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整個沈府自一個拍馬小廝沖進門后,就開始雞飛狗跳,接著各門各院就翻箱倒柜,大聲嚷嚷起來。小梁氏把一眾管事、婆子、丫鬟、小子們吩咐的團團轉(zhuǎn)。一夜未歸的沈三爺也不知被誰從那個旮旯被窩里急匆匆的挖了回來;老太太自進了佛堂一直還沒出來……
“姑娘,姑娘,姜家二爺馬上就要到沈府了!”支蓮是從外面沖進來的,講話還帶著氣喘吁吁。
“姜家來人你用的這么猴急猴急的?”香思只瞟了她一眼沒開口,這話卻是元桂問的。
支蓮沒理會元桂,對著香思又道:“姜二爺是陪著皇上特使傳旨來了!”
這回連元桂的嘴也驚的大大的了,沈家雖是當?shù)赝?,但接圣旨這種事?lián)獏s是沒有過的。
“姑娘,您說這可是因為姜姑娘?”回過神來的元桂轉(zhuǎn)頭又詢問香思。
“你問我,我如何能知?”香思依舊神色淡然,其實心中已略微有數(shù),上京前能接到這圣旨,對姜璜來講無論如何算一樁好事!
不管外面如何忙亂。此刻,沈府正廳中,沈大和沈三正安靜的陪著兩位客人,一位自然是姜家的二爺,另一位端坐于上首之人,面白無須,舉止陰柔,講話的語調(diào)也雌雄莫辯,一望便知是位內(nèi)廷公公。一向伶牙俐齒、咋咋呼呼的沈三爺這會是神態(tài)拘謹,非問不答。倒是沈大早年為官,雖卸甲多年,畢竟懂些周旋,問了圣安后,少少的拉扯了些京城軼事。這位黃姓公公雖一直神色溫慈,卻是慎言之人,能答則答,不能答則淡然一笑,決不妄議當朝時政及各路貴人品行。于是屋內(nèi)便時時顯得有些沉悶。
此時有一個管事摸樣的人走了進來,先是對著上頭一拜,后走到了沈大身邊,低聲幾語。沈大聽他所報后點了點頭,站起朝上首拱手道:“公公,外面一應已準備妥當,請公公宣旨!”
那黃公公點了點頭,立起身,整頓衣冠后,身邊侍立的小內(nèi)侍馬上雙手遞上明黃黃的卷軸,黃公公肅容躬身接過后,當先闊步而行。其余在座之人在黃公公起身之時也已是馬上站了起來,這會自是速速跟上。
外面香案已設,當先站著的是沈老太太和姜璜,小梁氏與沈三太太齊氏分立兩側(cè),其余眾人按序而立,香思也在其間。見著里面的人出來,擠擠挨挨的一下子全跪了下去。雖說這圣旨是傳給姜璜的,但因姜璜客居沈府,所以整個沈家也理當闔府跪拜恭聽。
那黃公公看了一眼下跪眾人后,展開手中圣旨,扯起公鴨一樣的嗓子唱宣道:“奉天承運,大衍皇帝詔:茲聞肅州姜氏女璜,名門毓秀,溫良端厚,貞靜持躬,克賢于禮,性敏才溢,芳華有致,今靖川親王上表懇賜,為成人之美,特將汝賜親王為側(cè)妃,著欽天監(jiān)擇吉日,上皇家玉蝶,余諸禮儀,由禮部按品操辦。欽此!”
下跪之人聽懂或沒聽懂的都三呼萬歲。其間最激動的莫過于沈老太太,雙手合十,口中直念阿彌陀佛。小梁氏等諸人也是欣喜溢于言表,紛紛對著姜璜道賀。反而是真正的主角,神色鎮(zhèn)靜,雙手從黃公公處接過圣旨,淺笑合宜!
