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前一日誦經(jīng)砍柴,食野菜挑井水,忙碌整日,在不舍中入睡,迷迷糊糊夢見一少女。
少女是住持的朋友,當他們還沒成為戀人時,住持就因病痛離開了少女。
夢中的少女鮮艷銳利,已褪去青春期時的羞澀,代之的是成熟的臉紅。住持記不得前因后果,只記得他握著少女的手在涼快的夏夜漫步,但還未走遠,住持便被一只眼睛警告讓他離開少女。
其聲音充滿野蠻,強到發(fā)抖,住持甚至沒有遲疑,便將少女纖細的手放下,想試圖找到聲音的源頭。少女見狀只是溫柔地看著住持,默不作聲地等下去。
住持慌亂間看見少女鑒定的眼眸,便愛憐地把她的左手再次牽起,住持認識到一切聲音沒有那么重要,與良人一路走下去便是。住持和少女逃亡到一個明亮狹小的教室,住持在一個角落靠墻落下,少女則坐在住持的腿上。
兩小無猜。彼此心知肚明自己是對方的夢中情人。
少女特有的和煦和迷香一點點地靠近住持,住持的手自然地放在少女的腰間。
還沒親上,住持的余光便看到天花板有三雙眼睛。住持難為情地對少女說,算了吧。少女依舊溫柔,等住持做決定。
住持和少女在夢中沒有換一個地方進行完未發(fā)生的事。因為此時此刻,住持的春夢醒了。
醒來,住持的身邊再無各式各樣的眼睛,可少女也早已不見。下午住持出門,正巧寺廟旁有一大院正進行匯演,住持看著臺上婀娜的女人,匆忙地到公園的樹林里完成了夢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