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定了定神,思索一番,這才想起來武寧縣大名鼎鼎的“李家雙杰”來。
“李家雙杰”乃是武寧縣靈泉鎮(zhèn)員外郎李東生的雙胞胎兒子,一人名李觀海,一人名李觀山,今年都才八歲,是武寧縣文人們爭相傳頌的一雙天才少年。
以前李家兄弟的天才之名只在靈泉鎮(zhèn)內(nèi)廣泛傳播,真正讓這對兄弟名聲大噪的還是去年夏天,當時大學士張有志領命捉妖,途徑武寧靈泉,作為靈泉鎮(zhèn)最有名望的的李東生自然擺酒招待。
席間李東生有意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推薦給張有志,張有志看兄弟倆也是聰慧可愛,很是歡喜,便以酒為題讓二人作詩,兄弟倆也確實聰明,半盞茶的功夫便都出詩一首。
二人的詩詞雖然稚嫩,卻對仗工整,頗有意境,李東生便親自揮筆在紙上寫了“李家雙杰”四字以示嘉獎。
從此“李家雙杰”的名聲便在武寧縣傳開了。
“傳說李家兄弟一個善詩,一個善對,且皆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對古之十三經(jīng)也倒背如流,看來‘案首’就要從他們兄弟中選出了?!敝旌_口說道,語氣里滿是欽佩。
“不過眾人傳言罷了,我讀了六年私塾方才看完《易》、《詩》、《書》、《禮》、《春秋》五經(jīng),具體內(nèi)容到現(xiàn)在有的都還記不全,他們才幾歲,我不認為他們有那么厲害?!标惼邔氂行┎环獾恼f道。
說來這二人和他王家還有些淵源,王守業(yè)的二夫人王李氏正是李東生的親妹妹,三年前王素還曾在王守業(yè)的家中見過這對兄弟。
看著兄弟二人不茍言笑的走了過來,王素下意識的點頭致意,沒想到這兄弟二人居然連眼皮都沒抬便徑直走了過去,這讓王素頗為惱怒,心中暗暗苦笑,自己這不是犯賤嘛。
“王兄不必介懷,說不定今年的案首會是你?!狈督疸懣闯隽送跛氐膶擂?,拍了拍他的肩膀認真的說道,絲毫不是調(diào)笑。
“能取得童生位我就已經(jīng)知足了,案首倒是沒想過?!蓖跛貓笠晕⑿?,說完幾人便和眾人一起繼續(xù)排隊等待進入考場。
在文院的門外有四名士兵站在那里檢查考試隨身攜帶的物品和考試的牌位,他們皆表情嚴肅,身上透著讓人生畏的氣息。
這種考試很少有人敢作弊,一旦發(fā)現(xiàn)今生都不能再參加考試,沒人敢冒這個險,王素和幾位好友先后通過檢查進入了文院之中。
在九陽大陸,每個地方最宏偉的建筑肯定是當?shù)氐奈脑?,下到私塾、各級行政單位里的文院,上到圣廟,無一例外,武寧縣也同樣如此。
進入文院便是廣闊的廣場,廣場內(nèi)假山綠色無一不有,比起縣衙來的確是要氣派很多。
擔任本次考試的主考官一共三人,分別是知縣趙志文、武寧縣文院院長蔣智、濟道府府院君穆爾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預防徇私舞弊。
在大唐,文院的地位極其特殊,它獨立于軍方和文官體系之外,并不直接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卻又深深影響著大唐的方方面面,文院君的地位一般都高于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雖然文院極少參與政治,可像今天這樣選拔人才的考試他們是必須親自把關的,而且還要占據(jù)絕對的主導權,帝國的各方面人才都要由文院輸送,他們在這方面不會有半點的馬虎。
在考試之前最主要的就是拜圣人,這是每年考試前必須舉行的項目,在府院君穆爾德的主持下,考生與數(shù)百名考官一起行了弟子之禮,參拜完畢便進入了真正的考試環(huán)節(jié)。
所有考房并排在一起,里面的空間十分狹小,王素按照考牌找到自己的座位,好在他的座位坐北朝南,太陽能夠照進來,算是比較暖和。
考場有考場的規(guī)矩,一旦坐下就不能出考房,中途吃喝拉撒必須全在考房之中,一旦出了考房則視為考試終止。
王素坐在狹窄的考房內(nèi)暗暗給自己鼓勁。
王素在考前已經(jīng)做了幾套往年的類型卷,感覺也并不是太難,有些不會的他還可以“內(nèi)觀”《文》書,有這個作弊神器在,王素并不擔心自己考不上童生。
接到試卷以后王素大致瀏覽了試題,足足有五十頁白紙,這種白紙的制作工藝極好,試題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大類型。
第一塊考的是墨義,顧名思義就是圍繞十三經(jīng)的經(jīng)義及注解做出簡單的回答。
第二塊是經(jīng)貼,這一部分對考生來說既容易又是難點,它考的便是圣人的言論,故而經(jīng)貼又叫做請圣言,容易在于只要熟讀經(jīng)書即可,難就難在經(jīng)書實在太多,圣人言論太多,很少有人能夠記全。
