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一鍋端

第六十七回不請自來

大宋一鍋端 半面公爵 3412 2013-12-13 13:19:50

  話說那一日,老趙正和大臣們在內(nèi)殿商議南征的事宜,殿外侍衛(wèi)傳訊,翰林學士盧多遜前來覲見。老趙這邊忙得昏天暗地也沒弄出點頭緒來,突然聽說翰林學士要見自己,他顯得有些茫然,心想這會兒翰林學士找我做甚,難道又是要彈劾某人?

  不管這么多了,反正眼前的事兒也沒有進展,先見見他也無妨,老趙大手一揮,大臣們都知趣的起身退了出來。

  不一會兒,翰林學士進到殿內(nèi),

  “盧大學士今日前來朝見,有何要事?”老趙照例問話,

  “回稟陛下,近日微臣聽聞陛下正為南征之事傷神煩惱,下臣以為為陛下排憂解難乃是我等臣民的份內(nèi)之事,所以今日特地前來面見陛下,就是想說說我的主意,不知道陛下有沒有興趣?”

  這盧多遜可真是滑頭,他明明知道老趙目前正為這事兒著急上火,還故意賣弄關子,吊足了老趙的胃口。

  老趙一聽說盧多遜有點子,趕緊起身命人賜座,臉上掛滿了笑容,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

  “你快快說來,我且聽聽大學士有何高招?”

  “最近我正在負責我朝疆域圖經(jīng)編寫,我大宋四方之地的資料盡數(shù)納入其中用來做參考,陛下何不趁此機會,以重修天下圖經(jīng)之名,讓他們將自己國情資料上報給朝廷,只要取得了這些重要資料,陛下就可以一覽江南各地具體情況了。如此一來,豈不是解決了陛下整日為之傷神的情報問題?”盧多遜言之鑿鑿,顯得把握十足,可老趙聽了他的計謀卻陷入深思當中。

  過了一陣,老趙似乎才從思考中回過神來,補充道,

  “你剛才的打算我仔細想過,有可行性,卻也存在一些難度。比如,國情資料這些可都是保密資料,事關一國的安危,我想李煜即便是再糊涂也不會將如此重要的東西拱手相讓了?”老趙的擔憂也是有道理,茲事體大,南唐政府想來不會輕易放手。

  聽了老趙的憂慮,盧多遜只是淡淡一笑,并沒有做出反駁,君臣對視,情緒萬千。

  “陛下的意思微臣明白,所以這件事可不能僅憑一封信就能打發(fā)的,如果陛下信得過我,我可以親自到江南一趟。”

  關鍵時刻,盧多遜挺身而出,面對他一番熱情,老趙自然是倍感欣慰,也就點頭應許了。

  不久之后,翰林學士盧多遜作為老趙首席外交大使,前往江南金陵傳達大宋皇帝的詔令。

  此前曾經(jīng)提到過南唐政府與大宋的關系,那是絕對君臣典范,李煜同志對老趙卑躬屈膝,細致入微的迎合,也讓南唐政府實質(zhì)上已經(jīng)淪為大宋的附屬國,所以南唐取消了很多帝王待遇和禮制,比如南唐李煜發(fā)布的詔令不能叫做圣旨,李煜本人不能穿龍袍,甚至不能使用黃色布料等等。

  當然,李煜當面不敢這么做,背后還是可以過過癮的,只要大宋不派使者造訪金陵,李煜就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皇帝的待遇,可一旦朝廷來人了,李煜就得忙活了,這不聽說大宋皇帝首席代表盧多遜已經(jīng)來到金陵城,馬上就快到宮門口了,這可把李煜嚇壞了,他慌不擇路的離開了詩詞雅室,麻溜的脫掉了身上的龍袍,一邊往宮外跑,一邊吩咐左右撤掉所有“敏感”物品。

  于是乎就發(fā)生了這樣有趣的場景,只要大宋來人,你就會看到一定會有個人匆忙跑出來,在他身后仆人們則是四處騰挪,上房揭瓦忙得不亦樂乎。

  一通忙活后,李煜一身紅色奇異打扮出現(xiàn)在了金陵城門口,兩人見面后,都禮貌的相互致意,李煜代表了南唐政府向遠道而來的大宋使者表示歡迎,并委托盧多遜向大宋皇帝代為傳達南唐百姓的祝福,盧多遜也做了回禮,大致的禮數(shù)就跟新聞聯(lián)播里兩國元首互訪的場面差不多。

  歡迎儀式結(jié)束后,李煜估摸著宮里的臨時工已經(jīng)收拾妥當了,他這才放心將盧多遜一行人迎進了殿內(nèi)。

  在李煜安排下,宮內(nèi)早已準備好了宴席為盧多遜接風洗塵,南唐政府各個部門的要害人物也都悉數(shù)出席了當晚的宴會。盧多遜自知此行任務重大,但正是因為如此他在心里反復告誡自個兒不要出差錯,就按照正常的程序應對就是,以免讓南唐政府生疑。

  宴會在一段歌舞之后,正式開始,開席前李煜特地邀請盧多遜給大家講幾句,盧多遜身為翰林學士,這樣場面也見過不少,只見他從容不迫的起身,開始即興演講。

  “江南的各位父老,各位同僚,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代表圣上來到金陵,并參加今晚這樣一個宴會,首先感謝各位的厚愛,再者我也想借此機會傳達一下圣上的旨意。”一聽說上峰有旨意,宴會上的所有人員幾乎同時跪下,見此情景,盧多遜擺了擺手示意大伙不用如此。

