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自衛(wèi)將入晉,至河,聞趙簡子殺竇犨鳴犢及舜華,乃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jì),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jìn)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犨鳴犢、舜華,晉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二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殺之?!訛閭漕愓咭??!彼爝€,作《槃操》以哀之。
這個故事來自《孔子家語》。關(guān)于《孔子家語》這部書,現(xiàn)在的觀點認(rèn)為它的史料價值很重要,它是記錄孔子及門人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唐宋以降,都懷疑這部書的真實性,但是往往又不能去證偽它,反而是“流傳愈久,遺聞軼事,多見其中,自唐以來知其偽而不能廢也?!边@也說明了這部書記載的一些東西有它特別之處。
現(xiàn)在的考古發(fā)現(xiàn),流傳于今的《孔子家語》與出土的竹簡本《儒家者言》頗為相似,因此今人以為這部書的價值甚至要超越唐宋以來的傳統(tǒng)四書,被以為是“儒家第一書”。
上面的故事說了些什么呢?孔子將要去晉國,據(jù)說是趙簡子的邀請,但是中途聽說晉國的兩位大夫被殺,引發(fā)了孔子的感慨,“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jì),此命也夫!”這黃河水啊,滔滔不絕,阻隔了我的腳步,這是命??!孔子為什么如此的悲傷呢?正如他自己的解釋“物傷其類”,他欣賞的人在晉國被趙簡子所殺,他也認(rèn)識到即便自己去了晉國也沒有什么意義,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其不歡而散,不如就此止步。于是孔子回去了,作了一首樂曲抒發(fā)自己的感傷。
我們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國無所用,他積極用世的心情非常迫切,聽到誰要用他,巴不得趕緊就去。相關(guān)的記載,陽虎找過他,趙簡子找過他,佛肸找過他,公山弗擾找過他,孔子都動心了。尤其是陽虎那句“日月逝矣,時不我與”,真是引起孔子心中一片漣漪。
佛肸是趙簡子的家臣,后來暗中投靠范氏中行氏,憑借著重要據(jù)點中牟背叛了趙簡子。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鹈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中牟毗鄰衛(wèi)國,當(dāng)時孔子正在衛(wèi)國游歷,希望得到衛(wèi)靈公的賞識,心都操碎了,甚至去見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引發(fā)了史上一樁曖昧的懸案。佛肸知道孔子這個人比較賢能,是國際上都了解的大學(xué)問家,想著讓孔子來中牟幫他做事,主要是想借助孔子的名望來對抗趙簡子??鬃酉胍?。子路不同意了,說老師你向來反對造反叛亂的人,為什么這次你要去中牟?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孔子的回答聽起來貌似狡辯,不過也有他的道理,孔子說我是久經(jīng)考驗的人啊,堅強(qiáng)不屈,出淤泥而不染,就算他們心術(shù)不正,我也不會上他們的當(dāng)。再說了,你不理解我啊,我真的想出去做事,我難道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葫蘆嗎?
孔子為什么沒有去我們不知道,但是孔子確實動心了,總算有用他的人,如陽虎所說“日月逝矣,時不我與”,但是范氏中行氏失敗了,中牟也被趙簡子控制,佛肸想利用孔子來對抗趙簡子的算盤落空。不過這個故事后世一些儒家不以為真實,甚至要將一些叛亂之人招納孔子,而孔子動心的記載從《論語》等典籍中抹去,認(rèn)為這抹黑了孔子的圣人形象。事實上,春秋時期的孔子并不如后世拔高的那個孔子一模一樣,是變化了的孔子,被意識形態(tài)利用了的孔子。
這兩件事可以理解為趙簡子與孔子的隔空對決,,盡管趙簡子有遵禮的言行,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在群狼環(huán)伺的晉國,是經(jīng)歷過血淋淋的斗爭打下的天下,孔子不然,始終懷著美麗的夢想,試圖用禮制來匡時救世,結(jié)果只能是徒增悲傷。趙簡子與孔子都是同時期的大賢,一個晉國稱霸,政治上縱橫捭闔,一個緬懷王道,追求那美麗的夢想,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