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可佳?!崩习遴嵙挚戳藙⑽膫b的匯報,“在這里好好干,你的簡歷我看了,很不錯的,小伙子未來有發(fā)展前途!”
劉文俠在自己進了這個公司后的第三天后,在下班的時候就跑到了老板鄭林的辦公室。
把自己做了近一個月的那個資料,那些圖紙、設計計劃、趁著鄭林回辦公室加班的時候遞交給他。
但是鄭林拿到了他的那個材料,就是隨便翻了翻,也沒有怎么仔細的看。
就是叼著煙,深吸了一口,被太陽曬了有些麥黑的皮膚,嘴角露出那種仿佛是很欣賞的笑容。
但是他對那個資料本身似乎沒有什么多的想法與看法。
劉文俠有些懵,他把自己弄了近一個月的,有二十多頁的資料給了這家公司的其中一個老板鄭林。
老板似乎也只是隨便看了看,也沒有仔細的看他的規(guī)劃,似乎在鄭老板的眼里,他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去做的考察,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價值似的。
但以劉文俠自己的想法,自己可能是剛剛進職場,所以在管理學里面有一種蘑菇效應,就是公司對于剛剛?cè)肼毜娜?,不會給太多的資源,任其自生自滅,等他有了足夠的實力的時候,才能夠給他配備資源。
所以也就是說,自己所準備的這些資料在鄭林老板的面前并不是很強的那種。
劉文俠心里就有一種挫敗感。
只是劉文俠信心滿滿的去準備,結(jié)果是人家看都沒有怎么看心里有一些想不通。
當時劉文俠心里挫敗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從小到大,自己讀書是比較順利的,他是一個很聰明,而且很自覺的人,所以一向都能達到自己所要想的成績的那種。
但這一次,鄭總連看都沒有看這個,但是就給他夸獎,劉文俠能夠明白,這個鄭總會夸獎的他的原因就因為他的簡歷,就是因為他是出于名牌大學,而且在大學的那些經(jīng)驗也不錯。
各種獎拿到手軟的這種人,鄭林覺得他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是很有思路的人,對于這種人每天可能會總結(jié)自己,時間長了就會有一個質(zhì)的變化。
劉文俠知道鄭林沒有直接否定自己,也只是看自己未來的發(fā)展的空間是很大的,但是對于他所想的這個方案肯定有疑問的。
劉文俠讀書好,對于人與人之間的這些溝通,他雖然不說都能一點就通,但有些事憑著感覺也是能感覺得到的。
劉文俠在這個公司干了一個月的室內(nèi)與裝修設計的圖,以及做了一些方案書,他的領導姓高,是一個女的,叫高妮,她考研的時候就是在他本科所在的那個學校,所以是他的校友了,對他還是挺照顧的。一個月讓他實習,先寫一些方案報告,以及做了一個設計的處理,這些對于他來說倒沒什么。
而高妮知道劉文俠和鄭林提建議的這個事。
也看過了劉文俠給鄭林的那些資料。雖然說他這個算“串崗”,一個做設計的跑到鄭總那里給建議,但是高妮一開始還以為來了個小毛頭,還沒有經(jīng)過領導請示就想著要“越俎代庖”,這樣顯得很不把自己的直系領導當回事。
但看看這個小子的計劃書稍微能寫,繪圖與審美也還有水平,所以就讓他先從寫方案,做一些簡單的室內(nèi)設計,還有做公司大會的部門PPT這些,讓他到過段時間,做一個匯報大會。
有一個關于一個居民小區(qū)的描述,包括綠化,物業(yè),消費意識以及文化價值這些,所以需要劉文俠花很多精力去考察現(xiàn)場,再來做這個PPT。
這家公司是劉文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他進了企業(yè)才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自己不能把一個企業(yè)理想化為一個整體化的利益體,每一個企業(yè)內(nèi)部的利益鏈是不一樣的。
鄭林不是公司的法人以及股東,他算是執(zhí)行總經(jīng)理,主要是做銷售部市場部這邊的。
劉文俠所說的那些不屬于設計了,都算是投拓的范圍了,鄭林是不管投拓的,但是對于他來說,投拓是很關鍵的,好的投拓決定了他的銷售業(yè)績。
對于鄭總來說他更希望見到的是那種容易售出去的樓盤,對于他來說流水才大,而至于劉文俠所說的這種。
第一工期很長,對于鄭林來說,根本不是眼前的東西,要等很久才有,對于他來說,公司給他的房源有很多了,他現(xiàn)在眼里面最重要的不是缺少房源這一塊,而是需要獲得更多的客戶。
第二劉文俠在匯報給鄭總的時候的那些理念,可能是能找到一些對應的客戶,但是對于鄭林來說,他是一個實戰(zhàn)者,他面對過很多的客戶,客戶有著很多不同的需求,他才不會把青年當成房地產(chǎn)的銷售主流。
“除了那些小富二代,那個小青年能買得動房子,而那些能買得起房子的人,都是上了一定年齡的,誰會腦子一熱買個圓柱體繞圈圈玩?!?p> 這些話是公司里的投拓石純源說的。
“你的計劃那天高姐給我看了一下,確實精神是可以,就是很多地方不清晰?!笔冊凑f,現(xiàn)在他們在西貝莜面村的一家分點吃著東西。
