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紫簫記

第二十五章 重任在肩

紫簫記 鉛未落 3040 2021-05-07 07:00:00

  曹慎修直到神武殿,才明白此番典州潰堤有多么可怖。

  在他到來之前,神武殿的左鈞殿(群臣等候皇帝召見的側(cè)殿)里已經(jīng)擠滿了當(dāng)朝官員,衣著花花綠綠,不一而足。殿里亂成了一鍋粥,仔細(xì)看來,有戶部的人,有刑部、工部的人,也有大理寺的人,加上自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這次又取齊了。

  此外,還有幾個其他衙署的致仕的老臣,曹慎修打量了一番,多是曾經(jīng)做過典州刺史、集慶等地知府一類官員的。

  在場的每個人都神色惶然,議論紛紛,嘆息聲此起彼伏。

  “東軒?!彼犚娪腥私凶约?,循聲望去,只見刑部尚書黎斗南正在不遠(yuǎn)處向他招手。上午還在幫助他張羅兒女婚事的翁茂溱也來了,正站在黎斗南身后。

  他快步走了過去。

  翁茂溱面色凝重,兩人互相點(diǎn)頭致意,什么也沒說。

  曹慎修低聲問:“黎公,這潰堤傷亡如何?”

  “你看看吧……”黎斗南神色黯然,拍拍身邊的官員,把一張正在傳閱的奏章拿過來,遞給他。

  曹慎修雙手接過,匆匆瀏覽一遍,頓時大驚失色。

  五大堤全部垮塌,典州六府悉數(shù)被淹,繁華富庶的膏腴之地已成汪洋澤國,已經(jīng)長出的青苗眼見得是活不成了,無數(shù)房屋倒塌,死者不計(jì)其數(shù)……

  曹慎修只覺眼前一黑,幾乎要站不住了。幸虧身后的翁茂溱一把扶住他。

  他找了個位置坐下,汗水涔涔地從額頭、鼻尖、上唇溢出來,雙手哆嗦得厲害。

  想起上次水災(zāi),大概是洪善五年,十二年前,熙州潰堤,洪水涌入熙河沿岸的八府,五萬人命喪洪水……那時皇帝還比較勤政,龍顏大怒,自六部開始,七品以上官員,一百多人頭顱落地。而這次,死傷人數(shù)想必不止五萬……

  繁華富庶、人丁興旺的典州六府,天下財(cái)稅的重要來源,地處三大江下游,江面寬闊……曹慎修都不敢去想了。

  “東軒,東軒!”黎斗南喊了他兩聲,他才抬起頭來,欲圖起身,一下子起猛了,又是一陣眩暈。

  “你別急……府上在典州,還有什么田產(chǎn)親眷嗎?”

  “沒有,只是先人墳?zāi)苟荚诘渲荨?p>  就在此時,不知是誰帶頭哭了起來。哭聲感染到在場的大小官員,頓時哭嚎聲此起彼伏。作為全國最富庶的典州,文教興盛,所謂“滿朝簪笏者,半數(shù)出典州”,在場的不少典州籍官員,想起自己在家鄉(xiāng)的田產(chǎn)、父母、妻兒,都不禁哭了出來。

  左鈞殿里洋溢著令人撕心裂肺的哭聲,就連那些不是典州籍的官員,也都為之惻然。也正是在此時,內(nèi)殿總管保義跑過來了:“陛下到了,各位且收著淚水,快去面圣!”

  哭聲戛然而止,官員們紛紛擦拭眼角,強(qiáng)忍悲痛,分列兩班,走向神武殿。

  神武殿內(nèi),一片莊嚴(yán)肅穆。高階鎏陛之下,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quán)的龍椅,鑲金嵌玉,威武端莊。兩面羽翣之下,龍椅上即使空蕩蕩的,也顯得格外莊重。

  內(nèi)侍各居其位,俯首叉手,默不做聲。

  群臣步入正殿,駐足挺立,屏息靜氣。偌大的神武殿,三四十號人,就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能砸出聲響。

  伴隨著后殿傳來三聲清脆的鞭子響,朝臣紛紛端肅,把那些交腳幞頭、軟裹幞頭、三山巾和五顏六色的服飾整理端正。

  一陣?yán)L(fēng)箱一樣吭吭嗡嗡的喘息聲打破了寧靜,厚重的腳步聲,深淺不一,隨之響起。

  洪善皇帝是被內(nèi)侍從后宮的晴雪閣里直接抬過來的。他甚至來不及更換袞冕,就心急火燎地被抬到前殿。他穿了一件白底黑緣的常服,頭上草草地戴了一頂通天冠,看起來不倫不類。

  皇帝今年還不到四十歲,卻已經(jīng)流露出下世的光景,肥胖的臉上微微發(fā)青,張著大嘴,喘著粗氣,一雙無神的眼睛從群臣身上掃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齊刷刷俯身倒拜。

  “都平身吧?!焙樯频蹥獯跤醯卣f。

  一片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兩班大臣平身,端端正正地直立。

  “奏報(bào)都看到了?說說看,戶部,給朕講講,具體如何?!?p>  “回陛下,”戶部尚書楊峻出班奏報(bào),“典州自五月以來,連日暴雨,昨天辰牌時分,暴雨加劇,五大堤最西端的云龍堤所在的襄津縣雨量最大,積水入江,淹沒水線,導(dǎo)致云龍堤潰壩,洪水順流而東,打破其他四座堤壩,灌入集慶府城,隨即將典州六府悉數(shù)淹沒。毀壞田園、民宅,傷亡民眾,尚在統(tǒng)計(jì)中,但是按照典州刺史楊文彬計(jì)算,典州六府,一百八十萬人,死者恐怕在六分之一以上?!?p>  那就是三十萬人!這個數(shù)字一出,頓時引起一片驚呼。

