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遜最終不辱使命,圓滿的完成了上級交代給他的任務(wù),他這次南下之旅真可謂是收獲頗豐,一方面他親眼觀察了南漢政府內(nèi)部的狀況,并對李煜同志的生活作風(fēng)和執(zhí)政水平都有有了大致的判斷,另一方面他通過自己出色的外交口才,不僅穩(wěn)定了南唐君臣,還將南唐珍貴的國情地理資料收入囊中,更重要的是他此次南方之行還給老趙帶回來一位關(guān)鍵角色。
此人,就是一直在長江邊上默默耕耘,一邊扮演和尚,一邊測量長江水文情況的樊若冰。
樊若冰與盧多遜的相遇完全是個巧合,那日盧多遜離開金陵府之后,出于職業(yè)習(xí)慣他命令隨行改道路過采石。
采石,顧名思義這兒就是專門用來開采石料的,在這地兒,別的什么都沒有就是石頭多,而且出奇的大。
盧多遜經(jīng)過這里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聯(lián)想到了接下來圣上要采取的戰(zhàn)略舉措,渡江地點的選擇也就尤為重要。
站在采石的一塊大石頭上遠(yuǎn)眺,樊若冰發(fā)現(xiàn)了正在忙碌的樊若冰。
而樊若冰是個嗅覺敏感的獵人,他通過這幾位衣著打扮和氣質(zhì)判斷,這幾號人應(yīng)該來頭不小,對于他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推銷機會,他決定賭一把。
很快,二人就寒暄起來,瞧著樊若冰一身僧衣外加漁夫的混搭造型,盧多遜心里嘀咕開了,心想著這位仁兄到底是打漁的?還是僧人?或者說是打漁的僧人?好像有什么不對,僧人不是都吃素么?
盧多遜開口之前,腦子里就開始飛速旋轉(zhuǎn),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判斷出面前這個人的身份。
最終還是樊若冰開口了。
“看幾位官爺,好像不是本地人吧?”好吧,我想這應(yīng)該是世界上最老套的古代搭訕方式了。
盧多遜瞇著眼睛微微一笑,反問道:
“兄臺,您是出家人?為何在江邊干起了打漁的生計呢?”
樊若冰似笑非笑,接過話茬繼續(xù)說道,
“我想您誤會了,做和尚和打漁只是我的副業(yè),其實我是研究僧?”
“研究生?”聽了樊若冰的回答,盧多遜有些驚奇。
“是研究僧,我這幾個月以來,一直在這兒吃住在寺廟,白天一有空我就到江邊,負(fù)責(zé)研究和測量江面寬度和水流情況,以尋找到最好的渡江地點?!?p> 樊若冰邊說邊熟練的收起手中的繩索。
“我看兄臺您氣宇不凡,所以今兒我就腆著我這張老臉詢問一下,您是否是..”
沒等樊若冰把話說完,盧多遜趕緊點了點頭,
“這樣吧,你跟著我回開封,到時候您再將這個中情況給圣上詳細(xì)呈報,我想他會喜歡你這個人的。”
就這樣,盧多遜一行人帶著樊若冰回到了開封。
回到開封以后,老趙看到了傳說中的珍貴情報,這下可把他給樂壞了。老趙欣喜的仔細(xì)查看盧多遜帶回來的情報,他十分欣賞盧多遜的辦事能力,心里想著對于這樣的人才,自己應(yīng)該給個怎樣的賞賜才合適呢?
不一會兒,老趙有主意了,他起身走到盧多遜的面前,頗有意味的贊賞道,
“盧大大學(xué)士此次南下,帶回來的成果的確令我佩服,你是個有本事的人,現(xiàn)在又幫朝廷立下了大功,你需要什么賞賜盡管開口?”
盧多遜沒有多說,只是低著頭,
“哈哈,我就知道盧大學(xué)士才度非凡,我要是給你金銀珠寶這些東西太俗,我想你也不愿意接受。俗話說得好,能者多勞,現(xiàn)在國家處在蓬勃發(fā)展的時期,正需要你這樣見多識廣,靈活多變的人才,這樣好了,我任命你為參知政事,為我出謀劃策,為我大宋江山的繁榮保駕護航,你看如何?”
