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廣義上的“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在中國很多地區(qū),都有過“小年”的說法。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
但四川卻是個例外,大部分地區(qū)都是沒有“過小年”的概念的,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稱為“小年夜”,把元宵夜稱為“大年夜”。
雖然沒有“小年”的說法,但對四川而言,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仍然是很重要的。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祭灶”也就是送灶王神。灶王爺一年到頭為大家服務辛苦了,這一天他要離開各家各戶,回天庭“述職”。所以在這一天,吃過晚飯后,四川人會把灶頭打掃干凈,點上香燭,擺上果酒之類的祭品,然后在鍋中放一盞清油燈,好為灶王爺上天照路。同時還要燃放鞭炮,為灶王爺踐行。
不過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燒天然氣,也不再供灶王爺神像,這樣的習俗也難得一見了。
臘月二十四,則是“打揚塵”的日子,也就是四川人民一年一度的大掃除?!按驌P塵”一般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動,除了掃地抹灰以外,還要舉著掃帚,將天花板上、屋檐下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屋前屋后的水溝也要在這一天清淘干凈。
臘月二十三早上,雖然老崔現(xiàn)在燒的也是天燃氣,但老崔還是決定按本地的習俗進行傳統(tǒng)的祭灶。好在現(xiàn)在趕集很方便,集上香蠟紙錢之類的很容易買到。二十三早上,老崔早早的驅車帶著媳婦來到城里,買好了香蠟紙錢等用品以及灶神的神像圖以及幾塊干豆腐。
回到家,吃過晚飯,老崔找了個插香蠟的罐子裝滿了專門弄制的草木灰,然后在墻上貼好灶神菩薩的神像,恭恭敬敬的點起香燭,拿出提前擺放在碗里的豆腐干和筷子,開始祭拜灶神。
臘月二十四,老崔一家開始總動員,進行傳統(tǒng)的“掃揚塵”和“挖檐溝”。因為老崔的屋子才建不久,所以整個工作量不大,在全家四口人人都動員的情況下,很輕松的就完成了這項工作。
進行完傳統(tǒng)的“祭灶神”和“掃揚塵”之后,老崔暗道“這離真正的新年也沒幾天了,自己該好好的準備一下過年的物品了?!?p> 其一:按一般傳統(tǒng),需要在大年三十下午去祖先的墳上祭祀,需要燃放香蠟紙錢和鞭炮等,給自己的老祖先人送上過年錢。
其二:需要貼春聯(lián)、門神和福字,現(xiàn)在有條件了甚至可以掛幾個燈籠。
其三,需要準備好紅包,用于孝敬長輩和給晚輩發(fā)壓歲錢。
其四:需要準備湯元,按本地的習俗是大年初一早上吃湯元,雖然現(xiàn)在速食湯元隨處都能買到,但老崔還是準備買湯元粉自己做餡料自己包。
其五:需要準備大量的蔬菜和肉類,因為過年時間姐姐一家人肯定會來給父母拜年,至于其它的親戚也有可能來。因為在父母這一輩的人中還健在的也沒幾個人了,也只有長輩在大家還能聚一下。
其六:過年時節(jié)需要買些花生瓜子糖果堅果之類的零食,以備客人來了好招待。
臘月二十五,老崔和媳婦開始行動。老崔駕駛著自己的二手皮卡載著媳婦又進城了。進城后老崔和媳婦分頭行動,按各自的購物單開始大采購,采購完后在自己縣城的房屋下集合。隨著一堆堆東西放入后備箱,老崔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么。
“少了點啥呢?”老崔百思不解。
”你在念咕啥?”
“咱是不是少算了啥東西啊?”
“沒有?。 ?p> “我總認為我們好像少買了點啥。”
“應該沒有吧。’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童謠,“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龍燈,踩高蹺,迎財神;大家樂,樂淘淘,大家一齊迎接新年到,新年到!”
