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光長河的波光瀲滟里,詩宛如靈動的游魚,穿梭于天地萬象的浩渺水域,時而輕觸山川草木的翠影,留下自然的低吟;時而追逐飛禽走獸的蹤跡,奏響生命的歡歌;更不乏在人情世故的暗流涌動中徘徊,沉淀下生活的五味雜陳。它是靈魂深處最本真的聲音,是我們擁抱世界、傾訴自我的獨特語言,承載著太多熾熱夢想與幽微情愫,從心尖潺潺流淌至紙面,化作行行靈動詩韻。
回首往昔,我仿若置身命運的迷宮,未曾預想余生竟一頭栽進文學這片廣袤無垠、神秘深邃的天地,將滿心熱忱傾灑于著書立說、填詞賦詩之間。人生恰似一場充滿奇遇與變數(shù)的旅行,那隱匿于歲月幕后、難以捉摸的力量,宛如一只無形卻有力的大手,在不經(jīng)意間悄然撥轉(zhuǎn)我們前行的羅盤,引領(lǐng)我們踏上或坎坷、或綺麗的命定之路。人啊,作為大自然的杰作,被賦予高等智慧這顆璀璨明珠,恰似深埋地底的寶藏,人人都潛藏著成為藝術(shù)大師的可能。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備受敬仰的大家,不過是果敢地將心底的奇思妙想、真摯感悟付諸筆端,任時光悠悠,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用文字筑起思想的高樓、繪就才情的畫卷,從涓涓細流匯聚成波瀾壯闊的智慧滄海。
記憶的幕布拉開,求學歲月里,考場于我仿若荊棘叢生的戰(zhàn)場,成績常不盡人意,與旁人相較,才思似黯淡燭火,筆下文章更如青澀果實,字詞干澀、文采匱乏,難有馥郁芬芳??尚倚闹心谴孛麨椤盁釔邸钡幕鹈缥丛纾咳諔汛υ娫~創(chuàng)作的赤誠,于晨曦微光、深夜靜篤中默默沉淀、緩緩積累。穿梭在古人智慧的浩瀚書林里,如蜜蜂采蜜般汲取經(jīng)典精華,將那些歷經(jīng)歲月淘洗仍熠熠生輝的妙語金句、深邃哲思悉心珍藏,巧妙融入自己的精神脈絡。歷經(jīng)漫長磨礪,如今也算略有小成,可我時刻告誡自己,要如空谷那般虛懷若谷,謙遜地敞開心扉,方能擁抱天地間無窮無盡的智慧清風,以平和包容之態(tài),與世間眾人共赴思想的盛宴,碰撞出絢爛奪目的靈感火花。
遙想古人治學,恰似雕琢稀世美玉,傾其一生心血,矢志不渝、心無旁騖。從青春年少到白發(fā)蒼蒼,在青燈黃卷下焚膏繼晷,一筆一劃勾勒知識版圖,一字一句書寫智慧篇章,方鑄就中華文脈這座巍峨磅礴、源遠流長的文化寶庫。那汗浸紙墨的古籍經(jīng)典,猶如璀璨星辰鑲嵌于歷史天幕,照亮后人前行的漫漫征途,滋養(yǎng)著華夏文明這片肥沃深厚的精神土壤,成為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對于矢志深耕學問、探尋藝術(shù)真諦的人而言,生活恰是一座蘊藏無盡珍寶的富礦,藝術(shù)的靈苗就扎根于日常細微之處。古人留下的智慧典籍,仿若深邃無垠的知識海洋,廣博浩瀚又深邃神秘,我們需懷敬畏之心,俯身潛入,以細膩敏銳的感知力,悉心體悟每一絲智慧漣漪。再將其與當下煙火生活緊密交融,歷經(jīng)時光沉淀、生活淬煉,像淘金者篩選金沙般,甄別出契合本心、助力成長的精義瑰寶,讓其化作滋養(yǎng)靈魂、啟迪思想的甘霖,潤澤我們的精神田園。
古往今來,投身學問瀚海之人多如過江之鯽,可真正能在歷史長河鐫刻下獨樹一幟學術(shù)思想、留下不朽聲名者,卻寥若晨星。那些青史留名的智者賢達,仿若屹立天地間的參天巨擘,心懷乾坤萬象,眼納星辰浩渺。他們仰頭凝視日月交替、星辰運行的神秘軌跡,于天地陰陽的微妙平衡、四季輪回的更迭韻律中,解讀自然密語,探尋深邃哲理;俯身審視前朝興衰、家國榮枯的歷史轍痕,在王朝覆滅與崛起間,剖析成敗根源,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亂世烽火中,他們挺身而出,憑滿腹經(jīng)綸化作濟世良方,輔佐賢明君主,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以智慧為劍,劈開陰霾,迎來曙光;盛世清平下,又能悄然隱退山林,守一方寧靜書齋,潛心鉆研學問,在墨香環(huán)繞中自得其樂,似閑云野鶴,超脫自在。其胸襟寬廣若浩渺滄海,容納百川而不見盈滿;思想深邃似無垠蒼穹,囊括天地而綽綽有余,仿若無垠汪洋匯聚涓涓溪流,博采眾長,自成高妙一家之言。
