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山
《山經(jīng)》云:漢儋之西,裴山北二百余里有山,名曰大羅。道祖?zhèn)魇馈兜赖陆?jīng)》三千字,故而山高三千丈,下臨低谷,上達天宮,鼓風鏘然,雞鳴海日。樓臺巍巍如霞墜,宮宇重重破云臺。千道彩云繞,萬縷紫煙照,日映修竹,月繞蘭芝,當?shù)萌碎g好洞天。
數(shù)萬載前,道祖自漢儋洲騎牛西出函谷關,紫氣東來三千里,于昆侖古道傳道人間。彼時瑤池西望,瑞云狀如飛龍,丹霞似青鳥繾綣,浩浩湯湯,如圣天降。
道祖昔年落下人間的地方,有一山,后世稱為大羅,是為道祖人間道場之所在,亦是世人所知的唯一一座執(zhí)道家牛耳的道宮,八景宮所在。
以其廣開道法,故而盛名。
每五百年,皆會由一位道祖座下的圣人坐鎮(zhèn)。此番坐鎮(zhèn)八景宮的是平陽古觀一脈的一具圣人分身,其真身在人間悟道多年,算不得什么秘密。
千載前,儒、釋兩家學說趨于成熟,其余百家學說緊隨其后。若道家再故步自封,作繭自縛,終有一天會被擠下高高在上的神壇。為解道家末法之后憂,度百家門戶之成見,道家先賢耗費無數(shù)心血追尋答案。
直至數(shù)百載前,有位道家晚輩舍棄修行,閱盡百家書籍,終有希望解決困擾道家無數(shù)先人的難題。彼時,尚是逍遙境的道家晚輩已是六百余歲,眾所周知,逍遙境若無服食丹藥,至多七百載壽數(shù)。
這本該有望登天的老修士此舉等于放棄了長生大道。
閉關海云觀藏書閣數(shù)百載,服食一枚延壽丹,雜糅三家學說,促使道家學說糅合儒、釋二家的精髓,就在他羽化的那一刻。
昔年尚只是逍遙境的道家晚輩,連破七境,借此登仙入圣。
是夜,海云觀的藏書閣格外耀眼,華蓋綿延一洲,金光如晝,遍灑九洲。
這位開創(chuàng)“三教合一”的盛舉的道家晚輩也成為道家距今世最晚封圣的圣人了。封圣時,從儒、釋兩家掠奪來的氣運不算少,差點便讓儒家圣廟第二高位和佛家代表著過去的古佛親自走趟大羅山,請道祖來論道。
隨后,儒、釋二家有人依樣畫葫蘆,卻仍是只學到皮毛,根本填補不了道家竊取的氣運。
這時期三家學說融匯影響,世稱“三教合一”。
大羅山山巔的八景宮素有“紫府”之稱,享有無為清凈觀世態(tài),太上忘情傲圣尊的美譽。其內(nèi)有九景,分別為一景瀚海滄溟,二景巒勝昆岳,三景鐘華神秀,四景月陽曜輝,五景瑤光羅幻,六景水嵐煙霞,七景云霓虹淵,八景落世星河,九景混沌鴻蒙。
因而九為極數(shù),昔年道祖不想違天下先,故而起名“八景宮”。
八景宮內(nèi)有二人相對而坐。
其中一人,手持拂塵,閉眼打坐,正是玄都的大弟子,靜虛道人。還有一人弱冠之貌,健美鳳目,溫文爾雅,道袍在身,氣韻渾然,確有幾分濁世佳公子的模樣。
后者是此五百年的坐鎮(zhèn)的圣人分身,成圣前道號“素沖”。
二人商討的是六月初九周天大醮的相關事宜,雖說周天大醮眼下已是準備妥當,但尚有些許事宜還需與坐鎮(zhèn)的圣人商議。
素沖整理著袖口,盛放于膝前,說道:“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準備看吾八景宮的笑話?!?p> 靜虛汗顏道:“有一說一,此事,委實……有些不像話。”
“誰讓吾等這脈將祖師‘無為’之道奉為圭臬,數(shù)萬載前是不管人間事,到后面變成不得不對許多事閉眼不見,等到諸如神靈之屬蹬鼻子上臉才后知后覺,是否晚矣?”