”我知道咱忘了啥了,過新年,穿新衣,咱好像都沒有考慮買新衣?!?p> “是啊,走,給咱們一家五口一人買套新衣服去?!?p> 老崔和媳婦直奔縣城的匯星百貨,給全家五口一人買了一套新衣,然后開開心心的驅車回家了。
時間慢慢的流逝,轉眼就到臘月二十八了。這天,崔家的長公主也放假回到了鄉(xiāng)下。今年長公主的公司預計放假十天。
“這回可以好好的放松下了,啥也不用管了,不上班的日子真好??!”
“嘿嘿,不要太樂觀哦,開春了咱家的田地就收回來了,咱家就你一個主要勞動力,你得好好勞動勞動哦?!?p> “切,你不會讓我過年下田去給你干活吧?!?p> “不會的,咱不會這么不講情義,不過偶爾嗎你可以背個背篼到田間地頭去給我扯點草回來喂雞,你從小就在重慶的城里長大,也讓你體會下你老爹小時候過的日子?!?p> “這個問題不大,行了,不跟你說了,回來也沒啥朋友,我去找小白玩了?!?p> 按照四川普遍的傳統(tǒng)是中午吃團年飯,于是老崔和媳婦在臘月三十上午就開始忙活起來,雞鴨魚必不可少,傳統(tǒng)的蒸燒白,龍眼、甜肉、排骨也是不可少。在四川當?shù)氐膫鹘y(tǒng)是大年三十中午一頓飯的菜量,能一直吃到初六七才能吃完,而且米飯也要多煮些,留著年后吃。
隨著一上午的忙活,到中午時老崔家的老飯桌上擺滿了一桌子飯菜,在簡單的祭祀完自己的祖先(主要是香蠟,然后是將下午要燒的紙錢立在飯菜旁邊,擺上碗筷,讓老祖先人先嘗飯菜后一家人才可以吃),老崔給一家五口皆倒上了一杯沱牌曲酒,大家一起舉杯慶祝一家人團團圓圓。
一頓團年飯,吃了差不多兩小時,等老崔收拾完衛(wèi)生差不多下午三點了。收拾完衛(wèi)生,老崔開始準備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首先是“刀頭(方方正正的一塊帶皮的肥肉)”,然后得香蠟、紙錢、火炮,酒類(老崔的爺爺生前的最愛),然后帶著媳婦和閨女準備去上墳??匆娎洗逌蕚淙ド蠅灒洗薜睦系鶊猿忠?。
“我說你都九十了,你還去啥,你不曉得那田間地頭爬坡上坎的不好走,總不成我背你啊?!?p> “你就別去添亂了,讓他們三去就行了?!崩洗薜睦蠇屢踩碌?。
“行嗎,到了你祖祖、婆婆、爺爺?shù)膲炆嫌浀脦臀艺f下,我年紀大了,不方便去看他們了,讓他們不要生我的氣?!?p> “知道了,我們走了?!?p> “按照祭祀的傳統(tǒng),首先需要祭祀輩份最高的長輩。老崔一家人來到老崔的祖祖的墳前,由于兩個祖祖的墳沒有埋在一起,另一個埋在一個坡上,很難上去,老崔家一般都只在一個墳上統(tǒng)一祭祀。
“這是我的祖祖,也就是你們俗稱的曾祖父曾祖母,我也不知道你該喊什么了,你叫祖先就行,來給你的祖先上香,一會我來點鞭炮。”老崔對閨女說到。
祭祀完自己的祖祖后,老崔帶著一家來到了自己的奶奶的墳前。
“這是你的曾祖母,但說真的我也沒見過,你爺爺很小的時候她就去世了,快給你曾祖母上香磕頭,讓她保佑你平平安安?!?p> “好的?!?p> 一家子人最后來到了老崔的爺爺?shù)膲炃啊?p> “這是你曾祖父,當年你還在你媽肚子里那一年去世的,他老人家當年活了94歲,算了高壽了,你們也算是見過,來,把酒給你曾祖倒上,這是他最喜歡的?!?p> “好的,曾祖父,我來給你拜年了,來喝酒?!?p> 祭拜完自家的各位老祖先人,老崔帶著一家又來到自己弄的魚塘邊。
