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考生都坐在了答題區(qū)。
隨著一只黑色的小猴子的立體投影出現(xiàn)在考場中央的空地上,主考官鄭重宣布:“第一題,請寫出一套適合這只精靈的培育方案,限時30分鐘?!?p> 小猴子水靈靈的大眼睛看上去頗為可愛,在投影的山林中自由穿梭,鏡頭也一直變換著角度多方位無死角為考生們展現(xiàn)這只小猴子的外貌。
“這是……”
唐鳴表情有些許微妙,這精靈有點眼生!唐鳴自詡閱精靈種類不少,竟然一眼認不出來這只精靈屬于什么種類。
果然和復習資料中總結的一樣,初級育靈師考核的培育方案題就兩種出法。
一,極為罕見的稀有精靈,寫一份比較普適的方案即可。
二,廣為人知的大眾化精靈,寫出一份契合所展示精靈的方案。
二者也說不上到底那種難,那種簡單,這些都是契靈師的本職工作。
這只一眼看不出種類的精靈指不定是某位大師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很多考生直接放棄猜測,開始仔細觀察小猴子的一舉一動和周圍環(huán)境,想要從中獲取些許情報,再套上相應的模板,一套具有普適性的方案就大功告成。
“今年的題目有點意思。”
坐在主考官席位上的孟教授也是剛剛知曉題目,掃過一眼在樹枝上玩耍的小猴子,他評價道。
孟教授一眼也沒有認出來這是個什么精靈,畢竟他不是出卷人,但是他淵博的學識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用的訊息,答案在他心中已經有了腹稿。
正在琢磨著,孟教授靈光乍現(xiàn),這只精靈他有所耳聞!
自己心中的腹稿按照初級育靈師考核的評判標準應該能拿個90分?
“搜不到,‘拍照搜精靈’不頂事!”
“靈長類,如果知道屬性,然后套一套模板,60分應該沒問題?!?p> “這道題的難點就在于觀察出這只精靈是什么系?!?p> ……
觀眾席這邊倒是相當熱鬧,各種高科技手段都用上了。
“找到了!”
“哪里?”
“兩分鐘前發(fā)行的《育靈周刊》封面?!?p> “封面就是這只猴子本猴!”
“電子版在官網上有賣!”
“育靈師聯(lián)盟不愧是營銷鬼才,我買還不行?!?p> 《育靈月刊》是育靈師聯(lián)盟發(fā)行的重要刊物,能夠登上這個刊物的封面,那就代表著這將是整個九重天,至少是在下四重天,在過去一周育靈界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
一時間育靈師聯(lián)盟官網爆滿,各大論壇都在探討這只黑色的小猴子。
外面掀起何等波瀾,都影響不到正處于漩渦中央的考生和考官們。
各位考生都在抓耳撓腮,看著不斷播放的立體圖像,恨不得把眼珠子摳出來,想要找到更多細節(jié)去往自己背的公式上湊。
開考十分鐘左右,唐鳴在心中已經打好了草稿。
唐鳴很清楚自己有多少斤兩,雖說讀了不少書,但實踐操作起來絕對是兩眼抓瞎,這種關鍵時刻還是要依靠圖鑒來幫自己度過難關。
【精靈:心猿】
【屬性:心靈系】
【潛質:高等統(tǒng)領】
【等級:成長級】
【天賦:偷心(超階)、蠱惑、靈魂沖擊、精神探測】
【能量:10】
【簡介:能夠讀懂人心的精靈,食用其腦能夠開拓和穩(wěn)固御靈空間,固遭受大量捕殺,瀕臨滅絕】
【詳細信息】
【培養(yǎng)方案】
【進化方案】
心猿意馬,所說的便是心猿和意馬這兩種擁有高等統(tǒng)領級潛質的心靈系精靈,前者因為具有增進修煉速度的功效而被捕殺殆盡,宣告滅絕,沒想到這次考核還能見到心猿的影像。
“超階天賦,這是只有統(tǒng)領級潛質精靈才會擁有的天賦,可以稱得上是統(tǒng)領級潛質精靈的一大標志?!?p> “根據(jù)它的行動速度和啃食樹葉留下的咬痕,能夠判斷出這并非一只擅長速度和力量的精靈?!?p> “地上殘留的食物殘骸和糞便中能夠看出一些擅長隱藏的昆蟲甲殼和能夠施展幻術的植物種子?!?p> “這一秒的畫面中的樹根下能夠看到地上有致幻菇生長過的痕跡?!?p> 這只精靈屬于心靈系的范疇這一點,唐鳴是能夠判斷出來。
然后呢?
唐鳴深感自身經驗不足,資深的育靈師可能根據(jù)這些情報就足以寫出一份極為優(yōu)秀的培養(yǎng)方案,但他自己想到的只能是去生搬硬套公式。
【培養(yǎng)方案】
觀看圖鑒給出的方案,唐鳴豁然開朗,能夠明顯的看出自己和圖鑒的差距何止指尖宇宙。
“刷刷刷?!?p> 唐鳴開始在答題板上開始書寫自己的答案,照抄當然是不可能照抄的,從中截取一部分精華摻雜進自己的方案里就OK,60分萬歲!
時間飛逝,三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份份答案來到了考官們的面前。
在場的副考官都是中級育靈師,有著豐富的經驗。
在知曉這只心猿的具體情況后,去改這些公式變種而來的答案還是頗為輕松。
通過第一輪考核的育靈師有191人,選答第一題的有183人,每位副考官都要將這些答案改一遍。
總量很大,副考官們要改完還要耗費些許時間。
這段時間正是考生們難得的休息時間,答題區(qū)的考生們此時已經盡數(shù)返回休息區(qū)開始恢復體力,一題下來不知道要死多少腦細胞。
由于考核是淘汰制,主考官也不敢有半點馬虎,他也需要先把每份試卷閱覽一遍。
而每一位副考官將卷子批閱后,還都會傳遞到主考官身前。
各位副考官都是亂序改卷,同樣一份卷子遞交到主考官身前的順序并不相同。
孟教授剛沒看幾份試卷就開始在心中破口大罵:“狗屁不通,思維固化。”
一看,已經有兩位副考官改過了這位的卷子,都給了30分左右,看來已經不用他這個主考官提出建議。
專業(yè)團隊,果然令人省心。
火速瀏覽所有卷子之后,孟教授味同嚼蠟,絕大多數(shù)卷子都是生搬硬套公式,分值都在六十分左右徘徊。
這種時候,專業(yè)團隊也難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