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236章 趙簡與孔子補遺(1)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1074 2021-01-14 06:00:00

  趙世家》·簡襄功烈·趙簡子與孔子補遺(1)

  第一次晉陽保衛(wèi)戰(zhàn)

  這次事件緣起于趙簡子對趙氏內部的清算,矛頭對準趙午。趙午據守HD,且與范氏中行氏交往親密,這不能不引起趙簡子的警惕。趙氏壯大不允許內部產生不和諧的聲音,而且HD必須掌握在趙氏手里,作為趙氏族長的趙簡子有理由一統族權。于是趙簡子發(fā)動了對趙午的打擊。趙簡子曾經分派兵士協助趙午守HD,后來趙簡子要求趙午將衛(wèi)士歸還,趙午沒有及時歸還,成為趙簡子發(fā)動打擊趙午的借口。

  事實上,因為什么發(fā)動不重要,要肅清趙氏內部的反對勢力,總會找到理由。趙簡子捕趙午,且殺之。趙午族人憑借HD反,范氏中行氏借此機會意欲瓜分趙簡子的勢力,于是沖突爆發(fā)。趙簡子在范氏中行氏的圍攻下退守晉陽。

  危急關頭,老舊貴族荀氏聯合韓魏,打著晉公室的名義策劃對范氏中行氏的斗爭。于是范氏中行氏掉準矛頭轉而進公晉國公室,趙簡子壓力頓時消弭。趙簡子殺趙午畢竟算是家事,即便范氏中行氏圍攻趙簡子,也算是世卿的內斗,但是最終卻發(fā)展成范氏中行氏攻擊晉國公室,性質就變了,至少在道義上范氏中行氏處于下風,如果勢力強大一舉鎮(zhèn)壓諸卿,控制晉國公室,作為沖突中的勝利者來說,范氏中行氏算是革命成功,但是失敗了。歷史從來都是為勝利者歌呼的。

  范氏中行氏作亂失敗,最為得益的是剩余的四卿:智氏、韓、魏、趙。但是趙簡子也付出了代價,董安于自殺。這是智氏的陽謀。智氏明言趙簡子,晉國是有規(guī)矩的,范氏中行氏雖然作亂,但是真正引發(fā)這場內斗的你家董安于也有責任,咱的規(guī)矩是“始亂者死”,你看著辦吧。智氏很高明,拿晉國的律法來刺激趙簡子,看你趙簡子怎么來敷衍。沒辦法,董安于自殺承擔責任,“臣死,趙氏定,晉國寧”。

  孔子對這件事的看法是怎么樣呢?不客氣的斥責趙簡子造反,“以晉陽叛”,理由是趙簡子捕殺趙午沒有經過晉國國君,擅自行動,這是僭越權力的表現,視同叛亂??鬃舆@一道義的棒子打到趙簡子的頭上。

  追索這次晉陽之戰(zhàn)的源頭,真正的發(fā)起者應該是范氏中行氏。趙簡子處理趙午本為族內事,范氏中行氏借此攻擊趙簡子,目的不言而喻,只是范氏中行氏決策上的失誤導致晉國上下的孤立,以叛亂罪失敗。其實,誰作亂不重要,本身晉國已經陷入世卿相斗的權力瓜分,晉國國君雖有似無,只留一個空架子了。這次事件后,趙簡子的權勢更加威盛,“名為晉卿,實專晉權,侔於諸侯”。

  孔子的批評一面針對趙簡子用陽虎,一面維護周禮,話說回來,按孔子想法,趙簡子只能坐以待斃,任諸卿打壓。他身為趙氏宗主,固守基業(yè),拓展勢力是第一要務。歷史的看,趙簡子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是趙氏建國大業(yè)的奠基者。孔子專罵革命家,再亂也不能革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