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鑼鼓隊
秋收過后,勝叔立即安排他們的訓(xùn)練。
首先是招募隊員。
他決定走街串戶。
老李頭他們經(jīng)常在村頭大楊樹底下聊天,那里有活動器材。
為了湊夠一支隊伍,勝叔可謂煞費苦心。
“老李,你這天天閑著也是閑著,咱得把老家物什重新啟動起來,讓李家莊鑼鼓隊發(fā)揚光大?!?p> 老李頭坐在那里紋絲不動,曬著太陽,瞇著眼睛,緩緩的說:“有那閑工夫還不如聽聽戲曲,哄哄孩,誰沒事找事,活得膩煩了?!?p> 勝叔的一腔熱情被潑了冷水。
當然,也有私底下嘀咕的,“這次老勝又想搞啥名堂,莫不會拉著大家伙給他自己臉上貼金吧。吃力不討好的他可不會干。”
勝叔轉(zhuǎn)臉又發(fā)動老跟頭他們:“活動活動筋骨多好,還能娛樂,何樂而不為呢。”
老跟頭是個老實人,犯難的說:“不是不想練,是咱這年紀學(xué)啥啥不會,人過三十不學(xué)藝,咱這腦子會記住那鼓點?可別癡心妄想了,能記住回家的路就不錯了。”
其他人也跟著倚老賣老。
“你們這幫老損貨,真是沒一點自信。我都替你們臊得慌?!?p> “那你有能耐,你去,你自己挑大梁?!?p> 平常勝叔在他們面前以官自居,總覺得比別人高一等,大家伙對他有情緒也在所難免。
尤其還老年人,大家都是一個村的,都到這個歲數(shù)了,誰活得長誰才最有能耐。
勝叔見大家都有情緒,打消了他當初一呼百應(yīng)的幻想,也不便和大家伙硬抬杠。
他想起了老羅叔,畢竟人家在鑼鼓界德高望重,在村里也頗有口碑,應(yīng)該會有倡導(dǎo)力。
他轉(zhuǎn)身回去,三步并作兩步來到羅叔家。
老羅坐在屋前的椅子上,眼睛略顯呆滯得看著前面的月季花。耳朵也不太好使了,直到勝叔走到跟前才緩過神來。
真是歲月催人老,尤其是老羅又生了一場病,精氣神看起來比先前憔悴多了。
“羅哥,我來請你這個大佛出馬了。”
“是不是敲鼓的事,我這幾天也在想著,怎么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你說我這一生病,不一定那天就去那邊了,誰來繼承咱的絕活呀?!崩狭_許久沒有說話,見勝叔來了,打開了心扉,還有些許激動,一口氣說了這么多。
“是呀,聽說這次還是現(xiàn)場直播,正好可以錄下來,咱們也可以保存下來,機會難得呀。”
老羅往門里喊了一聲,叫老伴把他的寶貝拿出來。
看起來是一本天書,密密麻麻不太工整的記著一些東西,八成是老羅自己記得,估計只有他自己能看懂。
他開始拿起書,給勝叔解釋起來都有什么動作以及要領(lǐng)。
勝叔心里著急,忙說:“咱現(xiàn)在先得招兵買馬,組建隊伍,光咱倆能唱啥戲呢?”
老羅叔覺得不可思議,以前他都是從青壯年里招兵買馬,有些人哭著喊著要去呢。
“現(xiàn)在和以前不同了,年輕人只顧著上班掙錢,沒人愿意來學(xué),那些能敲得動的老家伙越來越不聽話了,還得求著他們敲似的,要不,您去說說?!?p> 老羅叔也來了勁,他滿心希望有人傳承下去,至少能錄下來也留個紀念。
勝叔開始攙扶著老羅往村頭楊樹底下走去。
五百米的路程,倆人慢慢悠悠的走了快半個小時。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大家看到老羅的拳拳之心,也跟著稀里嘩啦的感動起來,早就忘了勝叔剛才的苦口婆心。
“行,沒問題,只要您還看得起俺老弟,咱還敲起來、舞起來,也展示展示咱的風采?!?p>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我家里還有當年的衣裳鑼鼓,都沒舍得扔,俺孫子還笑話俺啥破爛呢,準備當傳家寶呢,哈哈”。
“這地里莊稼也收完了,正好也沒啥事,打工人家又不要咱,年輕人都忙不愿意去,咱不貢獻誰貢獻?”
