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亂楚漢

第十三章 統(tǒng)領(lǐng)魯北

亂楚漢 百里之五十里 2107 2021-10-11 04:32:03

  卻說公孫辛隨使者傳車去統(tǒng)領(lǐng)魯北三縣。一行先到東邊的新汶縣城巡視。

  新汶長吏皆是原來楚吏,投降后原封不動,繼續(xù)做官,只是降下楚旗,升起漢赤旗。吏民該做什么還做什么。

  自從灌嬰軍離去后,新汶就成了孤兒。原來本受薛郡府的統(tǒng)領(lǐng),如今薛郡府依然為楚地,新汶已屬漢地,當初降下本縣的灌嬰也無影無蹤了,故而新汶縣變成自己管自己。再沒有上司的命令,民情也不知向誰報告。

  所以從公孫辛一行進縣城開始,吏民就像看稀奇一樣,蜂擁著追逐。

  既然有漢大將軍令使來,縣令很高興接受新上司-魯北都尉公孫辛,算著是互認家門。吏民懸著的心有了依靠,正常的獄事,賦稅有個著落。就像老實人拿著上供的金子卻供不上去,放自己手里反而覺得燙手。

  交接驗案完畢,公孫辛得知本縣戶口十存七八。原本是個不起眼的山地小縣,經(jīng)過戰(zhàn)亂,與原先富庶而今破落的諸多縣相比,竟變成大縣了。

  縣長吏當晚設(shè)宴款待公孫辛一行,氣氛熱烈而融洽,賓主盡歡。次日告別新汶長吏,眾人又往寧陽而去。山路遙遠崎嶇,一天多才到。

  寧陽令魏寧原本灌嬰軍中的騎司馬,因小疾滯留,被直接任命為縣令。本為粗人,美須髯,稍識文書。魏寧本來很討厭文案吏事,倒是喜歡下口頭命令。大半年來,具體文事事務(wù)皆縣丞,令使等操辦,再口頭請魏寧定奪。魏寧樂得悠哉游哉像個土皇帝,也就喜歡上了如此混日子。時日一長,魏寧早忘了還有郡守或者上級這馬事。

  御史大搖大擺地進縣庭后,就高喊“漢大將軍令”,同時拿出將令,準備對長吏宣讀。

  通常坐在案后的長吏聽聞后應(yīng)該離案,前來拜受上命??晌簩幵绨炎约寒斖粱实?,習慣了自己管自己的日子。如果不是灌嬰親自來,魏寧誰都懶得理會。

  “大將軍令?我是御史大夫委派的,不受命!”一聽說是韓信派來的人,魏寧倚靠在案頭,大嗓門拒絕。郎中騎跟著誰?漢王!這些人心里從來就不把大將軍部屬當回事。

  看著正堂中一動不動的魏寧,還有旁邊圍觀的屬吏,公孫辛惱怒大喝:

  “御史大夫當初也是受大將軍齊王軍令南征,汝不過騎司馬,竟敢藐視大將軍?”

  魏寧眨眨眼,摸摸胡須,懶得回答??h庭內(nèi)的吏椽等聞訊都趕過來,躲在大堂屏風后看熱鬧。幾個縣卒見魏寧如此硬氣,也大膽地持劍前來護著縣令。

  御史讀完軍令,魏寧卻沒有接受的意思。雙方就這么僵持著,靜得針掉地上都能聽見。

  公孫辛在項羽手下都混過,這種場面見得多了?!绑钡爻槌鲅g佩劍,大喊著就要刺去,“我斬漢軍不受大將軍令者!”

  持劍的縣卒們不知所措。到底該保護縣令,還是聽漢使者命令?

  “汝等退下,否則殺無赦!”公孫辛憤怒地命令那些瑟瑟發(fā)抖左顧右盼的縣卒。

  抗命乃殺頭之罪,縣眾吏一看來真格的,全嚇傻,沖到公孫辛面前跪地求情,“使者且慢!”

  同時回頭勸案后的魏寧,“令君速受令!”

  公孫辛持劍撥開眾吏,縣卒看著前來的閃著寒光的劍刃,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去。最后,公孫辛的劍鋒直接靠著魏寧胸膛,足以一刺斃命。

  魏寧還是想活的??粗珜O辛眼中露出的兇光,魏寧知道再不接受的后果。

  “末末將受命!”魏寧嘟嘟嚷嚷不情愿地跪下接御史手中的書。

  縣丞急忙上前作揖,熱情領(lǐng)公孫辛和使者上座,順便為魏寧圓場,“魏君不習吏事,非不受命!”

  魏寧剛才不過使性子,想不到來者不善,哪能就這樣白送命???既然已經(jīng)屈服,也就起身面無表情地招待來客。

  一個時辰后,賓主宴飲。公孫辛這才知這寧陽城是攻下來的,吏民死傷慘重,現(xiàn)在還沒有恢復(fù)過來。席間察言觀色,公孫辛就知道縣吏都怕魏寧。

  趁祝壽間隙,公孫辛故意詢問戶口獄事,果然魏寧張口結(jié)舌,無言以對。倒是縣丞如數(shù)家珍,頭頭是道。

  寧陽離魯城最近,以后諸事往來方便。想到這些,公孫辛當即宣布,“魯北都尉住節(jié)寧陽!”

  “何。?!蔽簩幥榫w剛緩過來,又被激發(fā),“寧陽城破,都尉不宜留此!”

  “城破而留,吾欲示信魯北!”安期生斬釘截鐵,不讓魏寧有借口。同時心想,魏寧不除,魯北大計難成。正好他在這里胡作非為,去他可以贏得民心。

  “公孫都尉既已決策,吾將回稟大將軍齊王!”御史笑著呼應(yīng)。

  “都尉留,寧陽之幸!”識相的縣吏們一陣附和。

  魏寧眼一瞪,眾人一下靜默。

  公孫辛看在眼里,心里一笑,大事定也。

  隔一日,公孫辛一行又往汶上而去。汶上最邊,想不到街市卻井井有條,民樂其業(yè)。

  到得縣庭,才發(fā)現(xiàn)縣令乃公孫辛舊交東郭偃。曾一同游宦于項王帳前。一看大志難舒,就找薛郡長謀了個此地縣令,聊以養(yǎng)家。所以灌嬰率人馬一到,東郭偃就派人乞降,本縣吏民得全。

  故人相見,公孫辛就在汶上多留幾日,彼此一吐衷腸。使者與郎中則乘車回去臨淄復(fù)命。

  東郭偃魏人,家富,少勤學(xué),名聞鄉(xiāng)里。稍長喜交游,常接濟窮友。陳涉起事后,東郭偃也率一眾少年揭竿而起,投奔魏人周市,后尊魏咎為魏王。

  后來章邯擊破周市軍并殺之,魏咎為民約降,然后自燒殺。東郭偃敗逃回家,卻發(fā)現(xiàn)家破人亡,只好往齊地投奔田榮。

  項羽破秦封諸侯,田榮惱怒,盡擊諸田。東郭偃討厭自家人相殺,遂乘機出逃,路遇公孫辛,相約南投項王。

  豈料道遇亂兵搶劫,二人行李糧資盡失去,顛沛流離終到彭城。本以為投奔項羽,怎么也得能到任用。哪知道蹉跎兩年,形同門下守卒。所以東郭偃借機交好薛郡長,后委為汶上縣令。而公孫辛眼見不如意,只好準備歸隱故地。

  世事變遷,公孫辛也不敢立即就向東郭偃透露齊王的安排。不過其為人,公孫辛心中有數(shù),只是等待時機而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