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現(xiàn)在所在的朝代名為大燕朝。
顯然他知道的歷史里并沒有,可是通過連順的講述他又聽到了幾個熟悉的詞。
比如蠻夷,匈奴,西域,長白山,高麗,倭國。
聽到做后一個地名梁宇磨了磨后槽牙。
盡管知道不屬于一個歷史走向了,但是聽了依然覺得膈應(yīng)。
捋順了一下得到的信息,梁宇知道現(xiàn)在的情況不是穿越了時間那么簡單,他更像是穿越到了一個混亂的古代平行世界。
……
大燕朝現(xiàn)在的新皇18歲就登基了。
到現(xiàn)在也剛過三年,國家很不穩(wěn)定。
外有蠻夷騷擾,內(nèi)里又連著糟了兩年的天災(zāi)。
很多地方匪禍橫行。
武平縣這些年也有過幾次土匪為禍的事發(fā)生,但是因?yàn)槲淦娇h外有座軍營倒也相繼被勦滅了。
直到去年才算是老天開了眼,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過了一年,老百姓才緩過了一口氣來。
梁宇落腳的地方是這個國家的東北方一個不大的縣城,武平縣,安河村。
別看地方不大但是確是個戰(zhàn)略要地。
安河村那片荒山之外隔著兩坐山就是大片的平原,再往北就是匈奴。
梁宇也是幸運(yùn),沒有走到另一個方向去,在華國的歷史上匈奴對中原的百姓可從來不仁慈。
而東北在古代就歷來就代表了苦寒之地。
這個時代沒有袁老爺子,糧食的產(chǎn)量很低,選擇性也少,沒有紅薯,玉米,土豆,這樣的高產(chǎn)抗旱作物。
再加上北方天氣多變,匈奴每年秋天都來打草谷,有的搶劫不算還殺人,更是讓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三年前新皇登基,匈奴可能想著小皇帝年紀(jì)輕輕定然是穩(wěn)不住朝堂,于是就想趁火打劫,對武平縣發(fā)起了攻勢。
還好這守將還是有本事的,來來回回打了幾次愣是守住了城不說,還把匈奴打回了草原去。
只是這人卻是越打越少了。就像安河村,原本有50多戶,200多口人,現(xiàn)在也就只剩下了60多人還多是老弱婦孺。
連順家里本是哥三個,大哥在三年前死在了戰(zhàn)場,他大哥的死訊傳回來時,他大嫂馬上就要臨盆了,聽了噩耗當(dāng)時就撐不住早產(chǎn)了,拼勁了全力生下了個兒子,自己卻沒有挺過去。
二哥現(xiàn)在還在軍營,二嫂是個賢惠人,也孝順,但終究是家里只有他和王老爹兩人。
很多時候不方便,王二嫂娘家已經(jīng)沒有人了,后來他們一商量,王大嫂家里有一個寡母,她就搬過去跟著一起住了,孩子也接過去了,畢竟男人伺候孩子還是粗心一些。
其實(shí)梁宇挺奇怪的,古代人結(jié)婚都很早,這么長時間卻從來沒有見過連順的媳婦。
梁宇怕連順有什么苦衷一直都沒有問,直到有一天家里來了位客人。
這日梁宇正跟連順聊天突然聽見有人在門口喊“姐夫你在家呢么?”
“誒在呢,穆青快進(jìn)來”
“姐夫,我娘剛采的艾草讓我送來”
進(jìn)來的是提著籃子十幾歲的男孩子,笑瞇瞇的模樣,眼睛很大,滴溜溜的,皮膚白凈。人很清瘦,卻看著很活潑。
“你跟娘說,讓她別總?cè)ド缴?,春天露水多,山路滑危險,”
“唉,我知道了,她自己在家閑不住,黃嬸子她們都結(jié)伴去的,”叫穆青的男孩子一邊回答一邊把手里的筐放在了桌上。
“有伴還成,來,這是梁宇,以后叫宇哥,今后就在咱們村落戶了?!?p> 穆青進(jìn)屋就看見梁宇靠在床頭,見他醒了也挺高興“宇哥好,我叫穆青,你的傷怎么樣了?”
穆青先行了個禮才問起了梁宇的情況,梁宇瞧著也有些疑惑,穆青不管是樣子,還是禮數(shù)都不像個農(nóng)家的少年。
“好多了,謝謝你惦記,還有多虧了你們送來的草藥才好的這么快?!?p> 梁宇看著籃子里的艾草就知道這是給自己用的,每天連順給自己換的藥都是艾草搗碎的汁液和碎屑,混著一些其他的藥粉。
“不用謝,不用謝,你是姐夫的朋友,就是我哥了,哪能讓你跟我說謝謝”穆青說著連連擺手,臉也有些微紅,
“你幫了我,當(dāng)然要謝的,等再好一些了宇哥賺錢給你買糖吃,”
“真的?那宇哥快點(diǎn)好,我等著吃呢”雖說古代的孩子有些15 歲左右就成親了,但孩子依然是孩子,一說有吃的嘴饞的樣子就憋不住,梁宇看著有些好笑。
“一天就知道吃,最近學(xué)的咋樣?夫子教的都會了?”連順笑罵了一句,又問起了穆青的學(xué)業(yè),梁宇看著到有些驚訝,要知道在古代讀書可不是件容易事。
“會了,夫子還夸了我的,再過兩個月就是季考了,夫子說如果得了頭名下半年的束修就給免了,我好好學(xué),爭取得個頭名,姐夫也不用再給我攢錢交下半年的束修了?!?p> “好好念就行,頭名不頭名的盡力就好,姐夫又不是供不上你,等你考上秀才了姐夫也能嘗嘗朝廷給的米啥味的?!边B順笑著摸了摸穆青的頭看著很欣慰。
梁宇從他們的對話有了一些猜測,這兩天沒見過連順的媳婦,也沒聽連順提起過,甚至還有意無意的避免提到這個話題,洗衣做飯這樣的事他做著很順手,顯然是習(xí)慣這些的。
而如果感情不好連順肯不會供著穆青去讀書。
穆青的這位姐姐多半是已經(jīng)不在了,而這種情況下連順還供著穆青念書更是對著自己這樣一個陌生人施以援手,可見心性是多純良。
梁宇第n次感嘆自己的好運(yùn)氣,心里也越來越想為他們做些什么。
想了想昨天連順給自己看的戶籍上面的字跡打定注意也就開了口。
“穆青現(xiàn)在學(xué)到什么程度了?”梁宇含糊的問了一句。
“我開蒙的晚剛學(xué)了《禮記》”穆青說著撓了撓后腦勺,有些不好意思。
有《禮記》也就是這個世界有過秦朝,盡管決定了幫忙,但是梁宇還是覺得應(yīng)該謹(jǐn)慎些,因?yàn)椴恢肋@個世界是從什么時候走到了不同的軌跡,梁宇也有些不好著手,只能找個家喻戶曉的大牛人試探著問
“那穆青知道李白么?”
“李白?也是位學(xué)者么?”
“那杜甫呢?蘇軾呢?李世民呢?”
“他們又是誰?很厲害的人么?”
聽穆青這么問梁宇心里就有底了,看來唐朝沒有存在過。
只要念過書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這幾位赫赫有名的詩人,至于李世民純粹是梁宇個人喜好……這中間到底哪里斷了看來要以后再找機(jī)會了解了,不過不知道……不知道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