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喜愛陰天,被暗沉沉的靜謐籠罩著,世界縮小到只剩棲身的小角落,身邊一張可依靠的沙發(fā)、一本攤開的書。
不用出去冒險,也不用擔心不速之客。
姥姥那代人陰天會做些平時很少做的吃食,比如包餃子,不會特意準備,就用手邊現(xiàn)有的材料;張愛玲說過她繼母的母親烙南瓜餅,稱作“過陰天”。
做這些費時的食物,像是為了消磨時間,也像是為了安慰自己,盡量舒適地打發(fā)掉沒有太陽的時光。
不知從什么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即使在不陰天的時候,太陽雖然每天升起,卻不是每天都能見到。
霧霾,像驅不散的噩夢覆蓋在頭頂,太陽慘白著臉掛在天上,一切都灰蒙蒙如世界末日。
前天,風雨過后,艷陽高照。
走到蜿蜒的山路上,陽光下的一切都那么干凈清爽,連腳下的影子都線條清晰。
享受陽光,就是享受溫暖,享受光明,享受蓬勃生命里的坦蕩。
晚上對鏡,才發(fā)現(xiàn)臉黑了不知道幾個色號,脖子上一道紅,觸目驚心。
接下來的幾天里那道陽光的痕跡又痛又癢,遲遲不肯消退。
曬成這樣當時一點都沒察覺,只忙著看山看樹看云,滿心歡喜。
越長大,歡喜越難得。
說不上是歡喜變少了,還是要求變多了。
普照的陽光都成了奢侈品。
在陽光下走走,要等合適的機會、合適的心情。
灼傷也有一點好處:蘆薈膠在皮膚上涼得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