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個人的辛苦都能換來收獲。
這一年的春天,初秋跟隨本村的包工頭到離家三十里路外的縣城去打工,給外地來的建筑公司里建樓的匠人們當小工。
每天天不亮這一行人就騎著自行車出門,負責給外來的匠人們在樓上搬磚、鋤水泥灰。
日落才收工回家,然后這群人像瘋了一般把自行車騎的飛快,往家趕去。這時,他們早忘記了一天的疲勞,只想快回到那個可以吃飽飯就安安穩(wěn)穩(wěn)的睡一個好覺的家。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們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個春天,竟然沒要到工錢。
原因是包工頭的女婿在這個外地來的建筑公司偷了幾個鐵扣子,被這個建筑公司的人發(fā)現了,并以此為借口拒絕給他們工錢,以至于二十幾個人的工錢全都泡湯。
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那又能怎么樣?莊里鄉(xiāng)親的總不能為了幾個錢,就找包工頭拼命吧!沒辦法,也只能不跟他干了。
為了尋找點掙錢的門路,初秋試著在夏天的時候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到離家?guī)坠锏谋鈴S,去批發(fā)上冰糕,然后再騎自行車帶著冰糕箱走街串巷的吆喝著賣。
每支普通冰糕批發(fā)價一分伍,賣三分一支、伍分錢兩支,豆沙和牛奶冰糕,每支批發(fā)三分、賣伍分。她發(fā)現賣冰糕的利潤很高,每天除去成本外,竟能掙個四、五元錢。
回家后初秋把本錢拿出來,把掙的錢交給娘,娘高興的說:“你這比打工掙的還多,能夠咱家的零花銷?!背跚锫牭侥锏脑?,高興的“嗯”了一聲,心中充滿了自信。
初秋很有商業(yè)頭腦,她發(fā)現學校是個好地方,就利用中午學生上學的時候上學校門口去賣。
每批發(fā)一百只冰糕,廠里就贈送二十張冰糕包裝紙,她每天批發(fā)幾百只冰糕,就有幾十張冰糕包裝紙。
初秋把包裝紙送給買冰糕的學生,學生很是喜歡那帶有彩色圖案的包裝紙,并紛紛的去買她的冰糕,也好獲贈那張非常漂亮的包裝紙。
初秋有時還把融化了半截的冰糕,免費的送給那些買不起冰糕的學生,因此她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利潤也相當的可觀。一個夏天下來,她為家里增添了不少收入,也嘗到了自己干的甜頭。
夏天過去后,初秋到表姐工作的毛紡廠接了一些往毛衣上繡花和縫毛衣片的手工活,把毛衣帶回家干,等做好了再送回毛紡廠。
初秋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在毛衣上繡的花非常好看,因此得到毛紡廠領導的贊賞,工廠給她的手工活越來越多。
就在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時候,城里的二嫂生產了,二嫂生了一個男孩,為此全家都很高興。
二哥就把娘接到城里去照顧二嫂和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