“恭喜姜妃!”黃公公拱身為禮。
“有勞公公。”姜璜低頭后身子微側(cè),沒有大咧咧的受他之禮。
黃公公見差事已辦完,便與眾人告辭。老太太、沈大等作勢挽留了幾句,便吩咐了下人呈上贈儀。黃公公假意推辭了一番,便稱謝收下,隨后就帶著隨行人員返京而去。
接完旨后的沈家彌漫著嘈雜、喜慶的味道,眾人也都不曾散去,紛紛交頭接耳。姜璜身邊圍了一堆的女眷,看向她的神情或親昵或艷羨,皆是歡喜的不得了,稱呼她也不是姐姐妹妹姜姑娘璜兒了,一口一個“娘娘”。反倒是讓姜璜一下子極不適應。
香思此刻站的地方離中心群體有點遠,眼睛輕瞇卻是看向另一處。這便是沈禮沈大老爺?沈香思的生身之父?可除了她記憶里的少許片段,這個理應和她最有關聯(lián)的男人卻自她落水蘇醒后一次都未曾出現(xiàn)過在她面前。那目光所及之人,身材修長,樣貌莊重,斜眉入鬢,尤其是那一雙眼睛,競與自己長的八九相似,要說沈香緣的眼睛也是長的極美的,但那是完全繼承了她母親的神姿。香思雖不曉得大梁氏具體模樣,但此刻在她看來,這沈香思倒是比她姐姐更像父親些。再觀對方舉手投足間也是甚有風儀,看著竟比身邊形體微鼓的沈三還略顯年輕些。仰或是被人盯著心有所感,此刻正與沈三說話的沈禮突然抬起了頭,目光竟直直的往這邊射來,香思避之不及,兩人徑自對上。卻見他微一愣怔后,便擰起了眉頭,嘴角微微一抿,臉又調(diào)轉(zhuǎn)回去。香思見他如此舉止,雖略覺訝異,但也無甚感懷,畢竟她不是真正的沈香思。只覺得整個人聲鼎沸的正房大院,再待著也是索然無趣,便遠遠的瞄了姜璜一眼后,就帶著身邊的元桂往晨景苑而返……
“姑娘,日后見了姜姑娘就該改稱娘娘了么?”
“日后不怎么能見著她!”
“姜姑娘——呃,姜娘娘人是極好的!”
香思走在前面聽到元桂那一聲“姜娘娘”不由“撲哧”一笑!
“支蓮去哪兒了?不是一起出來的么!”
“接完旨后就扎到人堆里去了,這會誰知道,回頭她自己會跑回去的?!?p> “……”
姜璜一直應付著沈家眾女眷,自覺臉上笑容已頗為僵硬。最后還是連媽媽上前對著老太太耳語了幾句,老太太才發(fā)話讓眾人先退去,另讓小梁氏去準備宴請事宜。要說這連媽媽也是從姜家隨嫁出來的,姜璜朝她輕點了下頭以示謝意,連媽媽微笑回應后便又默默的退至老太太身后不顯眼處。
【白蘅苑】
“叔父,此番辛苦了!”屋內(nèi)終于只剩下姜家叔侄并自家的兩個丫鬟。
“不敢提辛苦,份內(nèi)之事!娘娘以后萬不可如此?!苯攤?cè)身避過了姜璜的晚輩之禮,躬身拱手道。
姜璜暗暗的嘆了一口氣,伸手讓道:“叔父請坐,且請說說京中事宜,畢竟書信不能詳盡,還未入府就能得這位分,委實是不在意料之中的?!?p> “此事雖在意料之外,卻也甚合情理,靖川王雖子憑母貴,朝中深孚眾望,但畢竟未及太子位,且圣心難測。這些年幾個成年兒子中,圣上對生母早逝的四王子也頗為憐惜!”
“四王子生母劉妃,妃位還是死后獲謚,朝中殊無根基,與姜氏又有何干系?”
“關鍵還是太子位未定,這四王也是個聰慧敏捷的,這些時日,圣上與重臣議政時,常常帶幾皇子從旁,幾次都不曾落下這四皇子。這還不是最能讓靖川王上心的。有消息出來,圣上已著翰部擬四皇子封號,欲封郡王,劃封地西北。娘娘該知道一個皇子有沒有封號在其次,但有沒有封地卻是截然不同的,有了封地,還有圣眷那就想爭就有得爭了!”
“難怪!王爺是看重姜家在西北之勢,想那四皇子即使得了這封地,有姜家在,也就不是那么能自在隨心!只如此,也將整個姜族趟進這禍福之爭了!怕也是族長先前所料未及吧!”
姜二爺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