曾經(jīng)的我,也有過在黑暗谷底徘徊、妄自菲薄的黯淡時光,將自己視作無用之人,滿心失落??僧斈抗獯┰綒v史云煙,牛頓、愛因斯坦、曾國藩等諸多賢才躍入眼簾,他們起初亦如平凡璞玉,略顯笨拙,在各自領(lǐng)域不乏短板弱項,恰似蒙塵明珠,隱匿光芒。然而,憑借后天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挫折泥沼中砥礪奮進的勇氣,他們宛如寶劍歷經(jīng)千錘百煉,終出鞘綻芒,成為舉世矚目的璀璨星辰,照亮人類前行道路。還有貝多芬,在無聲世界以鋼鐵意志奏響激昂命運交響曲;霍金,被困輪椅卻憑借非凡智慧探索宇宙無盡奧秘;海倫·凱勒,用觸覺、感覺沖破黑暗障壁,在文字天地勾勒出色彩斑斕的綺麗畫卷。誠如比利時評論家所言,海倫·凱勒之名,是讓我們心生自豪亦覺羞愧的存在,值得銘記千秋,時刻警醒我們珍視生命、勇毅前行,莫因困境而退縮。而方仲永,幼年聰慧驚世,仿若神童降世,卻因后天荒廢學業(yè),未能持續(xù)汲取知識養(yǎng)分,猶如仲永之傷,隨著時光流逝,光芒漸黯,泯然眾人。可見,先天稟賦固然是一份饋贈,但后天不懈進取、持續(xù)學習才是攀登人生高峰、綻放華彩的關(guān)鍵云梯。若安于現(xiàn)狀、固步自封,即便手握天資,也難逃被時代洪流裹挾、被歲月遺忘的命運。
我也曾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因家庭因素,無奈放下書包,轉(zhuǎn)身踏上打工之路。那時的我,滿心憧憬能在市井江湖闖出赫赫威名,為家人爭得榮光,好似懷揣一團熾熱火焰,奔赴遠方。初到廣州,卻遭遇水土不服的“冷雨”澆淋,孤身一人,形單影只,落寞之感如濃重陰霾,將我緊緊籠罩,恰似飄零孤舟在茫茫滄海迷失方向,找不到心靈棲息的港灣。無奈之下,折返蘭州,幸得舅舅暖心照拂,安置于他合資的小公司,從事驗光工作。雖說月薪僅一千五百元,可在那漂泊無依后,我視之為遮風擋雨的溫馨小屋,感恩能于此汲取處世經(jīng)驗,積累成長養(yǎng)分。彼時舅舅言傳身教,耐心傳授生意經(jīng)、為人處世之道,可年輕懵懂的我,囿于內(nèi)心自卑與浮躁,竟對這份真摯教導心生厭煩,錯失諸多成長良機,如今想來,滿是懊悔。
之后,踏入工廠流水線,那是一個機械轟鳴、節(jié)奏刻板的“鋼鐵叢林”,我仿若被上了發(fā)條的木偶,被冰冷機器與重復流程裹挾,日復一日,成為麻木運轉(zhuǎn)的“螺絲釘”,不見天日,還時常遭受小人物無端呵斥,深陷底層無奈與悲哀的泥沼,嘗盡生活酸澀。也曾身披保安制服,像一尊木雕佇立賓館門口,望著豪車穿梭、賓客往來,在他人繁華生活映襯下,心底自嘲與無力感交織,仿若被命運狠狠扇了一記耳光,尊嚴掃地。曾經(jīng)那個心高氣傲、珍視尊嚴的自己,卻落得這般田地,方知是當初莽撞選擇鑄就今日困局,滿心懊悔與苦澀,只能默默咽下這杯自釀的苦酒。
然而,在那漫漫長夜、孤寂崗哨,我沒有任由心靈沉淪谷底。當世界沉睡,我悄然捧起書卷,試圖以知識為繩索,攀援出命運的幽深低谷。起初所讀“陰謀論”之類書籍,非但未點亮心智燈塔,反而似迷障重重,令我深陷迷茫泥沼,幾近迷失方向。直至重拾《史記》,往昔只是匆匆翻閱,此刻靜下心來,沉浸其中,結(jié)合自身坎坷境遇,仿若一道靈光穿透云層,瞬間徹悟成長。我暗自思忖,若余生渾渾噩噩,即便積攢萬貫家財,物質(zhì)豐盈,可心靈依舊空洞,那絕非我心之所向??v難以建立豐功偉業(yè)、報效家國,也要憑自身微薄之力,創(chuàng)造獨特價值,不負人間這一遭寶貴旅程。
