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遠遁美文薈萃

第59章 真假美猴王

遠遁美文薈萃 遠遁 1063 2020-10-11 10:13:03

  人一生下來就面臨各種挑戰(zhàn)。

  首先是食物。為了獲得足夠果腹的食物,上古時期人要與動物斗,要與大自然斗。接下來,奴隸同奴隸主斗,農民同地主斗,工人同資本家斗。

  剩余產品出現后,人們依然在斗。部落同部落斗,國家同國家斗,部落、國家內部不同階級之間,甚至同一階級內部,依然在斗。

  當一個人站在權力的最高峰時,他還要同天斗。

  說來說去,當一個人不再為獲得食物發(fā)愁時,其余的斗爭都是在同自己斗,同自己心中的貪欲斗。一個人如果不能戰(zhàn)勝自己的貪欲,他最終的結局就是同天斗到死。

  獲得食物,是赤子的唯一追求。嬰兒爭奪母親的乳汁,被持“人性本惡”論者用作最有力的論據。至于其他的“心”,諸如慳貪心、利名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侮慢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妄心、無名隱暗之心、種種不善之心,都是后天逐漸養(yǎng)成的。

  正因為有了上面這些個“心”,人類才永不停歇地在斗。

  政治家?guī)ьI人們同別人斗;圣人教導人們同自己斗。

  同別人斗的結局是把別人原有的東西或即將擁有的東西占為己有;同自己斗的結局是把心中負面的東西逐漸清除掉。一個做“加法”,一個做“減法”。

  告別赤子時代以后,人就開始逐漸分裂了。善念與惡念并存,謙遜與傲慢同生,追求與滿足此消彼長,自我與普世一重一輕。人這一生,就是這些個對立面互相攻伐、你死我活的斗爭過程。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種武功,如果從哲學層面講,最高的當屬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書中說這種武功的原理是“一心二用”,可是如果放在心理學層面,還是人身上兩顆心的相互較量。你的武功究竟是用來殺人還是救人?你的本事究竟是用來造福蒼生還是危害人類?

  無獨有偶。吳承恩在《西游記》中塑造了一個六耳獼猴的角色。六耳獼猴其實就是另外一個真實的孫悟空,是那個帶著若干人心、同時具有魔性的孫悟空。當孫悟空和六耳獼猴打到靈山時,如來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這就點明了孫悟空和六耳獼猴是同一個人身上性格分裂的兩種表現。孫悟空代表“天使”那一面,六耳獼猴代表“魔鬼”那一面。如來通過點出六耳獼猴的出身也就間接向孫悟空點明了他身上還具有魔性,孫悟空也馬上明白了,所以他才用實際行動(一棒打死六耳獼猴)來表示自己已經打消了二心,從此以后只有一心——一心向佛之心。

  我們通常說戰(zhàn)勝別人不容易,戰(zhàn)勝自己更難。孫悟空從踏上西天取經之路起,一路盡心盡力地保護唐僧,降妖除魔,在一次次磨難中不斷成長。最后終于戰(zhàn)勝了自己的心魔——一棒打死了六耳獼猴。從此,這個取經團隊變得和諧了。孫悟空最終也得成正果了。

  取經的路就在腳下;天使與魔鬼的角逐就在念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