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過年了。小年前一天,母親被張樹林接到了大城。
這是張樹林母親第三次在大城過年。第一次是老張結婚那年,雙方父母都來大城過的年,雖然那年還是租的房子,父母們都住了一星期的酒店公寓,不過人、熱鬧。第二次是老張父親過世那一年,母親拗不過老張,來城里呆了一周,又回去了,說不習慣。
李敏敏父母來的多一些,算算結婚這些年過年,三分之一是在李敏敏小城過的,三分之一是在老張鄉(xiāng)間過的,另外三分之一在大城,李敏敏父母過來的。熬了多年買了房子后,來大城過年的機會多了些。
老張無所謂在哪里過。過年他都開心。如果非要比較下,那大城過年還是最差的。不能放鞭炮。沒有親戚串門,沒地方逛,除了吃就是睡。沒有拜年串門感覺不像過年,總是鎖在那么一個小家庭圈子里,熱鬧還是熱鬧的,特別是李玉出生以來。但還是缺了點什么??赡苄枰c平時聯(lián)系不多、過年能串門的親戚吧。
張樹林老家親戚是多的,安吳村里是只有姨媽一家近親,但是沾親帶故的很多。母親有姐妹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嫁到隔壁村里了,弟弟縣城里安了家。父親也有三個弟兄,不過不姓張,姓陳,聯(lián)系不多。過年光拜年就要整整跑三天。小時候走路串門,后來是騎電動車,后來都開車了,后來又都騎電動車。提著幾樣小糕點,進門作揖,祝新年好發(fā)財,喝茶,問候近況,聊天聊地,催著催那。對老張來說,這才是過年的完整過程。
在李敏敏的小城過年,親戚少點,串門也少,不過吃飯多,天天晚上吃大餐。在大城過年,那就是安穩(wěn)的等著父母們做飯,吃吃喝喝。
老張母親本來要老張他們回鄉(xiāng)里過年,她不想去城里。老張說服母親,以后在家修了院子,就年年在家過了,李敏敏更習慣在大城小城里過年,今年隨她最后一次。母親沒意見,來到時候,是跟從姨媽和幾個叔叔家搜刮的十幾斤腌肉腌魚一起來的。
年夜飯張樹林下廚掌勺,李敏敏打下手,李玉陪母親看電視。母親閑不住,在折金元寶,等會要樓下偷偷燒幾個。
快17點了,菜炒好兩個了,螃蟹在洗高溫桑拿,排骨玉米湯在高壓鍋里尖叫,飯米粒在電飯煲里翻滾。
“爸,我餓了!”李玉卡在沙發(fā)里教她奶奶玩智能眼鏡。
老張在廚房狂暴的翻騰著炒鍋里的土豆絲,鍋周圍稀疏的散落了幾根脫離組織的半熟品。
李敏敏進了廚房,掀開蒸鍋看了看,關了火;掃了一眼電磁爐計時器,“再壓五分鐘?!崩蠌堈淹炼菇z盛盤,盛完把鍋在水槽涮干凈,放回灶臺,土豆絲在此同時上了餐桌,洗完桑拿的紅螃蟹正在被利索的挨個請出蒸鍋。老張默契的望了張夫人一眼,心里有種滿足感。
菜全部上桌,沒有鞭炮啟動儀式。老張喊了句開飯,打開一聽啤酒遞給李玉,自己開了一聽。母親和李敏敏喝酸奶。其樂融融。
老張跟李玉爭論她明年畢業(yè)后著找工作和找男朋友的標準、要求,都喝得面紅耳赤。母親在跟李敏敏講著鄉(xiāng)間以前過年的一些儀式。其實這些儀式李敏敏已經(jīng)見過很多次了,每年母親都要跟她嘮叨一番。年夜飯前要祭祖,要做祭祀飯,擺在堂屋中間,要燒紙錢給前輩,讓他們保佑我們,年夜飯前放鞭炮,點香。燒紙要分三堆,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分三堆,反正一直都是分三堆,草紙要打九個眼。
自然聊到了張樹林修院子的計劃。老張正好把時間計劃跟家人匯報匯報。跟大江已經(jīng)打好多次電話,圖紙也改了又改,預算、進度也調整了又調整,基本成型了。
老張計劃出了正月,農(nóng)歷二月二正式開工。舊屋除了西屋留一間先住,其他全拆,西屋的舊灶臺還能用來做飯。拆出來的舊磚瓦用來鋪院子的小路。拆之前要騰空,舊家具能用的先堆在西屋,不要的處理掉。騰空了用挖掘機拆是很快的。過了元宵就開始騰屋子,正式動工拆需要兩三天,清理磚瓦材料進場需要一到兩周,放線挖地基打地基一周,然后就是澆筑灌樁,最高才三層,挺快的,主體結構成型大概到五月初,然后是砌墻,吊裝樓梯什么的。在粉刷防水,房子基本成型得七月。再裝修和修理房子外的花園菜園亭子池塘。西屋得等裝修差不多了,八月份拆掉。院墻最后慢慢做。整體全部完工得九月份。進度不趕,人工適度。
張樹林和家人聊的熱火朝天。在這個平凡的新年節(jié)日里,滿是幸福感的憧憬著小院的修建落成。這是一種有共同目標的幸福感,無法言喻。
吃完李玉李敏敏洗碗拖地。然后全家散布在沙發(fā)上喝熱茶,等著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老張?zhí)拗?,心思散漫開來。
他衡量著,這么多年來,這要算是第一件大事了,第一件他全權牽頭的大事。上學工作結婚生孩子買房子都是大事,但是都沒有修這個小院這么富有魅力。這種魅力就像轉了一輩子磨的老驢突然被放生春天的野外,有點惶恐但青草撲鼻香;就像游了很長很長很長距離的魚群發(fā)現(xiàn)一汪水草,急切吞吃而爭搶吵鬧;就像撲向許久未見的主人的中華田園犬,狂躁廝磨而高吠不已。他想養(yǎng)條狗。以前小院子里養(yǎng)過狗,也養(yǎng)過貓,不過狗都被吃了狗肉,貓都不見了蹤影。他要養(yǎng)一條陪他的狗。他覺得臉在發(fā)熱。
“爸,醒醒,晚會開始了!”
到11點多,老張已經(jīng)睡過去好幾次,做過好幾個夢了。他夢見了上班,夢見了父親,夢見了一條小黃狗。夢到的都是模模糊糊的。
年在歡喜和吃喝中飛快的過去。初八李敏敏上班去了。張樹林開車帶母親逛了逛大城。初十母親就要回鄉(xiāng),本來聯(lián)系好讓姨媽家表哥去高鐵站接一下母親,李玉突然說想去村里玩幾天,于是老張開車把李玉和母親送回去,又趕回大城。他怕李敏敏一個人孤單了,畢竟還沒動工。路上他還想著,要是有兩個孩子就好了,可以一邊放一個。人丁興旺就是好。
李玉讀大三。她和奶奶很親。她想好好看看舊院子,要多拍幾張照片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