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大羅!”
聽到這四個字,神虛道長五人都為之一怔,他們難以置信,以奇怪的目光看向吳極。
如果吳極是先天人族,他們也許不會驚訝。
先天人族為先天道體,證道大羅,不是沒有希望。
可吳極是一個后天人族,還是一個普通的后天人族,一沒有背景,二不是大能轉(zhuǎn)世,他要證道大羅,憑什么?
不要看圣人大戰(zhàn)隕落了那么多大羅金仙,那是因?yàn)槭ト耸翘斓刂髟?,在天地間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柄。
只要你未曾跳出洪荒世界,又沒有掌握和圣人相同的權(quán)柄,你就得受制于圣人。
大羅,又叫先天大羅,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脫離了物質(zhì)世界的存在。
大羅之下,不管你法力多高,境界多深厚,都要依賴物質(zhì)世界,被能量守恒束縛。
但是大羅金仙,能無中生有,自己創(chuàng)造物質(zhì)和能量,違反物理定律。
大羅不滅,大羅不死,他們的隕落,只是一種表象。
只要洪荒世界不滅,圣人都?xì)绮涣怂麄儭?p> 大羅金仙,一直以來都是先天生靈才能成就。
在過去的歲月,后天生靈要證道大羅,唯一的一條路便是逆反先天!
逆反先天,那需要有龐大的功德,龐大的氣運(yùn),以及強(qiáng)硬的后臺。
三者之中,后臺最重要。
洪荒世界這個蛋糕就那么大,你沒有后臺,前兩樣都無法與其他人爭。
看看三皇五帝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全部都是關(guān)系戶,和圣人教派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從理性的角度看,吳極想證道大羅,無異于癡人說夢。
神虛道長強(qiáng)壓怒氣,他閉了閉目,又睜開,開口道:“大羅,你可知,我們?nèi)俗逯?,有多少大羅金仙?”
他覺得,吳極的想法是一時沖動,是年輕氣盛的一種表現(xiàn)。
人族雖是天地主角,享受著天地氣運(yùn)的供養(yǎng),但是氣運(yùn)都集中在極少數(shù)人的手里,和平民百姓,沒有半毛錢的關(guān)系。
這種情況,在洪荒世界是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
巫族,妖族,龍族,也是曾經(jīng)的天地主角,那些底層族民,有好事輪不到他們,功德氣運(yùn),靈寶至寶都被高層分了。
但是,等他們的種族沒落,被天道遺棄,底層族民反而要受牽連。
人族的大羅金仙,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二十位。
人族三祖,三皇五帝,玄都大法師,九天玄女……
吳極神色如常,搖了搖頭,意志根本就不動搖。
“大羅之下,皆為虛妄。經(jīng)此大劫,師叔還不明白嗎?一個宗門或者種族,沒有大羅金仙,再發(fā)揚(yáng)光大,也逃不過消亡的命運(yùn)。而那些有大羅金仙的勢力,就算遭遇劫數(shù),也必有再興之日?!?p> 封神之戰(zhàn)后,截教再沒落,再式微,也沒有人敢小瞧截教。
因?yàn)榻亟痰拇罅_仙人不會永遠(yuǎn)留在天庭上,當(dāng)他們完成他們的天職之后,是絕對能夠回歸的。
那時,就是截教再次大興,威凌洪荒之日。
反之,像通天神教這種勢力,聲勢浩大,如日中天,可是他們只要?dú)?,就是徹底的毀滅,連死灰復(fù)燃的機(jī)會都不會有。
神虛道長坐回原位,所有的怒氣都消失了,只剩下苦澀。
吳極所說的道理,他也懂,比吳極更懂。
他身為一宗之掌,一派之首,最為渴望的,就是門派出現(xiàn)大羅仙人。
任何門派,只要有人能證道大羅,那這個門派,就自動躍升為洪荒的頂級勢力,三教弟子都會給面子。
“大羅,大羅!大羅豈是我等后天生靈所能成就。師叔我在這洞天中苦修千萬載,別說大羅金仙了,連太乙金仙都窺視不到?!?p> 他露出了頹廢的姿態(tài)。
在悠長的歲月中,他那證道的雄心,已經(jīng)被消磨得干干凈凈。
圣虛道長連連搖頭:“難!難!難!大羅之道,是天命,連圣人也無法改變。那大周的丞相姜尚,本是元始圣人的弟子,他也無法逆天改命,證道大羅?!?p> 他試圖勸阻吳極,放棄那個念頭。
吳極認(rèn)真的道:“修道之路是自己走的,大羅道果也是只有自己才能修成?!?p> 他言下之意,是圣人本就無法幫助其他人證道大羅。
前世的小說,只要聽圣人講道,修為就會突飛猛進(jìn),一個個境界往上沖。
吳極卻不相信。
如果圣人講道這么有用,那阿彌陀佛和準(zhǔn)提佛母只需要天天講道,天天給弟子降靈氣天花,他們門下弟子的修為就能節(jié)節(jié)突破,遠(yuǎn)超三教弟子。
可實(shí)際上,西方教的弟子一直都是大小貓三兩只,不成氣候。
吳極猜測,圣人的講道,講的是修行的方向,和一些有助于修行的神通秘法。
而不是念幾句“道可道,非常道”,門下弟子的修為就突飛猛進(jìn),一會兒證道大羅,一會兒踏破大羅十二重天梯,證道成圣。
神虛道長看著吳極那堅(jiān)定的身軀,恍惚間,他看到了剛修成金仙的自己。
那時候,他也是躊躇滿志,心向大道,一心要證道大羅,光耀門楣。
他曾經(jīng)還想,不坐這個掌門,把位置給其他師弟坐。
后來,在殘酷的現(xiàn)實(shí)之下,他接下了太虛門的擔(dān)子。
證道大羅的念頭,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p> 神虛道人終于明白了,也理解了。
他知道,自己再怎么勸說,再怎么阻止,都改變不了吳極的想法。
“不重建流云宗可以,但是,你身為流云宗最后一個弟子,理應(yīng)為流云宗的存續(xù)考慮。”
“這樣吧!你收一名弟子,把流云宗的道法都傳授給他。之后你想做什么,師叔我也不會再管了?!?p> 神虛道人做出最后的讓步。
證道大羅之路,艱辛無比,一個不慎,就粉身碎骨,再無回轉(zhuǎn)的機(jī)會。
如此,他便讓吳極收一名弟子。
這樣一來,即使吳極證道失敗,身死道消,流云宗的道統(tǒng)也不會消失。
吳極想了想,神虛道長的要求并不過分。
神虛道長又道:“你也不要有顧慮。流云宗宗門已毀,那名弟子,就留在太虛門。等他晉升為金仙,再開宗立派,重建宗門,替你這個老師,背負(fù)最后的責(zé)任?!?p> 吳極再也無話可說,只能夠拜了拜,同意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