(xiàn)書還有些厚,衣服還是凸了起來。無妨,裝著和爺爺說話,退著出書房便是。

  背書聲一停,丁永一便知孫子把書藏好了。他這才轉過身,見小國毓含笑向自己走來。

  小國毓喜歡洋人的新鮮玩意,對傳統(tǒng)蒙學不感興趣。這讓丁永一暗暗著急,并一直尋找應對之策。他了解孫子的性子。這小東西從小就比一般的孩子叛逆,越讓他干什么,他越不肯。反之,你越不讓他做什么,他反而來了興趣和勁頭。

  丁永一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把《幼學瓊林》像寶貝一樣包好,藏到了箱子里。果然沒多久,就被小國毓偷了出去。與孫子閑聊時,丁永一有意引用了《幼學瓊林·卷三·器用》“以銅為鑒,可整衣冠”的句子。小國毓馬上接“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丁永一便知他是細細看過了。

  從此之后,丁永一就在書房里四處藏書。丁周氏見了,失笑道:“不好好畫你的歪把子梨,整天琢磨著和孫子斗心眼兒!”

  爺孫倆距一步左右,相互看著對方,都不說話。丁永一笑了,放下筆,親昵地招了招手,示意讓孫子走近點兒。小國毓反而退了兩步,抿著嘴,不住地笑。他生怕太近,被爺爺發(fā)現(xiàn)衣服里藏了書,又被要了回去。

  學校的事,小國毓自己早打聽好了。

  清光緒二十四年成立的德華書院,是青島較大的學校。創(chuàng)辦人是柏林會傳教士昆祚,他曾經(jīng)兼任德膠澳總督顧問,學生一般來自青島和山東內地。德華書院的學生最多,離家也最遠。同善會傳教士衛(wèi)禮賢創(chuàng)辦的書院,他和招娣常去玩兒,離家較近。離家最近的,是剛剛建好的臺東鎮(zhèn)蒙養(yǎng)學堂。

  小國毓調皮地微瞇著眼睛,仔細盯著爺爺?shù)哪槪χ鴮γ嫘θ堇锩恳粭l皺紋所蘊藏著的含義。

  丁永一不說話,他也人小鬼大地不吭聲。

  待續(xù)……

  038 應對青島殖民地的東亞文化戰(zhàn)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