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她從長夏醒來

忽然而已

她從長夏醒來 歐陽筱洛 1013 2023-01-26 15:11:29

  離開的前一個下午,我坐在炕頭,聽她講1958年到1962年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我聽她講,明白吃糠咽菜這個詞的真實性。

  我看著她,她的眉毛快脫完了,眼皮耷拉下來,滿是褶皺的手時不時去抹同樣布滿褶皺的眼角。

  我想,她年輕時一定美麗極了。好遺憾,那個時候,她的青春不知覺消逝了,未曾留下一張相片。

  她說,這一生快要到盡頭了。我心頭一顫,想說,別這么說。我最終發(fā)現(xiàn)那句話會卡在喉嚨里,我說不出。我不知道怎么結(jié)束這長久的沉默,也許是以她下去做飯告終。

  夜里,她早早入睡。我看著她熟睡的樣子,和我十幾年間見到的別無二般。她翻身,驚醒。迷迷糊糊讓我快睡。她大概是做夢了吧,會夢見什么呢。我想起白居易的《琵琶引》里那一句:夜深忽夢少年事。她也許會夢見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吧,可惜,我見不到的。

  圖片

  第二天就要離開了,早早起床,她已經(jīng)在收拾做早飯了。院子里雪還未消。春天到了,空氣依然冷冽。

  我們要離開了,她又開始抹眼淚了,和每一年的情景一模一樣。我上車了,我不想面對這種場景,我選擇逃避。想起那句歌詞唱,無情的人往往最深情,就當(dāng)作安慰罷。她這大半生,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子女年少時外出求學(xué),謀生,她掉眼淚。成家后遠離故土,她舍不得。唉,有什么辦法呢。

  她沒有辦法,我們也沒有辦法。

  龍應(yīng)臺寫過: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漸行漸遠。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加繆在《局外人》里寫了一個小職員默爾索冷眼觀世,始終用一個看客的眼睛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但我不是默爾索,無法被動地接受,也不是一個怠慢的觀察者。也許他是一個看似冷酷無情卻看清世間規(guī)則的人,一個真正清醒的人。而我做不了局外人,也不想清醒。

  車子開動,我就使勁揮手,想讓她看見。車子急速地顛簸,開出去好遠了,我回頭坐好。一路上一直在想待在家里的這一個月,我在一個下著大雪的清晨穿了厚厚的靴子去過老屋。那個坡很長但并不陡。狗窩被雪覆蓋,驢圈空空的。母雞也已經(jīng)搬去了新房。大門沒鎖,那把生銹的大鎖掛在上面。我推門進去,瞬時覺得滿眼冷清。院子里的草被除過,院墻上是一片一片的青苔。我在曾經(jīng)生活過的窯洞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案板、炕頭,白瓷磚的灶上都覆蓋著厚厚的灰塵。各個角落都是蜘蛛網(wǎng)。

  靠近大門的地方有棵梨樹。秋天時,果子壓彎了樹枝。我望著光禿禿的枝丫,不知來年它還會開花結(jié)果么。

  又做夢了。

  我夢見童年時走在回家路上,遠遠望見老屋的煙囪冒出縷縷炊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