石純源年齡比劉文俠大著七歲,帶著眼鏡,人很斯文,和高姐一樣,考研的時候是在劉文俠所在的本科學習,雖然出學校這么多年了,自己專業(yè)的東西似乎也沒有用多少,但是他對這種學霸還是有幾分佩服的。
當然會想著一起出來,倒也是高姐的意思,不然他才沒有想過約個剛進公司沒多久的人吃飯什么的。
既然是高姐看中的人,那么這小子就是不錯的。
高姐是這個公司建立兩年后就來這個公司的,當時設計部就她一個人,以前公司的設計都幾乎是外包的,是后來公司慢慢的成熟了起來了,向著正規(guī)走向的時候,高姐就來了,然后就跟著這個公司一直干,干了十多年,在上班期間高姐還考了個在職研究,就是和劉文俠的那個學校是一個。
石純源倒是全日制的研究生,他本科一般,小時候貪玩,書讀的一般,所以本科就上了一個普通本科,到了大學,因為在武漢這個大學城,充滿著學習的氣氛,所以石純源大二就決定考研,那可是花了很大功夫才考上的。
聽高姐說,自從這小子在設計部門玩熟悉了之后,就會把自己的很多的設計理念,很多的想法和高姐說,哪怕他就來了一個月多一點,但是他的設計能力和想法這些讓高姐很喜歡,而且聽高姐說,小伙子本來就喜歡設計這一塊,所以會經(jīng)常的加班加點,幾乎就是把玩當成了工作,把工作當成了玩,他每天都是抱著愉快的心情來工作的,自然是效率高,而且總是有一種帶動性的激情,高姐說這種激情就像她以前剛來這個公司一樣,現(xiàn)在因為商業(yè)化目的,高姐好多的工作都是審圖又審圖,顯得有著枯燥,沒辦法,這個實話實說,公司有一部分的房子不能太冒險的去做創(chuàng)意,所以做的都很本分,所以導致了設計部有一部分的房屋設計是以前設計過的模型,沒有太大的創(chuàng)新的那種,所以高姐做得也是覺得枯燥沒有激情。
房地產(chǎn)屬于現(xiàn)金流高密度的行業(yè),所以需要保證所售賣出去的房子能夠回現(xiàn),如果不能就很有可能讓公司虧本,然后資金緊張,接著就是多個項目可能會發(fā)生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就像在前5年,2008年的時候,就有很多房地產(chǎn)商資金鏈的問題導致破產(chǎn)。
包括這個公司,當年就因為項目多,公司當時的法人,沈均發(fā)突然把錢投在了某一個項目上,不斷的向著那個項目去彌補窟窿,本來沈均發(fā)想著砸錢把事弄了,然后快速回款,接著把回款的錢用在其它項目,做了一次豪賭,但是就因為這樣的豪賭,反面讓公司四面楚歌。
導致了其它項目很多材料錢供應不上,接著就導致這些項目停工,工人閑著沒事做,走向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
這個時候公司來了一個人,就是現(xiàn)在這個房地產(chǎn)公司的第二股東,姓吳,名叫吳應,他帶了兩千多萬,以每股很低的價格入股,然后把當時的這個危機度過了。
而就是當時他帶來的兩千多萬,就買下了現(xiàn)在這個公司近百分之三十的股。
這個吳姓的股東就是一個投資客,他對房產(chǎn)其實懂的不多,他來了一年左右就覺得設計直接花錢外包更好。
當時是2009年,高姐來了已經(jīng)7年了,也帶著一個團隊的人了,就因為吳總的這個想法,就變相裁了好幾個人,這件事讓高姐對吳總很不高興,于是自己把自己家里的房子抵押了貸了一部分錢又把自己工作了六七年存的錢,差不多五百萬左右購買了公司百分之五的股,因為高姐在購買股票的時候公司回暖,所以不能獲得吳應的那種低價股,而且這個股還是沈均發(fā)看在高姐與自己多年交情上同意收購的。
所以高姐也算是一個小股東了,而且高姐的設計也為公司帶來了很多的利潤。
比如她設計了一款名為“碧海小區(qū)”的項目,因為設計優(yōu)勢,而且當時高姐也是為了與吳總表示公司自己成立設計部存在的意義,于是現(xiàn)場監(jiān)督施工,生怕施工效果達不到設計效果。
接著這個小區(qū)賣的很火,當然高姐為了這個項目還親自發(fā)傳單這些,其實也是為了維護設計部的底線。
那一戰(zhàn)之后,吳總的一個手下,鄒立中就代表著他領導在公司里說些風涼話,說不就一個小區(qū)嘛,也沒賺多少錢。
但出于大家都是股東,吳總后面就沒有自己當著面說過設計部以及高姐,很多不爽都是通過鄒立中的那張嘴說的。
而高姐說,劉文俠除了勤奮外,還有一種自己對設計的信仰與精神。
他說,一個設計是人類審美的書寫者,他是一個圖畫上的哲學者,所有的哲學是帶領人類的思想,那么設計就是帶領人類審美的一群人,人類的地球未來是一個夢境的地球,不能因為過多商業(yè)目的而去做建筑,而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失去個性的靈魂。
雖然聽著這種中二的話很幼稚,但似乎給設計賦予了一個很宏大的意義,可能高姐也覺得這個意義似乎在給自己這種做設計的人戴了高帽,畢竟高姐這個年齡覺得帶領人類這種高大上的詞聽起來就雞皮疙瘩一身,但真的仔細想想,這種社會責任性,真的很激勵人不說。
就是感覺,在這個世界里,渺小的自己,還算個“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