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之鄴侯傳人

第十七章 般若寺前遇佳人

大唐之鄴侯傳人 雷與劍 2366 2021-08-16 19:30:00

  到了定好的簽約日,凌绹與曾元裕帶著銀子趕到了衡山縣,約好劉二一起去了何記酒樓。當然,今天之后“何記酒樓”就不存在了,至于新的字號叫什么,凌绹一時還沒有想好。銀錢付訖,看著老何頭兩口子抹著眼淚離開酒樓,凌绹的心底倒是一陣唏噓。酒樓的大廚小二等傭工出乎預料地表示要全部留下,畢竟這年頭就業(yè)機會不多,工作不好找。

  凌绹心底盤算現(xiàn)在時已近冬日,家中修建圈舍至少得兩三個月,酒樓的裝修、各種物事的購置也得很長一段時日,無論如何新年之前是完不成的了,干脆就等過了春節(jié)之后再開張。目前需要做的是酒樓的桌椅和廚具的設計,用了幾天的時間,凌绹畫出了八仙桌的簡圖,形狀和后世的一樣,不過在大唐還是首次面世;至于炒菜的鍋當然是圓底鐵鍋,帶一個把手的那種。這種新鮮的式樣劉二之前從沒有見過,以至于凌绹花了很長時間給他解釋。

  桌椅好辦,直接找木匠加工就可以了。鐵鍋的制作著實費了一番功夫,在大唐時鐵是政府專營的,民間通常買不到,于是只好又通過曾元裕的關系找到縣衙購買了幾十斤生鐵,然后交給鐵匠按照圖紙打磨。凌绹囑咐劉二多備制幾套,回頭給書院使用。

  凌绹是個十分討厭瑣事的人,后來干脆把所有事項全部交待給劉二,自己只定期聽取下劉二的進展匯報或者抽空看下裝修的進度。

  *******************

  時已初冬,北風漸起,學子們都換上了厚厚的冬裝。凌绹自也不會虧待自己,上次得李怡相贈了一大筆銀子后,凌绹便給周老漢家添置了些家具物事,也給三人都做了幾身新衣服。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凌绹本自生得俊朗,自置辦了新的行頭后,更是人品爆棚,顧盼之間,也常常以宋玉子建般風流人物自居。

  這一日,課后無事,凌绹便步出了書院向般若寺走來。自從上次與香嚴閑禪師認識后,凌绹倒也經常來寺中找香嚴閑喝茶下棋。香嚴閑知道李怡頗為看重凌绹,且凌绹自也是談吐不凡,因此香嚴閑對待凌绹卻也十分客氣,往來幾次后,兩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到得寺門前,凌绹正欲抬步進去,忽聽身后傳來一陣馬嘶之聲,回頭一看,山門前空地上停了一輛馬車,車夫正從車中攙下兩個人來。首先下來的是一個中年婦人,約摸四十歲年紀,略施粉黛,一身灰色布袍,頭上挽著發(fā)髻,中間插著一只烏木發(fā)釵;另外一個是少女打扮,年紀與凌绹仿佛,身著淺色襦裙,外面套著一件紫色小夾襖,一頭青絲卻綰起一個高高的云髻,臉如桃花,兩道蛾眉彎若新月,一雙美目顧盼間秋波婉轉,勾人魂魄。

  兩人似是母女模樣,相攜著向寺中而來,見將到跟前,凌绹忙側身讓路。母女二人拾階而上,那少女感覺旁邊有人,抬頭看時,只見一位少年公子長身玉立,二人雙目相交,凌绹只見一雙如水般地眸子掃向自己,不由得心中一癡,呆在原地。少女見那公子兩眼直盯盯地望著自己,不由雙頰一紅,急忙低下了頭。

  良久,凌绹回過神來,再看那母女二人已經走進寺中,正向大雄寶殿方向而去。凌绹不知怎地,身子似是不聽使喚,遙遙地尾隨著那母女。只見母女二人走進大殿,那婦人從香案上拿起三支香來,在燭火上點著,插在香爐內,隨后兩人便跪在蒲團上,面朝佛像深深拜了下去。