  “大家不用下跪,這不是圣旨,只是吾皇以私人的名義讓我代為傳達,他對江南各個政府極其耕耘在此的官員們的誠摯問候,希望大家今后繼續(xù)努力,緊密團結(jié)在以吾皇為核心的大宋朝廷周圍,為我朝繁榮昌盛再立新功。來,大家干一杯?!?p>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后,盧多遜帶頭舉起了酒杯一飲而盡。原本李煜及其部下對大宋此番來訪都頗有許多猜疑,盧多遜這番親民的舉動,讓宴會的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不一會兒,佳肴擺上,歌舞助興,盧多遜率先帶頭與南唐的官員們推杯換盞,宴會在一派歡快祥和的氣氛中達到了高潮。

  氣氛到了,官員們也就不再拘束,各自交頭接耳,推杯換盞。盧多遜認為時機到了,他踱步來到李煜身邊,壓低了聲音說道。

  “今日的宴會,勞你費心,你我作為同僚,有些事兒我覺得應該提前告訴你。”盧多遜神色詭異,言語之中顯得很緊張,這讓李煜不得不打起精神來。

  “宴會的事兒,是我理所應當?shù)?,只不過聽盧大人的意思,好像有情況,可否告知一二,兄弟我定當感激不盡。”

  盧多遜瞧著李煜上鉤了,就開始放誘餌了,他挪了挪身,裝著神秘的樣子湊到李煜耳根子旁。

  “前不久,陛下接到密報,密保中說你們對朝廷不滿,當面畢恭畢敬,北面正在招兵買馬囤積糧草,準備伺機而動。你知道的,圣上最反感這種吃里扒外的人,雖然他也不相信密報中所說的事兒,但人家白紙黑字寫的有鼻子有眼,陛下不得不派我前來查探,以便回去后詳細回稟?!?p>  “這。這怎么可能,我李煜向來對皇帝畢恭畢敬,事無巨細,只要朝廷有需要,我都會全力配合,怎么會有謀反之心呢,這純粹是有人背后誣告。”李煜聽說大宋皇帝開始懷疑自己了,頓時酒醒了大半,他趕緊給自個辯解,“還請盧大人回去之后,將實情告訴圣上,切莫聽信謠言。”

  “我知道你對朝廷是忠心的,不瞞你說皇帝也不相信密報里所說,可架不住朝廷百官們起疑心,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嘴巴,皇帝這才派我前來查看實情。你剛才也說了,讓我回去據(jù)實稟告,可是事實上我并沒有看到什么實情,你讓我回去怎么交差呢?”

  “盧大人的意思是?”經(jīng)盧多遜這么一說,李煜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不得不求教盧多遜幫忙,“盧大人,你我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可盧大人的氣魄讓我頗為佩服,我也想結(jié)交盧大人這樣見多識廣的朋友,還請盧大人在這件事兒上給我指條明路才是?”

  李煜一步步陷入盧多遜設計的圈套,這時候盧多遜不敢遲疑,他趕緊給李煜出了個主意。

  “難得你不把我當作外人,這樣吧,我給你出個主意你看怎樣?”

  “只管直說?!?p>  “依我看,陛下是相信你們的,只不過礙于百官的猜疑,皇帝才不得不出此下策,那么問題就簡單了,既然大伙懷疑你,你只要拿出能夠證明清白的證據(jù)不就行了么?這樣不僅挽回了皇帝面子,也給了你自己一個臺階,何樂而不為?”

  “主意倒是好,可我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證明我的忠心呢,盧大人可有想法?”

  盧多遜假裝閉目苦思,其實勝利就差一步了,他這樣故作姿態(tài),只是想讓李煜更加相信他的話而已。

  “我方才仔細尋思了一下,臨行前的時候,我記得陛下正為重修天下圖經(jīng)的事兒煩惱,聽說圖經(jīng)已經(jīng)完成了大半,就缺你們江南地區(qū)的資料了,我想,如果你能在這個時候主動奉上國情資料的話,一來可以雪中送炭,解決陛下的燃眉之急,二來也可以通過此舉,向朝廷百官們表明你的忠心,讓他們再也沒有任何非議的理由。不知道你以為覺得這個點子怎樣?”

  盧多遜先是給李煜當頭一棒,然后再循序漸進的挑明問題的厲害之處,讓李煜陷入焦慮,盧多遜則趁機賣他一個人情,給他指明道路。

  李煜其實沒什么主意,他這輩子只祈求大宋皇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不要打自個兒主意就成,至于其他什么國情資料都是浮云。

  在李煜看來,目前最重要的是穩(wěn)住大宋皇帝的情緒,以免出現(xiàn)戰(zhàn)事,所以在聽了盧多遜的方法后,小李真是有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他隨即叫來負責檔案管理的官員。

  “那誰誰誰,別喝了,趕緊的,把盧大人需要資料原封不動的手抄一份,明天交給盧大人?!?p>  就這樣,盧多遜沒有偷偷摸摸,憑借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外加靈活的頭腦,喝著酒,聽著曲子,就把情報搞到手了。

  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將軍并不是在戰(zhàn)場上亡命廝殺,而是處在幕后運籌帷幄,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世界上最厲害的騙子不是騙了多少億最后吃槍子,而是混成熟臉把人騙了人家還要給他說聲謝謝;世界上最牛叉的特工不是身手矯健拼死偷情報,而是正大光明的讓情報自己跑到碗里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