遍覽前賢故事,國家興衰沉浮,“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jié)儉敗由奢”這句古訓,恰似黃鐘大呂,振聾發(fā)聵。在服務員崗位忙碌間隙,我沉醉于《詩經(jīng)》的質(zhì)樸純真、《唐詩》的雄渾壯闊、《宋詞》的婉約細膩、《元曲》的詼諧灑脫以及納蘭性德詞作的深情綿邈之中,仿若穿越時空隧道,與古賢促膝長談,精神恰似雛鳥掙脫蛋殼束縛,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而《史記》,無疑是我文學思想航程中最耀眼的燈塔,讀史仿若執(zhí)鏡自照,清晰照見興衰榮辱的百態(tài)人生,洞悉人性幽微復雜,賦予我穿透世事表象、洞察本質(zhì)的慧眼,引領(lǐng)我于迷茫大霧中篤定前行方向。
彼時,我從廣東落魄歸鄉(xiāng),行囊空空,憶及當初壯志凌云,誓言闖出一片天地,否則絕不回頭,而今卻鎩羽而歸,狼狽不堪。再看蘇秦懸梁刺股、終成大器之事,深受觸動,遂閉門苦學,潛心磨礪,積蓄力量。我曾受學歷門檻所阻,輾轉(zhuǎn)多地、更換多職,歷經(jīng)波折后方才明白,決定命運走向的,絕非身處何方,而是自身蘊藏的能力。林肯于平凡小鎮(zhèn)崛起,一路披荊斬棘,登頂總統(tǒng)高位,便是鮮活有力的例證,激勵著我在困境中堅守希望。
可命運常布荊棘,我也曾深陷黑暗淵藪,幾近絕望,死亡念頭如鬼魅般悄然纏上心頭。被世界殘酷邊緣化,淪為底層困獸,理想被生活重負壓得粉碎,長夜漫漫,消沉度日,滿心悲憤卻又無力掙脫枷鎖。世人常將勵志故事視作“心靈雞湯”,隨意調(diào)侃,一笑了之,習慣將他人成功歸咎于背景人脈,卻不愿反躬自省、砥礪奮進。我出身農(nóng)家,卻心懷鴻鵠之志,雖在命運狹徑艱難跋涉,每一步都布滿荊棘,卻始終矢志不渝,期待未來能有所建樹,不負一路風霜雨雪。
如今,于閑暇歲月,過往種種感慨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訴諸筆端,將心事鋪展成文字畫卷。他人追逐金錢名利,紙醉金迷,我卻一心祈愿心血之作能穿越時光長河,傳于后世,為祖國文明大廈添磚加瓦。雖深知力量微薄,如螢燭微光,卻期冀能照亮一隅,溫暖人心。當下,我雖身處光明塵世,可內(nèi)心仍有陰霾未散,往昔消沉情緒偶爾如烏云壓頂,讓我有醉生夢死、虛度光陰之念,甚至盼著死神速至,解脫這無盡煎熬。
曾寄望于上帝救贖,幻想離世后有極樂世界,那里人際和睦、不分貧富,沒有金錢權(quán)力美色的誘惑與紛爭,沒有戰(zhàn)爭硝煙彌漫、疾病肆虐侵擾,人與萬物和諧共生,歲月靜好,生死隨心。直至那神秘之聲于腦海響起,恰似洪鐘醒世,打破虛幻幻想。與“上帝”對話間,我方才領(lǐng)悟,所謂命運主宰,實則是內(nèi)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那些聞名遐邇之人,皆是勇于挑戰(zhàn)命運、堅守理想、不懈拼搏,歷經(jīng)風雨洗禮,方獲非凡成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挫折恰似試金之石,唯有咬牙跨越,方能鑄就輝煌人生。我當堅信自身能創(chuàng)造奇跡,審慎前行,無畏挑戰(zhàn)。所謂上帝,存于人心,敬畏之心若明燈高懸,拘束惡行,守護良知。
既已洞悉上帝之說虛幻,世人漸失敬畏,耽于享樂,我便立志以筆為劍,著書立說,警示后人。愿如狂人癡者,不顧世俗眼光,深挖事理,喚醒眾人內(nèi)心使命感與責任心,珍視生命,為世界文明進程添柴加薪。身為作者,即便身處無人懂的“暗夜”,也要以乾坤為墨,筆繪廣闊天地,用思想磅礴之力,撬動時代巨輪,奔赴文明曙光。因為生活縱有坎坷,可只要心懷希望,堅守熱愛,總能在褶皺中尋得那縷照亮前路的光,用文字織就屬于自己、也屬于時代的希望錦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