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一鍋端

第二回初次探索

大宋一鍋端 半面公爵 1627 2013-09-12 22:50:35

  既然對方都打上門來了,周世宗柴榮也尋思這場仗看來是非打不可了,隨后他就召集部隊,分左中右三路朝北迎敵。這時候應(yīng)該介紹一下本書的第一個真正的主角了,他叫趙匡胤,于公元927年出生在今河南洛陽的夾馬營,其父親趙弘殷是在當時禁軍里任職。趙匡胤祖上四代都是做官的,算得上是官宦子弟,雖然其父親在后唐莊宗李存勖死后曾遭到冷落,但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來說趙匡胤也算是有背景的人物,至少應(yīng)該稱得上是一位高帥富了。這樣的家庭背景,注定了他與歷史上那些泥腿子出身的草莽皇帝大不一樣,少年時期的趙匡胤深受父親軍人形象的影響,不僅練得一身好功夫,還從骨子里養(yǎng)成了堅韌不屈和靈活變通的性格。

  跟傳統(tǒng)的紈绔子弟不相同的是,趙匡胤并沒有安于現(xiàn)狀,在自己父親的庇蔭下做一個乖乖孩子,如果他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或許就不會出現(xiàn)那個站在權(quán)利巔峰的宋高祖了。

  生活需要改變,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趙匡胤心里反復思量,兩種對立的力量在腦海里激烈較量,最終他還是選擇出去闖闖,出去見見世面。

  于是,在他21歲的時候,他告別了自己父母,離家闖蕩天下,就像我們無數(shù)滿懷夢想的北漂族一樣,帶著自無限憧憬邁向未知的前方。

  夢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干。對于一個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世事還略顯稚氣的趙匡胤來說,現(xiàn)實很快就給他破了一盆冷水,當時他從家出走之后,便四處游蕩,一路上腦子里還不斷浮現(xiàn)出自己今后宏偉事業(yè)的畫面,但如果不盡快給自己找到一個可以施展抱負的落腳之處,那么所謂的理想也就無從談起了。很快,趙匡胤便來到了湖北復州(湖北天門)地界,當時駐守復州是時任復州防御使的王彥超,王彥超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將才,歷經(jīng)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最后成為北宋初期的著名將領(lǐng)。當趙匡胤找到王彥超說明來意之后,王彥超卻沒有留下他,反而給了一些盤纏,把他打發(fā)走了。作為一個剛剛出道的新人,沒有任何工作經(jīng)驗,上面也沒人,遭遇閉門羹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拿我剛畢業(yè)找工作那會兒,投簡歷和面試的頻率一直刷新記錄,每當我滿懷信心參加面試的時候,沒等板凳坐熱,就讓人家人力資源官一句話給請開了:你有類似的崗位的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嗎?直到如今我都還沒想明白這個悖論——沒人生下來就有工作經(jīng)驗,如果每個企業(yè)都不給我們鍛煉的機會,我們的經(jīng)驗又從何而來?天底下哪有撿現(xiàn)成的好事兒,如果一個企業(yè)連這點人力資源成本都不愿意付出,那么你還期望企業(yè)會走得更遠嗎?好吧,說多了都是淚水,暫且打住。

  趙匡胤嘗到了人生第一次被拒絕的感受,他的心里也很窩火,心里想你這廝我記著你的名字,等到有朝一日我出人頭地之后,定讓你難堪。當然,這只是他一時沖動下的想法,事實上他后來果真擁有了這樣報復的機會,但他還是選擇了一笑泯恩仇。

  盡管心里不痛快,但趙匡胤還是收拾好自己的情緒,繼續(xù)尋找真正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才能的歸宿。

  隨后他又來到了如今湖北的“北大門”隨州,他之所以來到這個地方是因為當時隨州刺史董宗本是趙匡胤父親的好朋友,趙匡胤心想就憑著這層關(guān)系董宗本應(yīng)該不會拒絕自己吧。果不其然,董宗本見到自己好朋友的兒子來投靠自己,毫不猶豫的收留了他,趙匡胤這時候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安穩(wěn)的落腳之處,今后便可以在此地大展拳腳了??蓻]曾想董宗本膝下有個兒子叫做董遵海,他見趙匡胤各方面才華都勝過自己,便心生嫉妒。仗著自己父親做靠山,經(jīng)常和趙匡胤吵架,還時不時詆毀趙匡胤。原本趙匡胤覺得寄人籬下已經(jīng)很搓火了,再加上這位驕橫跋扈的董公子找茬,趙匡胤堂堂七尺男兒,怎能窩在兒找氣受,于是在隨州戴了半年不到就離開了。跟前面那位王彥超一樣,董遵海最后在宋朝為官,他每時每刻都在擔心趙匡胤找自己的麻煩,惶惶不能終日。但這時候的老趙早已經(jīng)是今非昔比了,為人處事也頗為老道,他既沒有找董宗本麻煩,也沒有刁難董家人,反而還幫忙把董遵海失散多年的母親找了回來,讓他母子團聚,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離開隨州之后,趙匡胤開始不斷的反思自己,甚至開始質(zhì)疑自己當初出走的決定,然而在一番冷靜的分析之后,趙匡胤還是吞下心中的惆悵,繼續(xù)他的探索之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