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回林村長為我保管的手機,一旦失去它,方感覺在這個社會里寸步難行。
手機,主管著你的對外聯(lián)絡通訊,日常生活的交易,日常無線辦公,娛樂、讀書,在線購物、訂票等等,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比家人待在身邊的時間還長,如果非要給它個角色,它才是你離不開的朋友。
為了不干擾云山與王作家,我先把找到陳堂主手中的第二塊印模拓片的經(jīng)歷描述了一下,順便發(fā)過去我在山里看這的這套無主房屋,云山表示,這塊地方雖不太大,可以把它設計為印模博物館,紀念王英與她的父親,從學術價值、歷史價值上去挖掘它的意義,大家都表示同意。
小張列出了一系列的設計關鍵詞,比如客家風格,73年前的老故事,秘密金庫,激烈的戰(zhàn)斗地,漫長的跋涉,北斗地七星的設計,并形成設計稿初步方案,著手尋找建筑師事務所來投標。
我問小張啥時出發(fā)去支教,他說已經(jīng)買好了票,這批還有兩位同學愿意去做代課美術老師和音樂老師,他們決定一起出發(fā)。
我表揚了他的主動性,并說要安排好下一批接班的人,堅持到明年6月,張凱招聘的老師就會畢業(yè)入駐學校了。
我們估計一個月后回京,這期間所有的工作在線上辦公。
小鄭破天荒地發(fā)來一個大大的紅包,這個平時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也不知怎么時候就醒悟了。
他說林家村的圖片,在很多著名媒體都發(fā)表了,他的稿費掙了一大筆,首先要感謝我們提供素材與配合云云,為了不讓我們與他爭版權,他先發(fā)個紅包打發(fā)我們,這不拿了紅包手就短了。
我說還是要感謝你,要不是飛來解圍,還不知道村里會把我們扣留多久。
小鄭說放心,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超過了他們就違法了,他們有那覺悟,都是千年狐貍的修行。
這件事充分說明:團隊擁有各種人才的重要性,所謂雞鳴狗盜之徒在處理具體問題上,是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如果我們下步想要找到秘密金庫的藏寶地點和劉老母親的寶貝,選擇最優(yōu)秀的人才加盟,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所以我竭力推薦陳堂主加入團隊,得到了團隊的一致通過。
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后,他說,為了師傅和師爺,他同意加入。
這意味著走向未知和無償奉獻。
我把團隊決定將那套荒廢的院子,重新設計,將來建成印模博物館的想法告訴了他,陳堂主激動地說:
我去和村委會協(xié)調(diào),盡力多劃出范圍,文化項目縣里非常支持,還有將來也可以帶動村里致富。
我說將來那兩個表妹可以招聘為管理員,可以送她們?nèi)J培訓,可以不用再外出打工,將來鄉(xiāng)親們就在家門口就業(yè),一來可以照顧家中老二,二來可以看護孩子,建設新農(nóng)村。
我讓小劉與小梁盡快趕到石城開展拍攝工作,與導演團隊對接,一切工作按原計劃進行,我決定再留幾天在林家村,搞清第三塊印模的來龍去脈。
林村長非常高興我能主動多留幾天,他說正在同縣里談判收拾開發(fā)區(qū)爛尾的事,也需要我的參謀。
我說我們都是外地人,過多參與村里的事務不太對頭。
林村長很機智:村民們正準備給你們評為榮譽村民,這樣外人就不會說三道四,幫著自己的村里,合情合理。
很快,村里的鐵匠打了把鐵鑰匙,村長召集了村民,在樹下給我頒發(fā)了證書與鑰匙,這下幫助變成了份內(nèi)之事。
我給平導的朋友們打了個電話,問能不能就近找到比較好的行政法方面的律師,朋友們提供了省城一名資深唐律師的電話,我邀請他來林家村,處理村委會與開發(fā)區(qū)的合同事宜,他愉快地答應了。
想到林村長對我的信任,我試探地拿出手機,詢問第三塊印模的來歷,他說:
這是陳廚家傳的寶貝,從他記事起,一直就供在祖宗牌位前,為什么這樣,沒有人知道,反正一直供著它,誰要是平時敢把它挪走,陳廚師會抄著兩把大刀,從村頭追到村尾,總之它一直享有祖宗享有的祭拜,大家也都習慣了,總有道理吧,也就沒有人會挪動它。
畬族人是個崇尚自然神的民族,一塊石頭,一片瓦,一根羽毛,都有可能是他們崇拜的對象,這塊印模,仿佛一有祠堂它就生在牌位前。
我去肉燕館找陳廚師聊天。
每天飯點前一個小時,他都會把案板,搬到門口展示他的手藝,一方面也無聲地招覽了客人。
我站在他的案板前,試探地問能不能讓我也試試,他做了個洗手的動作。
我洗完手,拿起肉堆上的雙刀,厚重的鋼刀往下沉著,抬幾下就非常吃力。
陳廚師示意我先不要剁肉,先學習把肉塊切成肉片。
我怎么問,他都不說話。
我問服務員:
是不是陳廚師聽不懂普通話?
