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庶子 臨櫟陽
西乞凱十分鄭重地說道:“渭水湯湯,秦風蒹葭。昔我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稱霸西戎。奈何天不加年,其后內(nèi)憂不斷,東進受阻,偏安一隅,三晉屢屢伐秦,秦風只?!稛o衣》。我秦人民風淳樸;秦軍視死如歸,待雄主英才。今日,秦君招賢納士,以‘分土’求賢。鞅兄,或可一試?!?p> “這”公孫鞅一時不知如何回復。
此時嬴健拱手行禮言到:“先生!”
“吾乃嬴室公族,深感六國卑秦久矣,欺秦、辱秦。秦國需要改變,秦國需要先生,以先生大才必能使秦國一改面貌,吾以性命擔保,先生在秦一展才華后必是萬人之上!”
一旁的西乞凱沉默不語,他知道嬴健這小子雖然是公室,但也是旁支,不受重視才派至魏都安邑行間諜之事,他拿性命擔保?他配嗎?這一切在西乞凱的心中閃過,嘴上卻一字不說,依舊掛著往日的憨笑,看著公孫鞅。
公孫鞅面對著兩人的深情邀約,自然沒有感動。他在心中盤算著……
這秦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難道自己真的只能去秦國一展報復?
自己去了秦國肯定能一展所學?
自己是法家,如若秦君意志不堅定,自己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吳起?
秦國若是變法,如何成功?
…………
在思索半天后,公孫鞅的心,動了。
第二天,他打算與老丞相家中舊人辭別后,就跟著嬴健前往秦國,面見秦君,暢談法家之道。
…………
步入冬季,安邑的風也冷了許多,今天是嬴健帶著公孫鞅返回秦國的日子。
公孫鞅一人坐在客棧之中,翹著腿,品著茶,等候著嬴健的到來。他在桌上已經(jīng)整理好自己的行裝--全是竹簡,這些是他在這二十多年中對法家學說的思考與感悟,也是他打算日后實施的一些剛領。
一邊品茶,一邊閉目養(yǎng)神
只聽“咚咚咚”三聲,門外有人敲門,公孫鞅起身開門,一開門,一黑衣精干男子便倒在了公孫鞅的懷中。
公孫鞅定睛一看,是嬴?。?p>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公孫鞅驚呼道。
嬴健抬起頭來,面色煞白,一字一字地緩緩說:“先生,先生。我怕是不能陪同先生回到秦國了?!?p> “你怎么樣了?傷哪了?”公孫鞅十分驚慌看著地上緩緩流出的血跡。
嬴健用盡力氣拉著公孫鞅的一只手,說到:“先生,我們在安邑城西中了魏人埋伏,我胸口中了一箭,命不久矣。秦國可以沒有我,但不能沒有先生?。 ?p> 公孫鞅急忙使勁雙手捂住嬴健胸口的出血處。
“不用了,先生,您快走,他們可以不久后就會追過來,我怕連累先生。安邑城外有人接應先生,快走!”嬴健說罷,頭向右一轉(zhuǎn),便沒了呼吸。
公孫鞅從恍惚中驚醒,急忙擦干雙手血跡,盡力擦拭身上沾血之處,向床下扔了布子,便背起行囊,迅速向外走去。
幾個大步?jīng)_出了客棧,公孫鞅于附近一處民宅墻身處,背靠歇息,大口大口地呼吸著。不一會看到一隊人馬,將嬴健由客棧拖出,對著百姓喊到:“此人乃秦國密探,近日于城中打探我魏國情報,今日發(fā)現(xiàn)立即處決,大伙平日里看見了偷偷摸摸地人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說罷,一刀下去,嬴健的尸首便身首異處,那群人拖著嬴健這一分為二的尸首不知道回到哪個府中請功。
公孫鞅嘆氣一聲,便轉(zhuǎn)頭向安邑城門走去。結果走到城門,也沒見一位接應的人,無可奈何,公孫鞅自掏腰包,租了輛破牛車,踏上了赴秦之路。
魏都安邑與秦都櫟陽相距十余日路程,公孫鞅在這十余日的路途中卻所獲不小。
秦國河西之地被魏強占,函谷也由魏軍駐守。但此地的秦人卻鐵骨錚錚,從不向魏人諂媚,低頭農(nóng)耕,帶有殺氣。
一路之上,在歇腳借宿時,公孫鞅又發(fā)現(xiàn)這些秦人是多么的熱情好客,一聽他是衛(wèi)國士子入秦,便分享口糧,整理出主屋,一三代五六七口卻擠在一張床上。這就讓公孫鞅感到秦人的風俗落后,三代不分居還同床,當然也有貧窮的原因在。
繼續(xù)向西,途徑一村落,還看到了因過冬儲糧,農(nóng)人間私斗之風勇猛,秦人好勇斗狠,于戰(zhàn)場是這般,于私下也是這般,竟到頭破血流,一命嗚呼的地步。
公孫鞅對秦國“弱秦”的印象又一步加劇了。
…………
由于孝公坦誠布公、招賢納士,引得許多士子都齊聚櫟陽。在數(shù)日趕路后,公孫鞅也到了櫟陽城外,對著城門守衛(wèi)問到《求賢令》的相關事宜,交談過后便被引入城中一客棧,等候秦公召見。
在去客棧的路上,公孫鞅看著秦都櫟陽心中想到:“秦國貧弱,想不到國都也破落至此”。
到了客棧,開了間客房,剛吃上一口熱騰騰的胡辣湯,便聽的樓下的爭吵之聲。公孫鞅也不置理睬,接著埋頭干飯,隨著爭論聲音之大,他聽到了這是高談闊論之聲,有“仁政”、有“周禮”、有“無為”、有“聯(lián)合”、還有“臣服三晉”的各種主張。
原來,秦公《招賢令》后,秦國士子紛紛涌入櫟陽,六國士子也來了幾個,在秦公未能召見前便將這些士子安排在這幾家客棧等會。
公孫鞅大快朵頤后,抹了下嘴然后想到:“若這般等待,何時到我?”
第二日,秦公近臣景監(jiān)來到客棧接今日面見秦公的士子,在進入客棧時,公孫鞅便覺得此人來頭不小,聽客棧小二說了景監(jiān)的來歷,公孫鞅便敞開房門在門口等候。
景監(jiān)蹬、蹬、蹬上了樓,向一房間走去,被公孫鞅擋在路中。
公孫鞅拱手行禮:“大人安好”
景監(jiān)還以為這個士子認識自己便回了個禮并帶以微笑。
公孫鞅隨之將景監(jiān)拉入自己房門之內(nèi),迅速講手中準備好的銀兩塞入景監(jiān)寬袍大袖中的手內(nèi),憨笑說到:“還望大人行個方便,吾乃衛(wèi)國士子,有治國之策,曾為魏相中庶子,若能面見秦公,必以大禮報答大人”
景監(jiān)臉上也笑了起來,“來著的士子都說自己有真才實學,有治國之策,你這中庶子而已,我盡量幫你引薦吧”
“謝大人”公孫鞅拱手答到。
三日后,景監(jiān)來到客棧將公孫鞅迎往櫟陽宮。
這是公孫鞅第一次與嬴渠梁的見面,今日嬴渠梁已經(jīng)見了十多個士子,一大半都是談不切實際的“大道”,乏意已起,他期望最后一個士子能帶給自己一些驚喜。
可沒想到這個士子也是,張口“堯舜禹”,閉口“堯舜禹”,在這古帝王之道中,秦公竟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