既然皇帝都這么說了,盧多遜自然不敢有多余的客套話,連忙跪下叩謝皇恩。
盧多遜的確是個有才的人,他家里面雖說世代都徘徊在無產(chǎn)階級和中產(chǎn)階級之間,往上數(shù)三代都是搓火的苦逼青年,日子過得也是不溫不火,但盧家人自古就有受窮也要讀書的族訓(xùn),盧多遜也正是在這樣家族傳統(tǒng)下,最終從貧窮大院里走上了舞臺。如今,盧多遜官至副相,總算是應(yīng)驗了那句蒼白無力的座右銘——知識成就夢想,讀書改變未來。
記得高中的時候,這句警世恒言被做成了一條橫幅,在校園里到處都掛著,每天看到這句話,我都在想,到底讀書能不能實現(xiàn)夢想,知識能不能改變未來?
很明顯,我沒有盧多遜那么有才,運氣也沒他那么好,如今的我,穿著泥濘的一身衣服,站在工地上,望著眼前一棟棟拔起的高樓,我似乎明白了那句名言的真正內(nèi)涵。
知識,能不能實現(xiàn)夢想,不好說;另外讀書能不能改變未來,我想這是可以確定的,比如沒讀書以前我家算得上是小康,自從我讀書開始直到念完大學(xué),家里的經(jīng)濟徹底被我拖垮,現(xiàn)實改變了,未來也跟著改變。
所謂知識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有的知識來自于書本和老師諄諄教導(dǎo),而有的知識卻是來自于動手實踐。
同為讀書人出身的樊若冰和盧多遜盡管遭遇不一樣,然而在這一次二人相遇之后,樊若冰這樣敢于動手的野路子的命運也得到了改變。
得到了應(yīng)有的賞賜提拔后,盧多遜將樊若冰引薦給了趙匡胤,并簡略的說明了樊若冰的遭遇,他認(rèn)為老趙作為世上少有的明君,對于送上門來的難得人才肯定會予以重用,如此一來自個不又立下了一件大功么。
盧多遜這算盤打得跟典當(dāng)鋪里的賬房先生一樣精,只不過,趙匡胤的態(tài)度卻讓他的熱情頓時涼了大半截。
原來,在盧多遜幾番加工潤色之后,從他嘴里樹立起的樊若冰形象已經(jīng)成為一個被壓迫多久,急需改投明君的無產(chǎn)階級代表。
老趙雖然在用人施政上具有其他帝王所不具備的寬容和眼光,但他還是很注重為臣的職業(yè)節(jié)操的,換而言之就是,他寧可重用被自己打敗的對手,也不愿意去接受那些主動獻誠的人才,因為他覺著做官做臣的,除了能力之外,忠誠也特別重要。
你不能說是腦子太靈光,見風(fēng)使舵,就跟那墻頭草一樣,那邊起勢了,就往那邊跑。這種角色,對于一個想要建立百年基業(yè)的皇帝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忌諱。
說白了,老趙不愿意做這個冤大頭。
但是,經(jīng)過盧多遜的反復(fù)勸說,老趙出于對老盧同志的尊重,還是答應(yīng)了與樊若冰見一面,至于到底任不任用他,老趙卻沒有打包票。
這么久沒有更新,很不好意思,最近瑣事纏身加上身體不好,一直沒機會更新,還請各位見諒。如果您真是喜歡這樣類型的書,就去創(chuàng)世中文網(wǎng)給個打賞鼓勵一下吧,畢竟寒冬臘月的這么冷,碼字也是見很痛苦的事情,本書也沒有上架,沒什么收入我也不好意思加VIP章節(jié),還請各位喜歡的多多捧個場,小弟在此不甚感激。呵呵。當(dāng)然了,打賞這事兒是看您自愿。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也祝愿所有朋友們新春快樂,馬上有錢,馬上事業(yè)有成,也祝愿您的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