  “三十萬人!這個數(shù)能準(zhǔn)嗎?”洪善帝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驚問道。

  “陛下,楊文彬之前曾在工部水利司任職,他的估計(jì)大致不會差?!?p>  “既然是工部水利司的老人,怎么會讓五大堤潰堤了呢?去年戶部不是剛撥了九百萬兩白銀,重修五大堤嗎?”洪善帝氣沖沖地喝問道。

  他的氣息頓時跟不上來了,只好斜靠在龍椅扶手上,氣喘如牛。

  群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他們并非不知道三江五大堤是誰重修,只是懾于宰相王修懷的權(quán)勢,誰又敢說出口呢?

  “黎先生,你來替朕問話……”洪善帝氣息不暢,他目向黎斗南,喘著粗氣說。

  黎斗南在英宗朝曾主持東宮經(jīng)筵,是洪善帝的老師,聽到皇帝吩咐,他立刻站了出來,問道:“各位臣工,這五大堤,從本朝開國之初就開始修建,歷時十年才建成。此后歷經(jīng)六十多年風(fēng)雨,從沒出過差錯。直到前年,工部奏報(bào)五大堤年久失修,陛下極為重視,特意下旨調(diào)戶部全力維修,怎么不過兩年,就全線潰堤了呢?”

  他停頓了一下,又問:“那典州六府,是我朝稻米、絲枲的主產(chǎn)地,關(guān)乎天下國計(jì)民生。此番洪水過境,全境青苗被毀,百姓死傷慘重,今秋收獲之時,又將如何?”

  “對啊!那朱錦又幾次三番派人來索要錢糧,奏章至今還在兵部壓著……”洪善帝急促地補(bǔ)充道。

  “葛公,重修三江五大堤,是誰主事?”黎斗南轉(zhuǎn)向工部尚書葛道延,問道。

  “回陛下,”葛道延嚇得雙膝跪下,“臣今年三月才升任工部尚書,在臣之前,是……是……”

  “說!”洪善帝喝問道,隨即被嗆得咳喘不止。

  “陛下,在他之前,工部尚書是袁季征。”黎斗南代為回答。

  “抓那個老匹夫……”洪善帝喉嚨里咯咯地響起,“黎先生,你來安排……”

  “臣遵旨。臣以為,應(yīng)該由戶部與刑部司門司共同派人前往典州,核查典州及周邊受災(zāi)狀況,統(tǒng)計(jì)死傷人數(shù),田園民宅損壞數(shù)目,上呈御覽。”黎斗南說完,向皇帝投去探詢的目光。

  洪善帝有氣無力地點(diǎn)點(diǎn)頭。

  “工部應(yīng)立即封存全部文書,交御史臺查驗(yàn)。同時出專人隨同戶部前往籌策,報(bào)備賑災(zāi)所需物資,招募民工?!?p>  “刑部應(yīng)會同大理寺和兵部,立即抓捕袁季征和袁仲賢,并聯(lián)合御史臺,同臺辦案,務(wù)求查出大堤潰壩的緣由。刑部比部司運(yùn)送卷宗往御史臺,協(xié)助御史中丞辦案,審查近兩年來工部度支情況?!?p>  “御醫(yī)署搜集藥方藥物,預(yù)備夏秋之際有疾疫發(fā)生?!?p>  “……”

  黎斗南一絲不茍地分配下各部各司的職事,每安排一處,洪善帝就點(diǎn)頭表示同意。末了,黎斗南安排道:“幾位在典州做過地方官的老前輩,稍候請暫時淹留,為各部官員講一講典州的地理、漕運(yùn)等地方政務(wù)?!?p>  “好啊,黎先生,”洪善帝吃力地說,“你是朕的老師,這次就由你主持典州潰堤案的一切事務(wù)……各部、各署、各司,一應(yīng)安排,先以黎尚書所說為準(zhǔn),朕,朕最近實(shí)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臣等遵旨!”群臣高聲答道。

  “哎呀不好了,”保義那尖刻的聲音響起,“陛下昏倒了!”

  “快傳太醫(yī)……”神武殿里頓時又亂作一團(tuán)。

  ——

  曹慎修離開神武殿的時候,已經(jīng)是酉時了。外面的天色黑麻麻的,看起來有些瘆人。落日已經(jīng)被濃稠的烏云遮住,一陣陣風(fēng)自南向北吹過來。南風(fēng)來得如此迅猛,卻又吹不走滿天烏云,即使是炎夏,曹慎修也感到身上有些發(fā)冷。

  他肩上的任務(wù)很重。離開神武殿后,他又奉詔到工部監(jiān)視封存文書卷宗。

  監(jiān)視過后,他才坐上朝廷的馬車,前往御史臺。上了車以后,才感覺到饑腸轆轆。他揉著肚子,疲憊地靠在座椅上,全身的力氣順著自己不是多么壯碩的體魄向上滲出體內(nèi)。

  唉!可以想見的是,接下來他可要忙活一陣兒了,這件案子涉及到的人,恐怕不在少數(shù)。洪善十七年,又要像十二年前一樣,刮來一陣血雨腥風(fēng)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