  走到切近,凌绹聽到那少女在喃喃禱祝,隱隱約約似是“大慈大悲菩薩,保佑爹爹病體痊愈”之類的話語。此時節(jié)天氣寒冷,寺中香客寥寥,母女二人不顧寒冷來寺中上香禱告,顯是家中有人病情危急。

  凌绹站在大殿門口有些尷尬,進去殿內,自是不合適,走開卻又舍不得,正在不知所措時,只見一個小沙彌走到他面前,合什道:“凌施主,是尋我?guī)煾负炔杳?,師父現(xiàn)在正在后面禪房內,我?guī)┲鬟^去?!绷枥囂ь^看,卻是認得,正是圓通小和尚,只好點頭稱是。

  凌绹跟隨圓通來到后面禪房,只見香嚴閑正在蒲團上打坐,凌绹上前打過招呼,端坐在香嚴閑對面。不一時,圓通捧上茶來,香嚴閑示意凌绹喝茶,開口道:“凌施主面色怔忡,莫非有什么心事么?”凌绹忙喝茶遮掩,口中卻稱無事。

  胡亂喝了兩杯茶,凌绹眼前卻不時顯出那紫衣少女的一雙美眸來,一時如坐針氈,連忙跟香嚴閑告了罪,起身回到大殿前,見殿中已不見了那母女的身影,跟執(zhí)事僧人打聽,告知那母女上完香后已經出寺了。凌绹忙追出寺外,只見那馬車早已走遠,頓感心下一陣悵然,若有所失,在山門前呆立了半晌,恍恍惚惚走回書院。

  臘月二十三,書院便已放了假,近處的學子們如曾元裕等便紛紛辭別先生們回家,路途太遠的學子們無法回家,只好與先生們一起留在書院過年。

  凌绹也趕回了延壽村,周家雖然屋子還是老樣子,但屋里添置了不少新東西,本來凌绹要把房屋翻修一下的,但老倆口堅持不允,說別人的錢不好亂花,等著生意掙錢了再說,凌绹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

  看到凌绹回來,周老漢趕緊拉著他來到村邊的畜牧場,圈舍基本完工,一排排用石頭壘成,看起來頗為堅固,圈舍周圍是一圈高大的圍墻,這是凌绹特意要求的,畢竟山中有野獸,防止它們跳進來禍害牲畜。原來的四只小野豬已經搬到了新家,經過幾個月的飼養(yǎng),已經長得很高大,應該有百十斤了。凌绹覺得它們應該具有了繁衍下一代的能力,不過可能因為天氣寒冷的關系,發(fā)情期似乎并沒有到來。

  野豬們似乎已經適應了圈養(yǎng)的生活,雖然長相依然兇惡,但卻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攻擊性,悠閑地啃食著干草,看來吃喝不愁的生活漸漸地消耗了它們本來具有的野性。這不禁讓凌绹想起了《三國演義》中周瑜對劉備使用的美人計,一個馳騁沙場的英雄日日醇酒美人,差點就忘掉自己的王圖霸業(yè),醉死在溫柔鄉(xiāng)里,還好有諸葛亮,識破了周瑜的計謀。不過吳王夫差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沉迷在西施的溫柔中,最終身死國滅??磥須绲粢粋€英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過上優(yōu)渥的生活,英雄沒有了斗志,便不再是英雄,便成了豬。

  周老漢看起來氣色不錯,身體也挺硬實,或許是事業(yè)讓他蓬勃了新的生機,他一邊領著凌绹看一邊絮絮叨叨介紹著中間的一些大事小情。畜牧場的空地上,村里的幾個幫工在收拾著晾曬的干草,周婆婆在旁邊笑瞇瞇地指揮著。

  凌绹心底很是欣慰,一個人能給他人帶來改變和快樂說明他是有價值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