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秭歸易手,巫郡成立!
建平郡有五縣,信陵縣為建平郡郡治,信陵原是扼守在出川水路的軍事堡壘,如今自然不能輕易交出!
沙渠縣地處巴東郡下方,蠻夷混雜,同時也起到連接季漢的巴郡蠻夷,影響吳國武陵郡蠻夷的作用。
原本的歷史上,羅憲就能煽動武陵部分地區(qū)反吳并憑此封侯,說明此時的沙渠縣早被滲透!
吳國沒有真正掌握此地,交不交出去都可!
而巫縣、秭歸縣在出川水路上,一直是季漢想要的!
至于興山縣,更是從秭歸北上房陵的要地,季漢的出川伐魏之路便在此處!
吳主孫休敬重宗預(yù)的道德和為人,便大手一揮,將巫縣、秭歸縣、興山縣、沙渠縣全部移交給季漢!
宗預(yù)當即表示感謝,順便還將原本準備的魏國地圖拿了出來,這倒是讓丁奉等將軍看的大感賺了!
有了魏國地圖的加成,其他大事也順理成章的談成!
孫休甚至大方的表示,季漢可以隨時接受麓冷等縣!
面對大方的吳主,宗預(yù)自然是全盤接下!
說實話,這個結(jié)果十分喜人了!
此事傳回成都,國內(nèi)一片大喜,特別是荊州人!
雖然只巫縣、秭歸等數(shù)縣之地,但他們得到了第二條出川之路!
這則消息真的讓他們大受振奮!
畢竟經(jīng)歷了陳祗時期的幾次全力北伐卻無大功,如今的士、野眾人都認為北伐不可能建功了,這才有了荊州人廖化諷刺姜維之語。
如今有了第二條選擇,很大程度上便可團結(jié)季漢荊州人士,分散姜維北伐失敗的惡果!
甚至蔣琬之前所謂大造舟船,沿漢水、沔水東下,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二郡的策略,也可成型!
之前朝中否決此策也多是因為路途遙遠,只漢中一路出兵,若事情有變,恐大軍盡滅于敵國!
而且就算攻下來也難以防守,先主時還有宜都可協(xié)防,蔣琬時可沒有!
如今的情況終于不同了!
劉禪、諸葛瞻等人得知了這個消息,在大受鼓舞的同時,立刻給閻宇下令,令其接手沙渠縣、巫縣、秭歸縣、興山縣等地防務(wù)!
而麓冷等縣,直接合為炎興郡,以糜照為炎興太守!
同時以建平四縣為巫郡,命向條為巫郡太守!
建平太守盛曼雖然一萬個不愿意,但看到宗預(yù)等人的調(diào)令之后,也只得撤出四縣,固守信陵!
不過宗預(yù)卻沒有沿路回成都,只是讓李密、向條先回去匯報情況,他則由于身體不適,留駐信陵縣!
留在信陵的宗預(yù)也沒閑著,他憑借孫休的手書和自己的威望,招來了西陵督步協(xié)、鎮(zhèn)軍將軍陸抗!
連上大將軍、都護督的施績都來了!
若要說此時吳國軍權(quán)最高的,便是丁奉、施績兩人了!
從巴丘到西陵,皆是歸屬施績管轄!
如此重臣能來信陵,除了孫休手書,還有此人與季漢私底下也有聯(lián)系!
在太平二年(257年)時,施績被任命為驃騎將軍。
當時丞相孫綝把持朝政,大臣都不心服,施績擔心吳國內(nèi)部不安,魏國會趁虛而入,便秘密與蜀漢通信,結(jié)交季漢一同防御。
于是劉禪派遣右將軍閻宇率領(lǐng)五千將兵增強防守白帝城,待必要時支援施績!
表面上是合作抵抗魏國,實際上是暗通款曲,當時的劉禪連給施績的任命都想好了!
