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塔有個名字,叫做轉(zhuǎn)生塔,本是遠古須彌教的鎮(zhèn)教之寶。
須彌教的高功大德死后不入輪回,魂魄就住進塔里,只等有緣之人,便可借體轉(zhuǎn)生。
后來,他們?nèi)巧狭饲嗌彽廊?,被他滅了香火,轉(zhuǎn)生塔就此易主。”
顏緗素語調(diào)不急不緩,娓娓可聽。
“須彌教?我曾看過記載,說他們普渡眾生,最是慈悲,怎么就惹上了青蓮道人?”
“自青蓮道人橫空出世,到大周帝國建立之初,上古兩萬年,各家道統(tǒng)一直爭強競短。
須彌教與青蓮道人所奉不同,生起爭執(zhí)也在所難免。此事久遠,我也知道不多,先不說它?!?p> 顏緗素抿抿嘴,又道:“青蓮道人得了轉(zhuǎn)生塔,加以改進,里面自成一界,叫做小無明界。所以這座寶塔,又叫無明塔?!?p> 顧懷謹曾聽四爺爺講過無明漏,卻沒聽過無明界,于是問道:“什么是小無明界?”
“天有九重,曰九霄,地亦有九重,叫九幽。凡人于三界之中修行,或入九霄得享福報,或下九幽輪回再修。
九霄之上謂之大羅,九幽之下就叫無明。無明,即無色、無望,無輪回。
大羅天歷世不朽,無明界則萬劫不復!
世間有十惡不赦者,死后不入輪回,魂魄進的就是無明界。
黃七甲提過此事,說青蓮道人功參造化,劫了無明界的道,借轉(zhuǎn)生塔煉出小無明界,拘禁了無數(shù)魂魄?!?p> “既然已有無明界,他又何必代天行事,多此一舉?”顧懷謹疑惑道。
“外間以訛傳訛,世人大多不知,集結(jié)天下山水之氣的根本不是藏云谷,而是四靈幻境,無明塔就是用來鎮(zhèn)壓幻境的。
四靈幻境雖說不大,卻也是先天圣靈煉化的小世界,想要鎮(zhèn)壓,耗費的靈元不計其數(shù),這些魂魄就是用來補充靈元的。”
顏緗素答完話,順口問道:“你可知何謂四靈?”
這個問題難不住書生,他當即回道:“四靈就是四大圣獸,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p> 顏緗素點點頭,說道:“與四靈相對,還有四兇,叫做混沌、窮奇、梼杌、饕餮,黃七甲的四兇秘術(shù)就源自于此。
四靈四兇都屬先天之靈,分鎮(zhèn)八極。原本四靈位于正位,四兇處于輔位,后來天地異變,四兇做了正位,四靈就變成了輔位。
好比這里,本該是饕餮之位,現(xiàn)在卻變成了青龍。青龍屬木,服山水之氣,所以才有了西南藏云之說。”
“既然如此,青蓮道人應該鎮(zhèn)壓四兇,怎么反鎮(zhèn)起了四靈?”顧懷謹十分不解。
“這個問題我也不懂,黃七甲若還活著,你倒是可以問問他?!?p> 八成是問不著了,若是碰到他的書童黃不語,倒是可以問問。
顧懷謹心里這么想,嘴上卻問道:“幻境里當真住著圣獸?”
顏緗素指了指天,說道:“天知道,反正我沒見過!”
顧懷謹隨她纖細的手指望去,早上好好的天,此時已烏云蔽日,眼看要下一場大雨。
大雨瓢潑而下時,有個光著膀子的青年,在一座偏遠荒蕪的山腳下,剛剛用身上的破爛長袍生起了一堆篝火。
他手中拿著一把匕首,匕首上插著一只干瘦的老鼠。
老鼠死不瞑目,還圓睜著一雙綠豆大小的眼睛。
青年腳邊盤著一條細小的白蛇,正眼巴巴望著匕首上的老鼠,不停吞吐著血紅的芯子。
惡雨當頭而下,青年抬頭望天,僵持一會,終于還是咬咬牙,沖老鼠下了嘴。
再不吃,他就要餓死了。
萬幸,肉很腥,卻不酸臭!
他一口咬下鼠頭,旋即又吐了出來,正落在白蛇身前。
白蛇有些嫌棄,伸伸頭,又縮了回來。
“這里除了老鼠,就只有我能吃了!”,青年說完當即大怒,“你瞅什么?”
白蛇豎起腦袋,圍著他轉(zhuǎn)了起來,真像是在琢磨到底要不要下口。
鼠肉吃完的時候,大雨已沖凈了青年一身的污垢。
只見他端正的臉上鼻梁高挺,嘴唇厚實。
眉下一雙眼睛,尤為好看!眼里一紅一綠兩粒瞳孔,卻顯得十分詭異,與他端正的面相很不相符。
這人正是顧家的重瞳兒顧唯謹,淪落在此已有兩天兩夜,除了剛下肚的老鼠,至今粒米未進。
這里荒蕪一片,放眼望去,連根野草都看不見。
他拿出看家的功夫,跑了整整兩天,眼里就沒換過景象,到處都是低矮的禿山。
無窮無盡,一片死寂!
禿山之間刮著一股罡風,極傷神魂,歸海生躲在他眼中,根本不敢現(xiàn)身。
他是餓極了,好容易抓到一只老鼠,本想烤熟來吃,老天爺偏又下起大雨!
不管如何,好歹是吃了點東西,顧唯謹生出一些力氣,掙扎著起身,從雨中走進了雨中。
荒蕪之中一成不變,他眼中的世界昏黃暗淡,下了雨卻生出一抹綠色,就在他行去的方向,不知多遠的地方。
他知道,生機就在那里!
比起風雨交加、饑寒交迫的十七弟,顧懷謹?shù)倪\氣實在是好上了天。
次日晨起,清雅絕塵的師姑給他烹了一杯黃芽茶,看著他喝的滴水不剩,才輕聲細語的說道:
“我那門修行的功法叫做太上外相經(jīng),與太上內(nèi)觀經(jīng)、太上清凈經(jīng)、太上升玄經(jīng)并稱四輔真經(jīng)。
師父貴為楚相,修為通玄,當年也只得了半部?;镁骋黄?,我自有要事,就趁現(xiàn)在傳了你吧!”
“幻境不是已經(jīng)破了嗎?”
“師兄只是震開了無明塔,并未將它毀去。不過也快了,這幾日風云變幻,無明塔撐不了多久了!”
顧懷謹沒看出什么風云變幻,再不多問,只安靜聽她講經(jīng)。
太上外相經(jīng)是三清正統(tǒng),出自遠古太玄門,以相入心,感知天地。
觀山入心,山便可為我所用,觀水入心,水便可因我而流。
初學之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習至登堂入室,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及至登峰造極,山是我,水也是我,山水不過一念之間。
玉楚人與顏緗素同出一門,學到的也只是半部,所以未能登峰造極,不然也不會因為指分藏云就耗盡性命。
功法不長,不過千余字,顧懷謹只聽兩遍,便記得一字不差。
只不過,字文之間往往玄之又玄,與之相配,還有各式法印。
顏緗素連比劃帶解釋,足足講了一天,他才將將領(lǐng)悟。
繼日早起,顏緗素由淺入深,再結(jié)法印,教他觀日修行。
顧懷謹依葫蘆畫瓢,過不大會,就覺眉心溫熱。
這一次,他真真切切的感知到了,一抹太陽的虛影,正往眉心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