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收到孫家的退親書,是在父親被撕票以后的第六天。
麻布孝衣都還穿在身上,她這個死了父親的人,又成了瓦城人指指點點的下堂婦。
說的是下堂婦,可對于這位從未見過面的“丈夫”,她倒是沒什么感情,也就談不上難過。
可一旁跪著的婦人就沒她這么冷靜了。
“退婚?他孫家憑什么退婚?老爺在世的時候,那孫家與我們家也是客客氣氣,有來有往的。如今這頭七都還沒過,孫家竟做出這么不知羞恥的事,他們是打量我們孤兒寡母的,好欺辱嗎?”
罵出這些話的人,是碧城的母親。
呂家的當家奶奶。
雖這名頭好聽,可自詡大家閨秀的她,對于外頭的事情可一概不知,自打嫁進呂家,相夫教子,管理后院,恪守婦道,活成了人人口中稱頌的呂家奶奶。
如今,呂家的天塌了,她這個倚著大樹生長的菟絲花,也隨著漸漸枯萎了。
從呂老爺被綁架開始,若不是碧城一力支撐著這個家,怕是如今家里也要生了賊,垮了樣了。
瞧著熬瘦半個人的母親,碧城心里自然是難受的,可眼下一屋子的孤兒寡母,除了哭哭啼啼,就是尋死覓活,想起前幾日來信說要來拜祭父親的二叔三叔,她也顧不上好聲好氣的安慰了。
“母親,我與那孫家本就沒緣分,這本是定給二姐的姻緣,她不在了,才硬塞給我,你們當初定這事兒的時候也沒問過我,如今退了也好,否則,若我真成了孫家的媳婦,二叔三叔,那群子豺狼虎豹的親戚,你帶著碧笙,怎么活?”
碧城一邊燒紙,一邊冷靜的分析,仿佛死的不是她爹,被退親的不是她。
一旁的老管家抬頭看了看這位從小就主意大的三小姐,原本還亂糟糟的心思,突然安定了下來。
是了,老爺活著的時候,就時常在眾人面前夸三小姐是最出色的,家里本就沒兒子,所以從小她就被當成呂家的繼承人來培養(yǎng),如今這情形,看著夫人是拿不了什么大主意了,有事兒還得是三小姐出馬。
被點名的碧笙,如今才四五歲大,乳娘抱著她在耳房休息。
想起小女兒那酷似自己的模樣和性子,呂家夫人又軟了下去。
說來也奇怪,她自打嫁進來以后,一連生了三個女兒,除去已經(jīng)外嫁的大女兒碧薇,和已故的二女兒碧妤,如今就是小女兒碧笙是她的心尖肉。
三個女兒都似她,如水的性子,如花的模樣,做人婦自然是百家求的,可若是當家,還真沒一個比得上這個外室生的“三女兒”碧笙。
碧笙不是呂家夫人生的,這事兒在呂家并不是什么秘密。
包括碧笙自己也知道。
她三四歲的時候,照顧她長大的娘因為難產(chǎn)死了,連帶著肚里的弟弟也跟著去了。
她娘臨死的時候,拉著她和呂老爺?shù)氖?,哀凄凄的求他給碧笙個堂堂正正的身份,這才有了呂家三小姐。
呂家夫人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再加上她成婚數(shù)載未育有一子,對于呂老爺有外室這事她自然是睜只眼閉只眼的,甚至對于她肚子里那沒能活下來的呂家子感到可惜,否則,她定是會接回家里來好好撫養(yǎng)的。
因此呂老爺帶著碧笙回來,說要她認下的時候,她也沒怎么鬧騰,就坦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