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故鄉(xiāng)的稻草人

第九篇 野地里的麥子

故鄉(xiāng)的稻草人 以夢為帆 2094 2021-03-30 21:18:24

  好些年了,再沒有見過驕陽下,野地上收麥子的場景。偶然的機緣,和愛人路過一片金黃金黃的麥田,觀瞻著她新奇不已的興奮狀,我反而是對這個時節(jié)的麥田如鯁在喉。我是特別能體會她的這種感受的,如同農(nóng)村出來的我第一次見到高樓林立、燈紅酒綠的大城市時的神情如出一轍的。不過,即便過了這么些年一道是這樣的情景,我的后背依舊是條件反射般的如芒在背,這個芒便是麥芒,如果再足夠幸運的話,浸雜上勞作流下來的汗水,那種記憶恒古不腐。

  麥子在大概的月份里黃熟,具體哪天黃熟沒人能說清楚,由于每年的氣候差異和播種時間的早幾天晚幾天,還由于人的記憶。好多年的這個月份混在一起,人過著過著,仿佛又回到曾經(jīng)的一些年月里,經(jīng)過的事情又原原本本出現(xiàn)在眼前。人覺得不對勁,又覺得沒什么不對勁。北方的麥子要熟了,每年要熟一次。仿佛還是去年前年被人割倒的那些麥子,又從泥土里爬了起來;一步一步走到這個月份里。

  那時正值玉米長到一人高,向日葵也沒過了膝蓋,至于到底有沒有到達大腿我記不清了。但我特別清楚的是西瓜成熟了,因為在農(nóng)村買到西瓜的不僅可以用錢,還可以用剛打下來的新麥子換。那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換,竟令我這個“窮人想法多”的男孩敏感的多了一分寒酸感。

  那個季節(jié)一條路一旦隔段時間沒人走,掉在路上的麥粒、草籽……就會在一場雨后迅速發(fā)芽,生長起來。路上的土都很肥沃,牲畜邊走邊撒的糞是最好的綠色肥料,人身上抖下的垢鉀,凡從路上拉來運去的東西,沒一樣不遺落一些在路上。春播一過路往往會空一陣子,有些路就是專門通向一塊地,這塊地里的活干完了,路也就沒人走了。等過上一兩個月人再去這塊地里忙活,才發(fā)現(xiàn)路上已長滿了作物,有麥子、玉米、向日葵,還有已經(jīng)結(jié)上瓜蛋子的西瓜,整個路像一條綠龍,彎彎曲曲伸到人要去的那地方。人在路頭愣望一陣,想他們麻袋上的小洞。車箱底的細縫,咋會漏掉這么多種子。人實在不忍心踏上去,只好沿路邊再走出一條新路。

  麥子成熟的香味就在這個時候,順風(fēng)飄來,先是村東邊的人聞到。麥子快要熟了。嗯,是麥子熟了。打鐮刀的鐵匠錘停在半空,愣了一下,麥香飄過他的鐵爐的一瞬被烤熟了,像吃了口新麥鍋巴的感覺。

  正往車上裝羊糞的老農(nóng)扔掉鐵叉快步朝村東邊走去,新麥的清香撥開濃濃的羊糞味鉆進他的鼻孔里。他剛邁出兩步,風(fēng)已經(jīng)翻過一家家房頂把麥香刮到村西頭,全村人都聞到麥香了。

  這時候,外公會去野地走一趟,看看麥子黃到了幾成,哪天下鐮合適。外公識不得幾個字,卻是十八歲就當(dāng)了集體里的隊長。外公務(wù)實了這塊土地一輩子,連他的秉性都和土地一樣:厚重、樸實、倔強、正直。外公外婆有十一個孫子外孫。常記得,每年的假期我們兄弟姐妹都會組團幫著他干一些地里的農(nóng)活,比如施肥、拔草、割向日葵……他也總是有計劃的會固定出一塊自留地給我們種上西瓜、甜玉米、黃柿子。所以每年夏天我們都特別期待麥子成熟的季節(jié),因為那也意味著西瓜要成熟了,盡管,我們很討厭麥芒。那會兒我們個個都是最“富有”的孩子,我們吃西瓜向來是不會一切兩瓣的。拿刀將西瓜皮削至一星點白皮都不粘帶的紅瓤處,盡興的咬完紅瓤便換下一顆。所以,在好多年的印象中,有外公在我們就是土地里最大的收獲者,只要是出產(chǎn)于土里的農(nóng)作物。

  那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最美好的時光:將割下來的麥子拉到曬場,經(jīng)過幾天的暴曬,用帶有碾子的拖拉機將鋪排開來的麥子反復(fù)碾壓直到麥粒從麥殼中脫落,而后再用四股鐵叉將上邊的麥秸剝離,底下露出來的就是麥粒,不過離最終的可以運去加工成面粉的麥粒成品還需要一到“風(fēng)篩”的過程,我們這里俗稱為“揚場”,說白了就是把聚攏成小山狀的麥子用木質(zhì)鍬揚撒起來借著風(fēng)力把摻雜在里面的雜質(zhì)吹出去。這是一個技術(shù)活,得實時把握風(fēng)的力度,風(fēng)大會把麥粒也吹走,風(fēng)小了雜質(zhì)又吹不干凈。而且最讓兒時的感到驚奇的是,大人們在揚場的時候落下來的麥粒盡然又被變戲法般堆積成了一座小山。當(dāng)然,我們是不關(guān)心麥粒里摻不摻雜雜質(zhì)的事情,我們關(guān)心的是那個麥秸垛堆的夠不夠高,那直接會影響到我們整個夏季里的玩?!靶腋V笖?shù)”問題。在麥垛上爬上爬下的身影,現(xiàn)在想來也是羨煞自己。

  不過,再幸福的麥垛生活也只是能持續(xù)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待到向日葵收割到了曬場,即便是不是因為天氣變冷的原因,我們也會移情別戀了,我們會找到另一個好玩兒的去取代它。是的,那會兒的我們就是這樣的善變,朝三暮四,即便如此你又能奈我何?畢竟我們是有“未成年人保護法”護身的。

  向日葵收割了,去除瓜子后的的向日葵餅,我們會用通過π和R精準(zhǔn)的計算找出它的圓心,然后扣個小孔,再將還未成干的向日葵桿折成兩邊同樣長,中間短的(短的一折做車軸,兩個長的做車柄)三折作為扶手,把做好的車輪套在短的一折車軸上,這樣,一輛向日葵的獨輪車就誕生了。這輛獨輪車最大的好處在于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并且不用加油也能推著它滿村子跑上一整天。累了,就到河邊洗個車打個蠟(河里的淤泥),餓了,就回到曬場用來下夜的土胚建的房子里,用里面用來取暖的火爐子烤著向日葵瓜子吃。

  那個時候的朝陽太晚夕陽又太早。那會兒的一天很短暫,我們卻做了很長的事;現(xiàn)在的一天很漫長,我們卻做著很短的事。

  時光,終究還是辜負了青春。留下來的記憶在時光的微波里永無停歇的徜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