第三塊考的是對對子,這種題型在往年并不多見,想來可能是府院君按照個人雅好添加上去的。
最后一塊最能體現(xiàn)大唐的特色——詩詞!唐人好風雅,最年輕的大儒李九道就是以詩詞結(jié)文膽,傳言他便是以詩神交古賢,耳濡目染,在二十五歲的時候突破成為大儒。
王素以前雖然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考試,可看著五十張試卷他還是頗為緊張,并未做過多的耽擱便開始答題。
王素在地球時雖然毛筆字也還算湊合,可如果讓他用毛筆來寫那么多的字就太難為他了,好在這個“王素”乃是書圣后人,才智雖然一般,卻寫的一手好字,王素在融合了他的記憶和身體之后也得到了他的書法,所以寫起來并不是太費力。
前面的墨義和經(jīng)貼部分對王素來說難度適中,大多腦海中都會留下一些印象,有些印象模糊的便動用作弊神器,所以通篇答下來根本沒收到阻礙,兩個時辰的功夫他便答完了墨義和經(jīng)貼部分的全部內(nèi)容。
王素伸了個懶腰,一下子寫了那么多的字他頓覺腰酸背痛,現(xiàn)在還只是考童生就那么多,將來的考試內(nèi)容會比現(xiàn)在多得多,想想都覺得恐怖。
其實在考經(jīng)貼部分還有一件事讓王素覺得挺有意思,這道題并沒有什么難度,真正引起王素注意的是這道題所考的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他叫曹操。
然,此曹操非彼曹操,在九陽大陸曹操并沒有建立魏國,而是大唐幾百年前的一位圣人,說的具體點他是一位半圣,乃是近幾百年來為數(shù)不多的幾名圣人之一。
在王素的印象中曹操乃是“亂世之梟雄”,特別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曹操在王素心中的形象一直都顯得很陰暗,當然他知道他的這種評價對曹操并不公平。
羅貫中明顯是貶曹派的代表人物,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評價卻頗為中肯,他說:“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nèi),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p> 曹操的才能并不是后人能夠輕易抹殺掉的。
因為這個世界并沒有東漢末年的大亂,曹操生命的軌跡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里他是唐王朝歷史上第一位連中三元的文人,在考中狀元之后他卻并沒有直接在朝為官,而是選擇匿名從軍,時年恰逢西部蠻妖肆虐,他從一名戍邊小兵做起,花了十五年的時間一步步走來,直至蠻妖西竄,不再騷擾邊疆他才重回朝廷,此時他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的鎮(zhèn)西大將軍,在朝廷之中他棄武從文,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地方官一路做到丞相,把國家大小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民眾安居樂業(yè),大唐國泰民安。
五十歲的時候他毅然放棄所有榮華富貴,帶著妻兒重返家鄉(xiāng),專心治學,十年后封大儒,又五年成半圣,后游走四方,再也沒人見過他。
而更讓人驚嘆的是不止是他自己成為了了不起的圣人,他的兩個兒子曹植、曹丕也子承父業(yè),在十幾年之后雙雙成為大儒,一門三杰,歷史上難有哪個家族能夠比肩。
也正是因為如此,如今在長安的文廟和武廟中皆有曹操的雕像,真真乃是歷史第一人。
王素合上腦海中的《文》書,對曹操敬佩不已,低頭在試卷上恭恭敬敬的寫上他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因為歷史的變動,曹操并沒有成為皇帝,卻在別的領域名耀千古,相比之下同樣處在那個時代的諸葛亮則是悲哀的,縱然他學究天人,卻終生未能踏出南陽,如果不是后人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他生前的著作,恐怕他連在歷史上留名都難。
王素做完前面兩部分太陽剛剛到頭頂,他也不急著繼續(xù)往下寫,而是停下來吃了些東西,這都是昨天林婉君給他準備好的,雖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王素吃的卻格外香甜。
離考試結(jié)束還有三個多時辰,王素有大量的時間供他寫下面的部分,在調(diào)整了一下狀態(tài)之后,王素繼續(xù)攤開下面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