“咱們的文化是得傳承,要不以后子孫后代都不知道還有這門技藝,多可惜呀。”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和剛才判若兩人,聽得勝叔目瞪口呆。
忽然間,他明白了。
由他出頭,代表的是官方,百姓們想得就多,害怕為他人做嫁衣,出力不討好。
老羅出面,代表的是民間團體,不為名不為利,大家都接受。
沒一會,已經(jīng)湊夠了七八個人。
勝叔心里清楚,必須多招一些后備著,如果碰上有頭疼腦熱的,人數(shù)太少不好看,多個七八個人倒沒啥,熱鬧嘛。再者,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學(xué)會學(xué)好,人數(shù)上還是多多益善。
沒兩天功夫,人數(shù)就報了十四五個,說是鑼鼓隊,其實就是老年團,當然,清一色的男同志。
為了配合工作,勝叔招呼幾個隊員家屬把鑼鼓擦洗擦洗,衣服也洗凈晾干備用。
為了提高效率,大家建議列個章程,時間地點之類的。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些老年人的紀律意識還是挺高的。
簡單商議了一下,老羅是總指揮長兼顧問,勝叔是指揮,負責人員的召集排練等事項。
不過,第一次排練就讓勝叔大跌眼鏡。
原本通知9點到村黨建廣場集合,結(jié)果9點半了,還沒到齊。
后來一問,那一撥人聽錯了,以為在老地方(大楊樹底下)集合,老李頭他們也很冤枉。
“我們早上吃過飯就來了,不到八點就集合,真是,弄岔題了?!?p> 這也難怪,老年人會用智能手機的不多,有什么事都是口口相傳,傳錯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好了,不說了,站好隊,集合。”勝叔吆喝道。
“還集什么合呀,坐在這聽不好嗎?”
大家都不習慣這種排隊列的方式,十幾個人里面,勝叔年齡不大不小,也不能對大家吆喝來吆喝去,只好作罷。
老羅見大家來的整么齊整,一個個都眼睜睜的望著他,有幾個還是當年的隊友,心情頗為激動,吸了一口氣,打起精神,朝著大家伙,一臉虔誠的說:“各位老兄老弟,說句不中聽的,我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能在有生之年干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確實不易。今天大家能來參加,我萬分感謝,謝謝你們的信任和支持,接下來我們就好好練,拿出當年的精氣神,給自己點個贊,讓全村人都看看,咱們也是頂呱呱的,也是有藝術(shù)才能的,這個村里舉行演出,用得到咱們的,是咱的榮幸,不論結(jié)果如何,重在參與,關(guān)鍵是我們練好了,還可以直接錄像,有這個東西,我就是到了那邊,也了無遺憾了。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我在這里,給你們鞠一功,感謝,感謝。”
說著,老羅就要起身,旁邊的人一把拉住,也頗受感動的說,都是自己的事,不用您操心,我們會好好練。
老羅的開場白起了個好頭,大家也都深有感觸,
勝叔趁熱打鐵,為了向年輕人看齊,他們還列出了時刻表,要說時間這塊,大家最充裕,這是優(yōu)勢。上午、下午、晚上都可以練。
但時間一次不能太長,怕大家體能上受不了。
老羅把手法和動作做了示范,講了一些要領(lǐng)。
大家按照所教一個個摩拳擦掌,開始了練習。
大家練一會歇一會,還相互交流切磋。
為了加快進度,勝叔發(fā)揮組織特長,采用傳幫帶方式,讓老隊員和學(xué)得快的教其他人,一個帶兩人或三人,分成小組。
老年人愛面子,誰都不想讓別人說閑話,有幾個動作跟不上的已經(jīng)想打退堂鼓,所以在方式方法上還得注意對方的情緒。
鑼鼓敲起來,瞬間村里便多了生氣,也吸引了路人和村里閑人觀看,也為大家增加了一項飯后的談資。
敲得好的,越來越有自信,也更有勁,駐足觀看者還時不時喝彩,這讓他們找到了多年來未曾有過的自信和榮光。
這些人敲起來還廢寢忘食,更吸引了下班的村民,有些小年輕和孩子拿起鼓槌使勁敲了起來。
這讓整個小村莊整個晚上都彌漫著愉快和幸福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