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風起云涌之俠客行

易筋經(jīng)(二)

風起云涌之俠客行 正義之心 1277 2022-08-29 23:20:47

  書接上回那俏麗女賊吃著少林寺后廚的齋飯,吃得嘴角流油,而桌子這邊,河生翻著少林寺的易筋經(jīng),越看是越神奇,心里也是直犯嘀咕,書中記載總論“右有“西竺達摩祖師著西竺圣僧般刺密諦譯義南洲白衣海岱游人訂正“字樣,有李、牛“序文“,《易筋經(jīng)》序中言易筋經(jīng)為少林達摩老祖所傳,“易“是變通、改換、脫換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經(jīng)“則帶有指南、法典之意?!兑捉罱?jīng)》就是改變筋骨,通過修煉丹田真氣打通全身經(jīng)絡的內功方法。按原來的功法要求,須先練半年左右內功,達到內壯后,運氣時不需練習任何排打功即可自然產生開磚劈石的內功威力,如配合《易筋經(jīng)》搏擊術同時練習可達到無堅不摧的神功威力。由于整個練功過程需師傅指點傳承,而過去武術家過于保守,從不外傳,有機緣按原法修煉者不多,所以能修至大成著寥寥無幾。聽聞師傅們說到近代流傳的《易筋經(jīng)》多只取導引內容,且與原有功法多有不同,派生出多種樣式。僅少林寺《易筋經(jīng)》版本就有幾十多種,各位師傅各有各的練法,各有各的感悟。河生記得有書記載北宋景德年間道原所撰的講述佛教禪宗傳法譜系的《景德傳燈錄》中的達摩傳有一段達摩與諸弟子的對答,達摩對諸弟子的答語,評價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對慧可的評價最高,說是得吾髓。所謂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種譬喻,并非實指,不過是比喻對其禪法的領悟程度。從達摩說二祖慧可“得吾髓“這句話衍生出達摩把《洗髓經(jīng)》傳給慧可之論,并且強調說并非“漫語“。至于“易筋“,此序強調“筋“對“連絡周身,通行血氣“的重要性。在《易筋經(jīng)》正文《總論》中,交待“易“是“變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經(jīng)絡;認為人之身有內有外,“洗髓“能“清其內“,“易筋“是“堅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體證佛道,得享高壽了。以河生來看這《易筋經(jīng)》的內容,包括了練習所能達到的理想效果和具體的練習方法兩方面的主要內容,對練武人士影響最大的是其中的內壯神勇、外壯神力的說法。其內壯神勇提到練習該功法之后,“從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異尋常,以意努之,硬如鐵石,并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頭“,這些都還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壯神力練成之后,手托城閘,力能舉鼎都算不上奇異了。易筋經(jīng)包括內經(jīng)和外經(jīng)兩種鍛煉方法,易筋經(jīng)姿式及鍛煉法有十二勢,即韋馱獻杵(有三勢)、摘星換斗、三盤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青龍?zhí)阶?、臥虎撲食、打躬勢、工尾勢等。易筋經(jīng)內經(jīng)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勢,借呼吸誘導,逐步加強筋脈和臟腑的功能。大多數(shù)采取靜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適自然為宜,不可迸氣。而易筋經(jīng)外經(jīng)注重外壯,凡行外壯功夫,須于靜處面向東立,靜慮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須使其氣貫兩手,若一用力則不能貫兩手矣。每行一式,默數(shù)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間斷。行第一式自覺心思法則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遲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貫上頭頂。此煉力煉氣,運行易筋脈之法也。其預備式為:兩腿開立,頭端平,口微閉,調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想著想著河生自顧自的先練起了易筋經(jīng)預備式。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