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該結束了,每個故事都會有結尾的時候。沒有結尾的都成了爛尾樓。
不是寫不好結尾,而是沒有在結尾的時候結尾,都會寫著寫著不對味了。如果準備長篇,千章備一結尾、準備中篇,百章一結尾、準備短篇,十章一結尾。
如果賺錢的話,那就沒有辦法。
長篇小說千章一結尾,一定要有所準備,準備好又一篇長篇小說的結尾。故事寫多了,就只是柴米油鹽味,要備好余味無窮的結尾,才能讓人把書給翻爛了,也愿意堅持看下去。
中篇小說為什么是百章了,因為碰到了極致,向前走,是地獄,向后走,也成了地獄,一本故事該說到這時停住,有人還接著繼續(xù)說,這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會變,變得……
短篇小說,是用來表達情感的,而不是用來講故事的,再好也不極放手好。一段用表達情感的小說注定,只能成為短篇,再繼續(xù)情感就會侵蝕寫故事的人,緩緩的,慢慢的,人就沒有了。
那么微形小說該怎么說了,那已經不是小說了,它有另外的名字,可以是詩、也可以是歌、也可以是一個曲調。但就不會就會是小說,只能是一時的有感而發(fā)。
在準備結局之前,總會遇到一兩個重復的問題。
有那么一個問題,叫歸零。
什么都沒有了,又重歸于寂靜。寫完一本書后,有一段時間是不想去構思故事的。反而,是想去接受到一些哲思的。
歸零是種什么感覺,是將浪費的時候聚在一起,一時無言,滿眼無言。
安安靜靜的落了筆,不會再有一絲波瀾,也不會有鮮花跟掌聲。
這個故事仿佛就到了這里,又仿佛參加了一場葬禮,葬禮的主角,已經睡進了棺材,而作為曾經一起笑嘻嘻的過往,只能成為一段往事。
會有一種特別的魔法,施展在心頭,平平靜靜的。
所以才會去想到重開這個詞,在找尋到下一個結尾之前,只能重復的去寫一本小說,把名字換一換。
每本不重復的書,結尾都不會重復,哪怕一模一樣。
在很多時候,小說會寫星星跟月亮這種象征,但大多的時候,只能寫人,只能是人。
所以以上,你可以認為這些是虛構的,但你不可能否定,在某個時候,你把它當真了。
或許,才會特別需要夢想、需要信念、需要價值。那么把這份東西放到最后面,就成為了結尾。(備注:在結尾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去寫“人”。)
月是一樣的月色,看月的人,卻是別樣情懷;而情懷,是閱讀的歲月沉淀成了月色。這也許是文化。
也許是這些文化,讓讀過的書,不知不覺,融入了生命,成為了底蘊,潤雨細物又無聲的方式,滋潤生活,豐富情感,默默引導前行。
閱讀的美好,就在于這些文化。
各種,如果有緣的話,緣分再見。
若是無緣,從此,山水相隔,飛魚與魚,天各一方。
?。ㄍ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