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都會煩惱無盡。少年杜甫煩惱自己的見識不夠,楊玉環(huán)煩惱要學的伎能太多?;实鄣臒栏啵宏P(guān)中缺糧不夠吃,朝廷錢少不夠花;邊地將士太弱,不能徹底擊潰夷狄。洛陽的商賈同樣煩惱,眼看著市場飽和,找不到新生意。
長安、洛陽、揚州,三大商城已達巔峰,老生意增無可增。想要進入新行當,才發(fā)現(xiàn),老字號店鋪一大堆,拼老命也擠不進去。這些年來,大唐人口增長得很快,將近隋朝巔峰期人口,也是增無可增。商賈都知道,人口決定市場;人口不增加,市場的潛力也就到了頂峰。
雖然屢禁不止,朝廷依舊嚴禁田地買賣;對于錢多的大商賈來講,這點田地毫無意義。曉月社還算好,前些年到泉州開拓海商船隊,到南安開拓陸路商隊;而今,兩地都到了投入回報期,除了留足擴大生意所需錢財,每次的分紅都不少。除此之外,各股東再也找不到新門路,都在發(fā)愁,干什么好呢?這是幸福的煩惱,一車車銅錢拉回家,總不能都埋到床底下吧,總要找到花錢的地方。
與武周時期相比,這些人的家族生活已經(jīng)提高到新的層次,不敢再提高,以防被有心人盯上。皇帝以身作則,提倡節(jié)儉;王公大臣都不敢奢靡,又有哪個富商敢于冒頭招搖?
生活換代,打理生意的人同樣換代;現(xiàn)在的曉月社股東,與李始年紀相仿,四十來歲。一群人相約石城酒樓,喝茶看歌舞,順便聊一聊各方信息,看看有什么新生意、新主意。
鑒于泉州、安南的成功,眾人把話題扯到西、北商路。西部商道通吐蕃互市,通西域。北部三條陸路商道,出入口分別為受降城、大同、營州。走商需要環(huán)境,不能總是打仗;眾人探討,那條路最安全。
西部有兩大勢力,吐蕃、西突厥;東突厥強大的時候,也會到西部湊熱鬧。
王孝杰收復安西四鎮(zhèn)之后,大唐投入海量資源,大體上能維持主商道暢通。目前,西突厥有兩大勢力,突騎施蘇祿與十姓可汗阿史那懷道。
朝廷以懷道為十姓可汗兼濛池都護;后來,擢為磧西節(jié)度使。從表現(xiàn)來看,可以將懷道極其屬下視為大唐邊將、邊民。突騎施蘇祿的勢力遠強于懷道,擁二十萬之眾。為了安撫蘇祿,皇帝拜其為左羽林大將軍、順國公,金方道經(jīng)略大使;又以阿史那懷道女為金河公主妻之。
蘇祿依附大唐的同時,不忘交好吐蕃與東突厥,而吐蕃、東突厥依照大唐的方法,均以女妻之。蘇祿不偏不倚,立三女并為可敦?;实叟c大唐文武都清楚蘇祿的小動作,卻無力干涉,只能聽之任之。
開元十四年,突騎施金河公主遣牙官以馬千匹到安西互市易貨;使者宣公主教,安西都護怒曰:
“阿史那女何得宣教于我?”
使者被抓,馬匹全死。突騎施蘇祿大怒,發(fā)兵寇四鎮(zhèn),人畜儲積皆為所掠,僅安西城得以保全。蘇祿退兵后,又遣首領(lǐng)葉支阿布思來朝;皇帝召見,盛宴接待。
吐蕃實力強大而窮,將士不畏生死,年年寇邊,劫掠西域商道。從戰(zhàn)果看,大唐勝多敗少,而付出遠高于吐蕃;朝堂諸公認為,打來打去毫無意義,應(yīng)該與吐蕃和好。
開元十九年秋九月辛未,吐蕃遣其相論尚它硉入見,請于赤嶺(西寧西)為互市,皇帝許之。
諸股東否決掉西域,讓自己的子弟到哪里去冒險,還不如讓他們從軍打仗,撈到的軍功都比走商收益高。何況還有李家商隊等一批老關(guān)系,來往于洛陽、西域之間,又何必為了些許錢財,壞了別人的財路?
東突厥默啜死后,默棘連被立為毘伽可汗。開元八年,朔方道大總管王晙奏請朝廷,西發(fā)拔悉密,東方奚、契丹,期以秋日,出兵稽落水,擊毘伽牙帳。由于王晙與張嘉貞之間的矛盾,只有拔悉密按約發(fā)兵,逼近東突厥牙帳,大唐、奚、契丹均失約。拔悉密見勢不妙,緊急退兵;突厥兵分兩路,一路大軍緊隨其后,一路分兵圍困北庭。隨后,突厥精兵擊潰拔悉密大軍,潰兵逃向北庭,被突厥包圍,成為俘虜。
東突厥謹慎,此仗過后,上表皇帝喊冤;此后,很少再與大唐沖突。
開元十五年九月丙戌,毘伽可汗遣其大臣梅祿啜入貢。這一年,吐蕃寇瓜州,曾送信給毘伽,相約入寇;毘伽獻其書信給皇帝?;实奂沃犛谖魇芙党菫榛ナ?,每歲赍縑帛十萬匹就市戎馬。
眾股東確定,受降城也不是善地,再次否決。眾人不會考慮快錢生意,而是要考慮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生意。突厥實力依舊強大,現(xiàn)在不愿與大唐為敵,不等于以后不會,還是無法做長久生意。與西域一樣,留給專業(yè)商隊去做吧,曉月社沒必要插足。
討論到這里,眾股東明白,這幾條商道都是亡命之徒的賭場,不會有曉月社的機會;即便是東北營州,同樣不是好地方。眾人讓表演歌舞的少女離開廳堂,想說些真心話,卻又無從說起,都靜靜地喝茶,默不作聲。
有人大喊道:
“茶!茶葉!”
外面的侍女聞聲,推開門送茶水進來。眾人醒悟過來,不是沒茶喝,而是想做茶葉生意。茶葉早已有之,南朝時開始興起;要說茶葉生意,到了大唐才逐漸興旺。最早的時候,江南人喝;后來,北方的商賈、和上喝;到了現(xiàn)在,茶葉已成寒門、權(quán)貴、商賈人家的必須品。
隨著大唐走商天下,已有少量的茶葉出西域,出漠南漠北,出吐蕃。看來,唯有茶葉最有前景。曉月社有茶店,在座的股東也有一家茶葉店,而且眾人都有份子。難道,再開幾家茶葉鋪子?
顯然,大喊之人不是這個意思,有實力,一兩家鋪子足矣;眾人明白,他的意思是種茶。還是同樣的問題,朝廷不允許土地買賣,而茶葉的主產(chǎn)地江淮地區(qū),人口密度不低,眾人難以插足。唯一的出路在嶺南,而合適的地方,還是泉州南安縣。
現(xiàn)如今,洛陽地狹,各家族都為子弟發(fā)愁。不少股東將子弟送到曉月社做伙計、小掌柜;李始不樂意,除了少數(shù)特殊職位,不愿意用子弟,麻煩太多。經(jīng)過爭吵,李始定出五、五開的規(guī)矩,一半伙計、掌柜必須用窮家子弟。
有了種植茶葉的營生,家族的麻煩事能少去大半。種地不需要合伙,派子弟組團移居泉州,互相照應(yīng)即可。能不能種出好茶,看各家運氣,祖墳是否能冒出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