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大盛小村姑

第四十二章:八卦之魂

大盛小村姑 姑娘你好啊 2044 2024-10-29 00:59:44

  “那可不就是嘛,她最近害喜得厲害,就想吃臘肉和折耳根,她婆家里因為她懷了娃娃把臘肉都給她煮了吃完了,順子他娘說出去別人家買一些,花兒說別人家沒有自家的味道,她吃了想吐,這不,順子他娘專門割了幾斤肉來,說和我們換呢?!?p>  提起這個抱養(yǎng)的孫女,老兩口都笑出了牙花子。

  于老太婆無不羨慕地道:“夏花嫁了個好人家啊,哎,當初也是我瞎了眼,給香兒嫁的是什么爛心肝的人家啊,說起來都來氣。”

  她狠狠咬著牙,看著就生氣極了。

  肖老太婆轉頭問:“那小子還打荷香???”

  于老太婆咬牙切齒:“香兒又懷上了,這一懷上就嘴刁,總愛吃辣的,那老虔婆就說什么酸兒辣女,說香兒這一胎又是個賠錢貨,買了落胎藥非要打掉,我那三個外孫女護著她們娘前幾天回來過一次,真是氣死我了!我讓強子他爹帶著強子又去了一趟,告訴那老虔婆她要不想養(yǎng),就要小兩口和離算了,三個閨女我們家都可以帶走,然后讓強子給趙地又揍了一頓出氣!那老虔婆被嚇得屁都不敢放,也不敢同意香兒歸寧,怕強子給他兒子打壞了。我想著總不能讓閨女回家遭人白眼,就沒再提和離這事,不過這兩天我又聽說那老虔婆在給趙地張羅著買個丫頭回來生兒子,今兒正好大集,我順路再去看看去,要是她敢這么做,看我不撕了那老皮的嘴!”

  二人聊著天,也不耽誤走路,肖老太婆嘆息一聲:“這胎要還是個閨女,只怕荷香的日子更難過,要實在不行就讓荷香回家吧,我們這村子人少,隔的也遠,你也不要操那么多心,大不了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就成,有她大哥和嫂子幫著,日子不會差的?!?p>  肖然聽了個一知半知,疑惑地問:“生男生女不是看男人的嗎?干啥荷花姑姑生女孩不怪她嫁的男人,卻要怪她呢?”

  肖老太婆跟在后面戳了肖然的手臂一下。

  于老太婆哎喲一聲:“小然怎么懂這些的?”

  肖然此時也知道自己說漏了嘴,習慣性就想發(fā)表一些正確的看法。

  肖然轉頭,就看肖老太婆瞪她一眼,意思是小心說話,別瞎胡說!

  肖然這才扭過頭悶悶地道:“我就知道,再好的土地,你撒了冬瓜的種子,就長不出南瓜的苗。”

  肖老太婆噗地笑了,后面跟著的楊老頭徐老太也笑得哈哈的,于老太婆一拍掌:“小然這話哪里學來的?真的是說到我心窩窩里頭去了,可不就是這個意思嘛!待會兒我要是見了那老虔婆,定要把原話說給她聽聽,別什么事都怪我香兒頭上!”

  有了肖然這句話,于老太婆也放下心中大石,和肖老太婆擺起龍門陣。

  左不過是西家東家的一點事情,徐老太婆也跟著插一句話,只有前后的一老一少認真走路。

  上到官道,看著劉家客棧停了不少馬匹,還有不少人在店里外穿梭,有的人在喝茶吃早點,里面坐不下,有的人則端著茶碗,就坐在客棧門前的條凳上,都是壯年男人,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掌柜娘子也扭著身體嬉笑著在人群里穿梭,給人上茶上茶點。

  于老太婆見了不由撇撇嘴,和肖老太婆并排走在寬闊的官道上湊在一起嚼舌根。

  “跟誰都要去打秋風一樣,自從開了這客棧,可少見劉家人和村里鄉(xiāng)親打招呼了,這是直怕我們上去討飯吃呢!也不看看,那破地方的菜誰愛吃!”

  肖然跟在二人身后,也聽了一耳朵,才知道原來肖老太婆之前不給她介紹劉家客棧的原因。。

  肖老太婆道:“管他家做什么,她不和我們說話,我們也不和她們說!”

  這明顯小兒賭氣一般的詞句,讓于老太婆聽得尤為順耳,渣渣渣說個沒完。

  楊老頭徐老太這時也插不上二人的嘴,就來問肖然:“小然啊,你和你婆婆背這么多野菜,能賣掉嗎?”

  “楊祖祖,能的,光食味樓就要去一背簍呢,如果她們要全部最好了?!毙と灰荒樝<剑粗嫦袷且粋€八歲的孩童。

  楊老頭思索片刻,道:“食味樓生意不錯,不過你祖孫二人這兩背簍得三四十斤了,他生意再好恐怕也吃不下吧?!?p>  “不怕不怕,賣不掉就去集市,上次有和在我這兒買過的嬢嬢說好了,這個大集也來我這里買的。”

  肖然也不知道人家說的算話不,反正這些菜賣不掉也無所謂,她現(xiàn)在有錢呢,不指望野菜能掙多少,而且河溝里的嫩野菜被她這幾天都給割完了,剩下的都是老一點的,那些她家豬都不夠吃呢。

  “也是,賣不掉還能拿回家曬干菜,不怕。”

  肖然沒好意思說她家干菜全都曬好了,剩下的壇子還要留著做別的。

  在快到鎮(zhèn)上時,楊老頭和徐老太拜別三人,從一條小路下了山,朝楊夏花婆家戚家村去。

  戚家村是一個不小的村子,整村有本家二十來戶,外來戶三十來戶,都住在山坡上,前前后后能看到一大片的房子。

  在山坡最下方,有一條寬十多米的河流,河流水并不湍急,繞著山壁緩緩流淌,在戚家村居住的這山坡下,有一塊紅泥地,被族里圈起來由整族人按比例出資修建了磚窯,整個鎮(zhèn)子最大的紅磚生產就來自戚家村磚窯。

  村里人大多都在磚窯工作,得到的工資另外算,每年剩下的收成都按照當初的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外姓人雖然沒有分成,但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不用在農閑時還要跑到縣城去打工,讓他們的日子也好過不少。

  三人一路走到鎮(zhèn)上,于老太婆也和祖孫二人分開,約好中午回去的時間,祖孫二人趕緊地先去食味樓。

  果然不出楊老頭的意料,徐氏只收了一背簍的野菜,收了錢,肖然趁機和徐氏道:“嬢嬢,今天這是今年最后一次來送野菜了,我們河溝邊那塊野菜已經被挖完了,剩下些老的也不好吃,所以我都沒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