“這是我找人挖的魚塘,你看這水好清啊,這可是真正的山泉水,唯一可惜的是要明年才能放魚苗。”
“那等你的魚長大了,我以后從重慶回來就來這釣魚?!?p> “可以的,我還打算在塘邊栽點果樹,倒時有果子吃?!?p> “哇,咱家以后是不是啥都能自產自銷了啊?!?p> “差不多吧,你爺爺在另一片地還弄了個小型果園呢?!?p> “走,帶我去看看。”
隨后老崔一家來到老崔的父親當年弄的果園,里面有老崔的父親親手栽下的柚子樹和核桃樹。
“你以前吃的柚子和核桃就是這里產的。”
“知道了,走了,走了,天都要黑了,我們回家去吧。”
老崔一家子回到了家,準備開始貼春聯(lián)和門神,以及掛燈籠。老崔按照以往的經驗拿出一些面粉然后加入冷水放在鍋里,在自己的灶了開始制作漿糊。待漿糊冷卻和老崔和他的女兒開始貼春聯(lián)和門神以及福字。
“左邊往上一點,不然歪了?!?p> “好的好的。”
“老爹,這門神乍貼啊?”
“這個你以前沒弄過吧,這貼門神可得有些講究了。讓我來給你說道說道。”
在古時候,門神的作用是驅鬼辟邪,而在現(xiàn)代主要是用來祈福的。門神分為驅鬼門神、祈福門神、文將門神、武將門神等種類,普通老百姓大多是貼祈福門神,比如福祿壽三星、天官賜福、和合二仙、招財童子等門神。貼門神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貼門神,因為人們往往會在上午做大掃除等工作,所以可以選擇在下午的時候貼門神。之所以要選擇在大年三十的時候貼門神,是因為這時候家里人都已經回家了,而且貼上門神之后,家里就不能再進新人了,否則門神會以為新人不是自己家里人,而會降災給他。不同生計的人可以選擇不同種類的門神,比如做生意的人可以選擇招財童子、賜福天官、五路財神等門神,而上班的人可以下廁文官門神、寶馬瓶鞍等門神。一般來說,農村的門都是雙開的,也就是左右分開,那么貼門神的時候,就可以左右各貼上一張,以臉相對表示同心協(xié)力的意思,如果是在商店買的話,則商家售賣的門神都是對稱的,不用自己區(qū)分哪張應該貼在左邊,哪張應該貼在右邊。
“哦,原來有這么多講究啊!”
“當然了,你小時是在城里長大的,那時城里基本上不貼門神了,我小時在農村長大,,貼門神是每年必備?!?p> “還是你的童年有意思。”
“是啊,那時雖然吃的差穿得差但過年還是很有年味的,不像現(xiàn)在的城里,一點年味都沒有了。”
父女倆貼完門神和春聯(lián),老崔的媳婦差不多把晚飯也準備好了,一家人開始開開心心的吃晚飯。
吃完晚飯,收拾好衛(wèi)生,老崔將準備好的紅包拿出來,紅包里面裝著嶄新的人民幣。老崔恭恭敬敬的將兩個紅包拿給父母,祝他們兩新年快樂,健康長壽;老崔將另一個紅包拿給自己的閨女。
“來,閨女,你的壓歲錢?!?p> “哇,我還有壓歲錢啊,我都上班了哦,自己賺錢了哦,不要了吧?!?p> “只要你還沒成家,你就還是個孩子,拿著?!?p> “好吧,我也給你們和爺爺奶奶準備了的,你們等著,我去拿?!?p> “好,娃兒懂事了?!?p> 隨后,老崔的閨女拿出四個紅包分別給自己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并祝他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