為了不讓吳國這邊的大將尷尬,宗預(yù)也將季漢這邊出鎮(zhèn)一方的大將閻宇、領(lǐng)軍羅憲一同招來到信陵!
閻宇是荊州南郡人,如今來到信陵,他可是開心不已,四舍五入也相當于衣錦還鄉(xiāng)了!
作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閻宇馬上和施績?nèi)肆纳狭耍?p> “公緒(施績)也在此,難得??!遙想當年...”
“是啊,吳、漢兩國通力合作,能減輕荊州方面的很大壓力呢!”
說完,閻宇又看向陸抗
“我與幼節(jié)(陸抗)相識于邊境,雖分處兩國,卻心念一處,也算是知交多年了!”
“他文武雙全,繼公緒之后的定然是幼節(jié)!”
面對閻宇如此盛贊,陸抗連忙回應(yīng)
“當不得文平公(閻宇)如此贊賞!抗不過上大將軍麾下一小將爾!”
“哈哈哈,幼節(jié)謙遜有禮,不墜家風?。 ?p> 羅憲到?jīng)]有閻宇這種長袖善舞的才華,他正與盛曼議論沙渠縣蠻夷之事。
“太守可知沙渠進狀?”
這可問倒了盛曼,邊境蠻夷牽涉甚廣,中間還有兩國商貿(mào)往來,他可不敢說太多,只得含糊說道
“此事上大將軍可能比我清楚!”
羅憲不過是試探而已,他對沙渠的了解可能比盛曼還要清楚!
見大家相談甚歡,宗預(yù)也開口說道
“不錯,不錯,兩國合作,就該如此!”
“兩國合力抵抗荊州的威脅,此亦是我愿意看到的!”
宗預(yù)年輕時,多為主簿、參軍等職,于軍旅頗為熟悉,之后更是多次出使吳國,于天下大勢也異常清楚!
他自知時日無多了,如今劉禪和劉諶卻給了他一個居中協(xié)調(diào)兩國的任務(wù),他決心要將這個任務(wù)做到完美!
陸抗等人見宗預(yù)開口,也停下了交談,陸抗雖然表面和閻宇聊的不亦說乎,但是心中卻很是無奈,他的防區(qū)可是包括了秭歸的,吳國大姓多有通過他和蜀中大族通商的!
不過建平既已易手,他也沒什么好說的,大不了換一個交易地點!
就在眾人等待宗預(yù)發(fā)話之時,季漢的領(lǐng)軍羅憲卻率先出口問道
“德艷公招我等前來,可是有大事商議?”
宗預(yù)看羅憲發(fā)問,便點頭說道
“不錯!”
“如今建平既已為我大漢治下,已經(jīng)改名巫郡了!”
“那么漢、吳兩國關(guān)于同盟抗魏的策略就需要調(diào)整了!”
“若是魏國攻江陵,我國便出秭歸威脅魏國房陵等地!”
“若是魏國攻我巫郡,貴國亦需出擊魏國襄陽等地!”
宗預(yù)這話說的沒毛病,還很合陸抗的想法,如果宗預(yù)是來商議抗魏策略的,那么他舉雙手贊成
“不錯,兩國若是守望相助,最好不過了!”
施績也點頭表示
“此為應(yīng)有之意!”
閻宇和羅憲也表示贊同!
見大家意見一致,宗預(yù)便拿出了魏國地圖!
施績、陸抗還是第一次見如此清晰明確的地圖,不由的張大了嘴問道
“德艷公,這是,這,這難道...”
“不錯,這便是魏國地圖!”
“此次協(xié)議,我國還會提供魏國于荊州、淮南方面的具體地圖!”
“此地圖貴國諸公已經(jīng)看過了,他們都表示若要制定詳細策略,還需與荊州方面主帥一同參詳!”
此時陸抗腦中所有關(guān)于防區(qū)收縮的埋怨都沒了,只覺得光憑這份地圖,建平交換的就不虧!