語言不通在這個三省交界的地方非常常見,一個山頭一種語言也常見。
服務員笑著說:
“他是個啞巴但能讀懂你的話?!?p> 我把手機遞給他看:
“知道它是從哪兒來的?”
他點點頭,用右手指著頭。
我領悟半天,終于明白指的是老人那兒得來。
除此之外,他再也不同我交流。
我想可能環(huán)境局限了他,如果能把他帶出村子,假以時日,可能會找到與他溝通的途徑。
我給小張發(fā)了短信,問如何與聾啞人交流?
小張回答:學習啞語。
現(xiàn)在要臨時抱佛腳,學習是將來的事。
來不及學怎么辦?
小張答:到村里找一個懂啞語的人。
一句話點破迷津。
我決定先告別林村長。
直接回到鳳翥堂。
陳堂長已經(jīng)把村里的決定告訴我:
我們可以擁有那片土地,并擁有附屬于上面的房屋,村長說合同要簽必需同鎮(zhèn)里簽訂,縣里出臺了對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的優(yōu)惠政策可以享受,我讓田律師也一并審核通過。
陳堂主說,第二塊印模解到了湖邊,已經(jīng)沒有了其它解決方案了,如果在拍攝中還有其它發(fā)現(xiàn),可能會有轉機。
我堅信秘密金庫不會建在湖里。
陳堂主已把勺子的位置計算出來,我們只要在方圓百十公里內(nèi)360度搜索,一定能搜到北極星。
小梁指揮航拍飛機,一架噴灑農(nóng)藥的飛機,它小巧得像一只鳳凰,羽翼輕薄,皆用帆布做成。
小梁反復撫摸著只有一層布包的機身,擔心地問飛行員,它到天上不會被吹散架嗎?
飛行員生氣地回答:
上天不說不吉利的話,信我,就爬上來。
它象一只風箏被放到天空中,不知道是不是超載,搖搖晃晃地沿著鳳翥堂為原點起飛,機翼下,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搖曳,除此之外,就只有那個天池,如大山的眼。
竹林掩蓋了73年前的那條秘密小路:
一千多年前,中原人扶老攜幼,精疲力歇地尋找平安之地,他們北渡黃河南過長江,向南,向著荒無人煙的蟲瘴之地出發(fā),一路上掩埋倒下的親人,直到抵達石城,才停下了疲憊的腳步。
石板路上的馬蹄印痕積累著歷史的傷痕。
天空下的痕跡都被時間刪除。
小梁從飛機上下來后,趴在地上嘔吐不止,發(fā)誓再也不上天,他對攝像師拿的報酬羨慕嫉妒恨的想法也打消了。
陳堂主接著也上了飛機,第二次起飛,尋找線索。
陳堂主給我提供了一張老舊的據(jù)根地地圖,我看著地圖上標識的地點:
這塊相當于今天比利時國家大小面積的土地,要想全面圍剿并不困難,73年前,3000個地堡在它的周圍被修建,每走一步,都是陷阱,他們一路轉移行走的路線,相當于從倫敦走到東京的距離,印模有可能在這條漫長的遷徙線上的任何一個地點出現(xiàn)或被掩埋。
目前已知它最遠出現(xiàn)的地方西至夜郎國,東到弋陽,南達林家村。
我決定暫時放下對第二塊印模的答案尋找,或許這個地點太重要了,它被反復設計過,或許我們根本就沒有找對方向而走向誤區(qū)。
我把第三塊找到的印模發(fā)給了團隊,立刻激起一片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