若非顧及圣人姿態(tài),素沖都想站在玄都洞洞口破口大罵,這種站在自家道觀門口指桑罵槐的壯舉他做得出來,又不是沒有做過。
素沖的挖苦,靜虛閉著眼睛不再多言。
放眼三界,敢這么說這位道家第三代弟子的人可不多了。
治理一座宗門,就好比手持一家事務,他這一脈得益于道祖庇佑,曾有占據(jù)天下氣運三分一說,彼時人才輩出,道法鼎盛。而后那一撮道法有成的高人便流散九洲,廣開道法,牢牢把持著能決定道家話語的椅子,其中便包括他自己。
不同于桐廬洲的乾元沖虛觀,掌教也好,長老也罷,機緣一到便傳位于下,雖說乾元沖虛觀由此也如孩童學走路跌跌撞撞,摸爬滾打,但隨著那一撥小輩成長起來,觀內(nèi)諸事逐漸上手,些許弊端與恩怨亦在小輩手里料理干凈,可比在人情恩情一團亂麻的老人更得心應手。
他這一脈都不曾放權于下,總想著等到所有隱患都解決再傳給晚輩,便一拖再拖。誰知前人遺留的禍患沒有得到解決,反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如沙聚塔,成一灘死水。道家家大業(yè)大,有很長一段歲月相安無事,可隨著代代相傳,門下弟子再收弟子,此間禍端如潰蟻穴。
無奈只能傳位于弟子,希冀破而后立,可晚輩經(jīng)驗不足,事多如東海尋針,處理事務反而剪不斷,理還亂。
那段最為艱辛的歲月,道觀內(nèi)隱退的老人皆出現(xiàn)在祖師堂的一把把椅子上。
難得這位如今八景宮一脈的當家人肯跟他坐下閑聊,素沖可想好好珍惜此次機會,遂繼續(xù)講道:“有錯必糾,天理昭彰。眼下再想去彌補為時不晚,可這么個補法,偌大漢儋洲經(jīng)得起八景宮幾次大修大補。人間非功法,功法有誤尚且可以推倒重來,人間的億萬黎民可只有一次啊。”
靜虛苦笑道:“置之死地而后生,談何容易啊。”
素沖站起身,凝望著八景宮上方那盞靈燈,問道:“非得如此?”
靜虛右手幻出一壺珍藏柳葉紅,左手拘來一盞蓮花青釉杯,壺嘴傾斜,酒香四溢。他道:“人間非功法。人間諸事若當是照著功法出問題,反倒容易得多。拿神靈攫取香火來說,其實昔年八景宮已經(jīng)旁敲側(cè)擊,將數(shù)量不少的神靈金身砸碎,奪去神職。可殺雞儆猴的效果一般,些許時日依舊有神靈再犯,其實與墨入清水差不多道理。機會給過,情面亦留不少,是他們不懂珍惜,既然如此,倒不如推倒重來?!?p> 素沖察覺有紙鶴飛入大羅山,隨手拘來,丟給靜虛道人:“昔年禹帝治水,化堵為疏?!?p> 靜虛攤開紙張閱后,對折再對折,捏在手心,答道:“治水當堵,亦要疏。堵而不疏,則潰則溢;疏而不堵,則漏則濫?!?p> 靜虛從案臺抓起兩份奏報,大手一揮,飛到素沖眼前。
一份是長江水患殃及的百姓名錄,一百二十四人,姓甚名誰,家世親眷,年齡幾何,平生所做等等一一列上。
還有一份是金身潰散的神靈名錄,山神、城隍、水神、土地之屬,二十九江河一百一十八山岳,五十六郡九十七城,共計四百二十二位神靈,其中不乏一座城土地在內(nèi)所有神靈皆亡的結(jié)果。
素沖閉眼神游一洲,山下百姓大抵已經(jīng)恢復往常勞作,各國都城也已經(jīng)派遣官員下到地方賑災。眼下的難題是官府糧倉的儲備是否足夠撐到下次谷物收成,其他的倒無有像別洲傳聞那般嚴重,偶有像那座遷陵一般城內(nèi)城隍、土地、文英、武靈皆隕落才是難辦,幸得臨近的宗門著數(shù)位弟子暗中庇護遷陵,使得城內(nèi)百姓不受邪祟瘟疫侵擾。
此次隕落的神靈缺口看似很大,實則早年太平古觀背地里已然著手,連同漢儋洲各大仙家宗門篩選數(shù)百英靈,為的是填補神位。只要神靈陸續(xù)得天庭敕封陸續(xù)上任,地方的氣運穩(wěn)固,屆時便無有大患。
天庭那邊,太平古觀派遣一位抱璞境老祖師前去與天帝詳談,已是給足了顏面。
素沖聽得頭大,遂問道:“算是一場大考?”
靜虛難得露出笑容,端起酒杯抿一小口,說道:“看地方神靈是否舍得將香火歸還人間,看仙家宗門是否冷眼相看人間,亦看此番后世俗王朝如何看待各門各派?!?p> 事已至此,素沖多說無益,本就不是他所長,否則亦不會被觀中長輩嘲笑為讀死書的書板凳。“眼下太平古觀心中有數(shù)?”
靜虛站起身,搖搖頭,說道:“些許埋得深,還得再費一番功夫方可確定?!?p> 素沖不禁失笑。
襜榆山山巔的前輩算是看出八景宮的算計,一來是不想人間受苦,二來也有不想他一脈太過順遂。但人家實打?qū)嵉鼐攘藵h儋洲一洲百姓,這恩情,得認,所以才有了太平古觀那位輩分最高的老祖師現(xiàn)身拜謝。
可惜那位前輩,看都不看一眼。
靜虛無奈道:“不厚道了?!?p> 換來的卻是素沖的開懷大笑,太平古觀自以為算無遺策,哪怕有圣人想要出手,知曉八景宮的算計也得掂量掂量分量,有委屈也得受著。可襜榆山那位前輩卻是不一樣,巴不得他一脈出糗,若非礙于輩分在那里,八成觀內(nèi)弟子下山歷練都得小心走夜路會不會遇到鬼。
靜虛見此無可奈何,走到案臺燭火前,將信紙取出,捏著一角,放于燭火上燃盡。
信中只一行字:桐廬有異。
PS:陽康剩半條命,去急診科支援沒了半條命(Σ_(???」∠)嘔)