地圖中水路、山脈一覽無余,陸抗瞬間冒出了許多進攻魏國的方案!
堂內(nèi)的氛圍終于被宗預(yù)帶動,大家也一個勁的分析起兩國守望相助的具體措施!
而宗預(yù)行事也頗有長者之風,在場不論吳國還是漢國,都很快的被其折服!
眾人很快便達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
...
季漢成立的巫郡很快被吳國認可!
而苦逼的建平太守盛曼便只有信陵一縣之地了。
好在移交之前,吳國已經(jīng)秘密令他轉(zhuǎn)移了秭歸等地多數(shù)大族!
到季漢手上的便只有八千多戶了!
向條和李密將出使的結(jié)果匯報完后,劉禪便和諸葛瞻談?wù)撈鹞卓さ鸟v防。
“如今永安有兵一萬,宜分兵三處,分別于永安、巫縣、秭歸駐軍!”
“各地駐軍宜在五千,因此還需在巫郡招兵五千!”
“依舊由閻宇督巴東、巫郡,駐地永安!”
“善!”
任用閻宇,劉禪還是很放心的。
“閻宇麾下領(lǐng)軍羅憲,可獨立領(lǐng)一軍!”
“善!”
羅憲雖為黃皓不喜,但也是個有才華的,劉禪將他放到閻宇這里歷練的也差不多了。
根據(jù)閻宇的匯報,此人可保東部無虞!
但問題來了,巫縣、秭歸都需都督,如今卻只有一位可以勝任,還有一位該找誰呢?
這件事情,劉諶還真的和諸葛瞻討論過,他倒是有一個安排。
毫無疑問,這個位置要荊州人、益州人搭配!
益州人中劉諶有兩個人選,一是尚書郎黃崇、一是郫令常勖!
相比而言常勖不僅做過主抓人事的尚書左選郎,還做過督軍,履歷可比黃崇好多了!
至于荊州人里,劉諶提名了兩個人選,分別是騎都尉馬秉(馬良之子)、步兵校尉習隆。
馬秉的資歷更為深,但是年歲頗大,已有五十,恐怕難以勝任,習隆倒是不錯。
除了這兩人,劉諶還提名了騎都尉諸葛尚、諸葛顯(諸葛喬之孫)!
諸葛瞻對于諸葛尚還是很了解的,為將可以,為前線都督卻差了點,至于諸葛顯為文書倒是不錯。
思來想去,諸葛瞻還是向劉禪建議以習隆為主,都督巫縣,常勖則為習隆貳佐!
黃崇和諸葛尚則被安排到了閻宇的軍中,駐守永安,掌控大局!
至于諸葛顯,卻是被安排至羅憲軍中,都督秭歸!
秭歸畢竟屬于前線,與吳國相接!
而諸葛顯本人則已經(jīng)歸于諸葛謹一脈!
有諸葛顯在或可有效的和吳國人聯(lián)絡(luò)!
注1.蔣琬意欲從漢中下上庸出自《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祎姜維傳第十四》:琬以為昔諸葛亮數(shù)闚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咸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於是遣尚書令費祎、中監(jiān)軍姜維等喻指。
注2.關(guān)于施績暗通季漢出自《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朱治朱然呂范朱桓傳第十一》:太平二年,拜驃騎將軍。孫綝秉政,大臣疑貳,績恐吳必擾亂,而中國乘釁,乃密書結(jié)蜀,使為并兼之慮。蜀遣右將軍閻宇將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須績之后命。
注3.關(guān)于諸葛喬孫子諸葛顯歸于諸葛謹一脈見《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諸葛喬)子(諸葛)攀,官至行護軍翊武將軍,亦早卒。諸葛恪見誅於吳,子孫皆盡,而亮自有胄裔,故攀還復為瑾后。
?。ㄖT葛)瞻長子尚,與瞻俱沒。次子京及(諸葛)攀子(諸葛)顯等,咸熙元年內(nèi)移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